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汉语拼音1200字以上

我与汉语拼音

1200字以上 初一 记叙文

孩子是幸福的,永远都是单纯天真的。每天,不会有忧愁,不会有烦恼,总会玩着幼稚的游戏。“过家家”,“丢手绢”,“老狼老狼几点了”,“老鹰捉小鸡”,“藏猫猫”……可是,我们为曾想过,孩子会长大,游戏会玩腻。

常年被松脂包裹的我们,终于成为琥珀。整个森林的倒影都曾在光洁的琥珀表面上停留过一样。我们长大了,脱下了稚嫩,走向了成熟,去逐渐摸索这个社会。

——题记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已是一名中学生,我14了,就要升入初二。14年恍恍惚惚,白驹过隙,漫长而短暂,吸引我的常常是那些带着小黄帽,背着小书包,用稚嫩甜甜的声音说“老师好,老师再见”牙牙学语的孩子。又不知道是什么吸引了我,只是最后才发觉,原来自己现在是个孩子,大孩子而已。

也许青春期的逆反,我们会因为和父母的争吵而意气用事的离家出走,后来却还是乖乖的回家;我们会变得更加冲动,我们会不介意做错一件小事,因为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去辩解;我们会自以为是,把事情想的更简单化,幻想着也许明天我就会出人头地;我们会把自己装扮的成熟化,因为我们希望快一点长大;我们会讨厌束缚,讨厌絮叨,会有自己的想法,会不想后果的做自己想做事情;我们会敏感的疏远异性但后来却又因为内心萌发的感情而又走进异性。青春的花蕾已经绽放,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短暂的流逝。太多的秘密太多的烦恼太多的事情缠绕着我们,有时真的很羡慕那些小孩子的天真、放肆、纯洁,却常常忘记,我也是孩子,只是比他们在年轮里多晃悠几圈、知识多点、被一些东西所限制而更“成熟”的大孩子。

还记得小时的我,喜欢唱歌,5岁就敢当几千人的面拿着话筒放声唱着《小燕子》;喜欢跳舞,翻滚、跳跃,不管台下观众都是怎样的看待,我只知道短短的几分钟内我要做好,甚至最好;喜欢学习,上课总是积极的成为班里发言次数最多的,不管回答的对与错,就举起小手,说出自己的想法;喜欢玩耍,就算父母上班,一人呆家,也会幻想着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带着我的布娃娃来到“小溪”边玩耍……这些太美好的记忆碎片,终归是回忆,因为如今的我会胆怯在众人面前唱歌,我会拘束随时展示自己的舞姿,我会不屑上课发言的举动,我会埋怨一人的孤单。是什么改变了我?也许,因为我“长大”了……那我又是何时改变的?

也许从我开始上学,学汉语拼音的那一天起,我认识了很多人,学习了很多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我开始拘谨,紧紧的包裹自己,不再做到更好以致最好而获取别人的称赞,不再注重别人怎么说怎么想,而是我行我素、满足自己。有时常常会在想,人活着是为别人而活,还是为自己而活?

我们都说,要好好学习,所以,人云亦云,每个孩子都会这样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真正学习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自己将来的生活,要学的又是别人不会的。汉语拼音,这种基础知识大概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学习了,它很平凡,导致现在很多人都会不屑,这样easy的东西怎么会难倒我呢?但当问起你有多少个声母,多少个韵母:多少个单韵母,多少个复韵母,多少个鼻韵母?它们又是哪些呢?我们又能很快的说出这种小儿科的问题么?不能否认,它确实给我们又带了很多帮助,不管科技怎样发达,我们说话,我们用拼音打字,我们写文章……它又给我们带来太多太多的快乐。

时间不停的运,地球绝对不会因为某一个人而停下来一秒钟。我们这个时代在变,而后代永远都会比前一代的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一个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世界要强大的基本。这种情况只会继续的蔓延,必须的蔓延,太多的奢望只会更加的空虚。只是,我们都还会怀念小时的我们,回忆起小时候那些学汉语拼音时我们的搞笑。

我们就站在左岸和右岸的中间,站在快乐与痛苦的边缘,享受汉语拼音给予我们的享受。

我与海宝畅游世博

1200字以上 初一 记叙文

可以说,我刚开始时,对世博是既不想关注也不了解。不过在与海宝的旅程中,我慢慢地开始关注世博,了解世博,投入世博。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觉得很奇幻,很难以置信。

