忆丽江古城_1200字1000字

忆丽江古城_1200字

1000字 初二 叙事

天,渐渐的暗了下来,黑暗一点一点吞蚀着天空。窗外,人们急匆匆地回家,脸上没有任何悠闲的表情,街上永远没有车水马龙般的热闹,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平静的太阳远去,平静的傍晚来临,平静的人们匆匆度过了一天,一切的一切越来越沉寂,我望着平静的一切,渐渐的,陷入了一片热闹的回忆……寒假,我冲出寂静的冰雪来到云南,伴随一路湖光山色来到丽江,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彩云之南》中,描写丽江的一句是这样的——秀色丽江,人在路上。丽江是秀气的,是圣洁的。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跟随着人山人海,我随波逐流般地进去了,正是下午,炎热一点点被褪去,可古城的热闹丝毫未减,可谓摩肩接踵,城口一座大水车优雅地转,没错,不管热闹或平静,它就在那里,有的,只是那清澈的水。在我印象里,古城就好像于小桥流水人家,是的,两条小溪穿过整座城,顺流是进,逆流是出,河边的垂柳弯下细细的腰,它习惯了那个镜子里的自己,只有镜子里的那棵垂柳,才是最真实的自己。我看着美景,踏着轻快的脚步,怀着从未有过的悠然自得,去“逛”热闹繁华的古城,是多么幸福!

我走累了,走饿了,便闻到从四周传来的美食味,原来是条美食街,顺着小溪,走进一家美食店,来一碗热腾腾的过桥米线,伴着人山人海,伴着热闹古城,伴着秀色丽江,将这世上最美味的东西吞下,余下的,便是幸福感了。

傍晚,夕阳的余晖亲吻着玉龙雪山上珍贵的银光,将夕阳,将亮光全部带走,古城内会稍许平静,当最后一缕阳光洒在古城时,走在城中,望望天,望望溪水与垂柳,望望古建筑,这一切的一切,在我眼里闪光,阳光揣着满满的幸福洒向古城,古城用热闹和繁华将幸福传递于我。

傍晚,我走累了,就坐在小溪旁的板凳上,时不时传来酒吧的音乐声,丽江——艳遇之都,丽江的酒吧是最受欢迎的,一到夜晚,酒吧就会沸腾起来,一条街,充满歌声,彻夜未眠,在那里,酒吧已不再是青年们怀揣梦想的倾泻之地,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古老与现代文明交织的酒吧文化。

夜深了,酒吧沸腾着,微风拂过,垂柳在面前晃啊晃,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在耳畔徘徊,小溪上慢慢飘来一盏盏莲花灯,每个莲花灯都承载着一个梦想,店铺慢慢地关上了门,可古城依然灯红酒绿,渐渐地陷入可贵的宁静,我站起身,踩着还有余温的石板地,张开双臂,忘却一切杂念,望着莲花灯,一点、一点,远去……水车,依然转着,披着月光,没有世界的转着……

现在,窗外已是一片漆黑,一片宁静,我站起身,展开双臂。“该听写了!”一声清脆而又如此真实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没错,在今天,在这里月光没有世界地洒着,路灯没有时界地照着,而我,总是披星戴月,没有时界地学着,直到记忆一点一点远去……

初二:刘天旭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眼界决定高度

1200字 初中

现在,一种观念在互联网上盛行一时,即“做人,格局决定了你的高度”。这里的格局,指的即是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这个观点在今日的盛行,充分说明了眼界在这个高度运转,人人急功近利的时代的重要性。

说起眼界,对此早已深有体会的古人还传于后世两个脍炙人口的成语来告诫后人:“盲人摸象”和“井底之蛙”。前者说的是几个盲人各自摸了大象的一部分,遂分别认为大象就是它的一部分身体结构特征与现实相接近的生物。后者则说的是生活在井底的青蛙认为只有它生活的一口井是这个世界,而对别人口中的大海不以为然。由此看见,人对新事物的认知何尝不是基于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可倘若新事物与已有经验相悖,就会无论孰对孰错都将初来乍到的新事物观念逐出门外,束之高阁。如果这样的处事方式态度如井底之蛙,摸象之盲人者,不仅再难以取得进步,甚至还会沦为笑柄。

何止古代,近代的史事也无一不告诫着我们固步自封受制于已有经验的后果:清朝因为中期闭关锁国,中国之发展远远落后滞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遭到外国列强的侵略瓜分,形势岌岌可危。如果没有新文化运动传播宣扬西方的进步思想,国民的思想仍然不是受到着封建礼教的毒害吗?如此,还会有今日繁荣昌盛之中国吗?而进行着这彻彻底底民主主义思想革命运动的领导者——诸如陈独秀,鲁迅,蔡元培等人,谁又不正是因为出国访问留学的经历才接触,了解到了西方科学,民主的思想,对世界格局和中国实际情况有了客观清晰的认知呢?如果他们仍停留在封建礼教的环境中,眼界不加开阔,则仍保持在无知无觉,精神麻木的状态,如此还会有新文化运动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如此看来,人要有有所飞跃性的突破与进步,必须先打破已有的认知所形成的枷锁,解放思想去接触全新的事物观点,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与认知范围。身处于这样一个无比喧嚣嘈杂的时代,面对相同一件具有争议性的事物、事件,往往会众说纷纭,各有各理。甚至有些事情已复杂到没有孰是孰非之说,此时倘若只听一家之言,靠谱吗?如何有着这样的观念,往往会被情绪煽动所迷惑而失去了自我,今天听服那家,明天说不定又轻信于那家,如此一来,随波逐流,究竟何去何从呢?就拿前些时间轰动一时,引发社会争论的江歌案来说,案件的情况很复杂,里面的人物更不是单纯能单面论断的,可谓人心难测,可恰恰最传播开来的对此事的论定就是不多加了解推理就胸有成竹陈说的一面之词,尔或是传播者别有用心,故意煽动特定人群的情绪,而良知往往是小声的。此时如果不众家之言无一不了解思辨,判断后形成自己的认知,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认识与论定是真相吗?甚至久而久之,你的价值观就会被扭曲,你的思想就会变成任别人指使摆布的傀儡。若此沦为等,何其悲哀呢?

读三国演义,我觉得写的,就是一个格局。我读出来的,是即使我们不想成为英雄,抑或是不能成为英雄,仍应该铭记人即使再强大,格局过小,小家子气,就很容易走下坡路。反之,即使再弱小,但只要格局较大,就一样可以石破天惊,一飞冲天。我觉得,这就是对格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眼界的作用的最好概括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叙事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