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春节1200字以上

杭州的春节

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吃是过年的一项重要内容。“过了腊八就是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被认为是奏响了春节的序曲。腊八这一天,人们都要喝腊八粥,提醒人们要记住勤俭节约的美德。农历腊月初八,也称腊八日。杭州人一般都要用胡桃、松子、莲子、枣子、芡实、桂圆和荔枝八种食材做成腊八粥,并馈赠亲友,这是杭州人过年的前奏。在腊八的清晨,许多虔诚的老杭州人都会到灵隐寺等寺庙领取免费发放的腊八粥,他们认为,这些腊八粥是在佛前接受过点化,用善心熬成的粥!

小孩子们垂涎欲滴的腊八过后,就迎来了“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是人们祭灶的日子。祭灶也叫“送灶神”。这天,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善恶,到除夕夜返回,奉旨赏善惩恶,或赐福或降灾,据说,如果有大罪,要减寿300天,小嘴则要减寿100天。所以家家要放爆竹夜空作幕布,月亮作点缀,开出一朵朵五彩缤纷的花,为喜气洋洋的春节增添一点热闹的气氛,人们还把家中打扫得干干净净,供上灶糖,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除此之外,民间还有剪窗花、扫尘土、写春联的习俗。

接着,是腊月二十四。民谣说:“二十四,扫尘日。”民俗专家表示,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

腊月二十五,是个忙碌的日子。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究其因,是当地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也是先民勤俭节约美德的写照。在腊月二十五这天,玉皇大帝要降临人间,亲查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人们无论是起居,饮食,还是言行,都极为谨慎。

相比起腊月二十五,腊月二十六显得清闲许多。在腊月二十六,人们主要做两件事情:炖肉、洗澡,而“二十六,洗福禄” 这个习俗以京津冀地区为盛,所以杭州人更注重春节炖肉的习俗。民谚有“二十六,炖大肉”一说,就是各家各户都开始生火炖肉。早年间,家庭里成员比较多,是几十口人,不像现在就一家三口。人多,自然需求量就大,所以要早动手准备。再加上那时的猪肉都是纯绿色的,不像如今的肉猪那么容易熟容易烂。有些也把这天说成是“二十六,割年肉”,意思就是要去市场上买肉回来,但是不能说买,要说割,就像买灶王像要说“请”一样。

腊月二十七,是一个热闹的日子。腊月二十七这天,家家户户赶集上店、集中采购。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旧俗认为从初一开始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和炒菜,所以习惯在大年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做主食。二十八把面发,这一天必须发面、蒸馒头,取一个“发”的吉祥语,意为发家、发财、发福。二十九蒸馒头,运气能不能“蒸”来,就看馒头好不好。馒头蒸得又大又白,这一年的好运气从今天就开始来了。

到了除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年三十。杭州人家里一般都备有几只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猪大肠叫做常常顺利;鱼圆肉圆称为团团圆圆;鲞头煮肉就是有想头;春饼裹肉丝暗指银包金丝;黄豆牙叫如意菜;落花生叫长生果;黄菱肉、藕、荸荠、红枣四物并煮美其名曰有富,杭州话藕的谐音为有,黄菱肉形似元宝,音形相加等于有富。

过了年三十,就是大年初一。大年初一,杭州先民开门头一件事就是放炮杖,俗称开门炮,张帖“开门大吉”,然后拜天地,拜家堂,拜灶司,拜祖先神像,再然后按辈分家人行拜年礼。比较有趣的是亲朋好友之间的相互拜年,需要手持名片,古称“飞片”,上面写有造访者家中全体男士按辈分排序的姓名,如某某率子侄某某,孙侄某某,曾孙某某之类,片尾注某处,老话叫注地脚。有些文墨的家庭或小康富贵之家,新年伊始,家中必备题有“题凤”或“留芳”两字的专用记名本,记其亲属或飞片;记事本的上首四栏是主人为讨吉利自己填写的,第一是寿百龄老太爷,家住百岁坊巷;第二是富有余老爷,家住元宝街;第三是贵无极大人,家住大学士牌楼;第四是福照邻老爷,家住五福楼。造访者虽是杜撰,好在杭州确有其地名可供陪衬。现在看来,这类拜年祝福的风气,已显得过于迂腐和悖时,只有敬老爱幼的纯朴民风和历史延续的地名,还留下一点点过去拜年祝福的痕迹。

春节,这个快乐的节日,这个热闹的节日。

春节过后,一切回复了往日的宁静,但是,春节让所有人都难以忘怀!