“我和你爸有事先出去一下,别忘了看我们给你买的《世博知识.》啊!”妈妈叮嘱道。我漫不经心地回应道:“哦。”随着“砰”一声,屋子里变得寂静了。爸妈也真是的,没事帮我买什么关于世博的书!又不关我的事,知道了有什么用?无聊。随后,我肆无忌惮地把在书桌上的书随手扔在地上。“你怎么这样呢?”是谁在说话?我疑惑地环顾四周,耸耸肩,可能是换听吧。“快捡起来!”我惊恐地扫视,是不是来盗贼了?“喂!”不知是谁拍了我一下,我本能地蹲下。过了好一会儿才渐渐抬头,天啊,我没看走眼吧?居然是海宝?我好奇地打量它,又轻轻地碰了它一下,好像是真的。我抚平了心理,问道:“你来我家干什么?”海宝眨了眨眼睛,一本正经地说:“因为你不关注世博,所以要跟着你,让你懂为止。”我过身,重重拍了桌子一下,说:“这一点也不关我的事!”谁知,海宝一把拽住我,拉着我钻进了书中。

我睁开眼,生气地质问海宝:“你什么意思啊?”他一脸无辜地说:“带你参观世博,让你多多了解一点嘛!你别瞪着我,只要你清楚地记住世博的内容就可以走了。”说罢,海宝便拉扯着我开始参观起来。

“对了,你知道世博的由来和历史吗?”海宝不经意地问道。我摇摇头,满不在乎地说道:“知道了,有什么用?”海宝叹了口气,看着我点了点头,一副无药可救的样子看着我。随后为我讲解起来:“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往往在庆贺丰收、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展开交易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及展示的集会。这就是世博会的最早形式。

公元5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

18世纪,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以宣传、展出新产品和成果为目的的展览会。

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举办了这样的展览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展览会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参展的地域范围从一地扩大到全国,由国内延伸到国外,直至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参与的世界性博览会。”海宝看着我一副困倦的模样,气愤地大喊,“你有没有听啊!”我没有理睬他。

“大姐姐,你了解世博吗?”突然有一个小女孩跑过来,微笑着问着。嗯?我疑惑地看着她。女孩认真地讲道:“我很期待世博,所以很喜欢了解关于世博的一切知识,想对世博有所帮助。”女孩望向蓝天,憧憬着……而她对我说道:“我相信大姐姐你一定很了解世博的,对吧。”“我……我……其实

……”我顿时不知该说些什么,总觉得自己十分惭愧。“我要走了,再见。”看着女孩远去的背影,我暗暗下定决心:我要参与世博,头如于世博中。我对海宝说:“我想通了,继续吧!”海宝先是一惊,随后笑了笑。

海宝带我参观了世博轴、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和演艺中心。为我介绍起了它们:世博会期间,从空中平台和地下联系四大场馆,还与横穿浦东世博园区的高架步道连通,参观者进入浦东园区后可由此通达不同的场馆,很像是城市环线交通的概念。世博轴地下两层、地上两层,为半敞开式建筑,是一个由商业服务、餐饮、娱乐、会展服务等多功能组成的大型商业、交通综合体。世博轴将在上层平台增加顶盖和阳光谷。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斗冠”造型以及表面覆以“叠篆文字”的主题构思,将无数中国人对于世博会的憧憬和梦想寄托在了独特的建筑语言之中。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其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中国国家馆高63米,层叠出挑,形成城市雕塑,体现中国馆的标志性;地区馆高14米,水平展开,延伸城市肌理,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我很认真的聆听并记录着。忽然,海宝对我笑笑,说:“你已经开始对世博充满期待了,所以……你可以会去了,再见!”他挥了挥手。

“叮铃铃”,“发生什么了?”爸妈闻声赶到,关切地问道:“做噩梦了吗?先休息一下啊。”我看了看自己,问道:“我……没去别的地方吗?”“你不是一直在睡觉吗?说什么糊话呀?”爸爸拍了拍我的脑袋,然后和妈妈出去了。难道我真的是在做梦吗?那为什么这个梦这么真实呢?我环顾了四周,发现桌上有一本《世博知识》和布偶海宝。我捧起它们,笑了笑,果然这一切都是真的。我轻轻地对手中的海宝说:“放心,我一定不会再不关注世博了!”此时,海宝露出了浅浅的笑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