杭州西湖

10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苏堤春晓苏堤全长2.8公里,系北宋诗人苏东坡在1089年主持疏浚西湖工程时取湖泥葑草筑成。堤上自北而南有跨虹、东浦、压堤、望山、锁澜、映波六座石拱桥。初春,湖面薄雾如纱,堤上桃红柳绿,鸟鸣声声,意境动人。在堤南端建有苏东坡纪念馆。

平湖秋月平湖秋月三面临湖,筑水轩平台,是眺望西湖景色的好地方,尤其在皓月当空的秋夜,“一色湖光万顷秋”,景色更为幽美,成为品茗赏月的佳处年,平湖秋月又修建了八角亭、湖天一碧等建筑,更使景色增添不少艳丽。

断桥残雪断桥,又名段桥。古朴舒逸,横卧于白堤之上,杭州民谣中亦有“断桥不断”之说。每当雪后,伫立桥头,欣赏湖山雪景,分外妖娆。民间故事白蛇传描述白娘娘和许仙即在此相会。桥堍东北端建有“云水光中”水榭和“断桥残雪”碑亭。

花港观鱼花港观鱼是一个占地300余亩的大公园,整个公园由红鱼池、牡丹园、花港、草坪、密林等部分组成。花、鱼、港为园内的主景,其间配以亭台楼阁、水榭曲桥,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

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是一座以春花为主景的大花园,沿湖柳荫夹道,轻风吹拂,春日黄莺鸣其间,园内有掩映在修水繁荫之中的闻莺馆,樱花簇拥中的“日中不在战”纪念碑,以及精巧的室内园林“聚景园”。沿湖一带是欣赏“三面云山,一湖秀水”的好去处。

双峰插云双峰是指北高峰和南高峰。南北两峰遥遥相对,其间群山起伏连绵数十里。在洪春桥畔“双峰插云”亭处眺望两峰,景色耐人寻味。每当春秋雨季,云雾缭绕,双峰隐露,景色如同一幅泼墨山水画卷。

三潭印月三潭印月又名“小瀛洲”,是西湖三岛之一。古时浚湖,湖泥堆积成洲,围以环形堤埂,构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园林布局。南北有九曲桥,东西是一条浓郁夹道的绿堤。岛上建有浙江先贤祠、九狮石、开网亭、水香榭、花鸟厅、三潭印月碑亭、“我心相印”亭等。岛南端湖面上有三座石塔,塔高约2米,造型别致。每逢皓月当空,泛舟湖上,即可看到“月光映潭,影分为三”的奇景,故名“三潭印月”。

雷峰夕照雷峰塔原建在夕照山的雷峰上,每当夕阳西照,塔影与山光辉映,形成了“雷峰西照”的优美景色。此塔于1924年倒塌,现正待重建。(注:此景位于西子国宾馆内)。

南屏晚钟南屏晚钟是指南屏山下的净慈寺内晚间传出的悠扬钟声,歌曲南屏晚钟指的就是这儿。净慈寺为西湖名刹之一,寺内有一口十一吨重的铜钟,每当暮色苍茫,梵钟长鸣,山谷皆应,故名“南屏晚钟”。全寺有三座大殿,还有宗镜堂、慧日阁、济祖殿和神运井等古迹。

曲院风荷整个公园分为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滨湖密林区、郭庄六个景区。岳湖为泛舟佳处,竹素园以翠竹为主景,曲院藏于水杉密林中。风荷区五个荷池分别栽种有红莲、白莲、并蒂莲等。密林区有吊床、木屋可野营。曲院风荷南端有一处为杭州仅存较完整的古典庭院--郭庄,庄周濒湖构筑,飞檐翅角,乌瓦白墙,优雅有致,古色古香,素称西湖园馆中之最富幽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