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温暖450字

一度温暖

450字 初一 记叙文

母爱的温度究竟有多高?谁也无法说清楚。可是,哪怕爱只升高一度,我都会感到无比温暖,无比幸福。 记得每个夏天的夜晚,您都会让我先洗澡,我就很听话的去洗。可是每次我洗完后,浴室里热气腾腾的,像一个大烤箱,然后您再去洗。洗完后,我看到您脸上全都是湿的,起初我以为是水,后来我才明白,那不是水,而是汗。 渐渐地,天气凉了,冬天到了。您变了,变得不爱我了。每天一下班,您一进门就抢着洗澡。我很想哭,一直非常爱我的您怎么变了?难道您对我的爱也像这气温一样,下降了么? 那天早上,您刚要出门,我一口喊住了您,脱口而出:“妈妈,您为什么每天都要先洗澡呢?”您听到这句话,一下子愣住了,我看到您的嘴巴微微动了一下,我以为您会说出一个让我感动的理由,可是您没有,您一字一顿地说:“上了一天班,不洗一下怪难受的。”说完就走了,顿时,眼泪从脸上落进嘴里,咸咸的,苦苦的。 那一天,我突然发现了您摊在桌上的日记本,上面几个大字写着:“儿子问我每天为什么抢着洗澡,我没说实话。其实,我洗过以后,浴室里的温度至少会升高一两度啊!那样儿子洗的时候就会感到温暖一些啊!”我又哭了,不过这次的眼泪是甜的。 妈妈呀妈妈,您对我爱的温度究竟有多高?

一座古城的中国梦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寿县,一座淮河岸边的古城,一座被历史的尘埃覆盖的小城镇,在现代化征程中被忽视的弹丸之地,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正大踏步奔向未来,为美丽的中国梦锦上添花!

寿县古城是我的家乡,悠悠的淮河水滋养了勤劳、智慧的寿县人,灿烂的楚文化浸润了鱼米之乡的历史底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农耕文明使十几平方公里的小城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保存完好的古城墙禁锢着人们的身体和灵魂,冲出围城,走向复兴,实现小康,追寻 梦想,她能那么义无反顾吗?

古城寿县没有北上广深那么繁华,没有南京杭州那么富足,没有三线城市那么得天独厚,但是家乡的人民有永不服输的干劲,有坚持到底的毅力,他们励精图治,大胆创新,以中国梦为目标,描绘着复兴腾飞的宏伟画卷!

古城寿县有一个修路的梦想。“要致富,先修路。”原来的道路都是泥土路,十里八乡最怕下雨下雪,泥泞湿滑的土路拴住了不安分的人们; 即使是晴天,尘土飞扬,蓬头垢面也不算个事啊!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代代人在泥巴里刨食。要修就修现代化的路,一袋袋水泥和着砂石装进了搅拌车,一辆辆施工车把混凝土浇进了道路框架;工人们挥汗如雨,热火朝天修路忙!高速路,水泥路,柏油路,四通八达,构成立体交通网,古城终于和外面的世界紧密相连,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寿县人实现了修路的梦想,为快速发展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古城寿县有一个建高楼的梦想。有多少高楼大厦,是一座城市现代文明程度的标志。寿县城里最多的是两层的平房,几乎没有七层以上的楼房。为了保护古城,寿县人在城外建起了一座座地标似的高楼,华联CBD,展业国际酒店,城投大厦,紫金苑,天禧国际城,玫瑰公馆--无不见证着寿县人的吃苦耐劳,高瞻远瞩。无论是凉风习习的清晨,还是热浪逼人的中午,你总能看见人们忙碌的身影。为了寿县的美好明天,他们脚踏实地,从不抱怨,默默奉献,一座座现代化高楼拔地而起,鳞次梓比,成为古城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古城实现了四处有高楼的梦想。

古城寿县也有一个小康梦。蓝天白云,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现代都市的亮丽名片;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美好幸福,是宜居城市的内在魅力。古城寿县山环水绕,绿树清风,古老的护城河碧波荡漾,灯光摇曳。寿县人悠闲地到华联、苏果、家乐福享受一站式购物的乐趣,到肯德基、老乡鸡、傣妹火锅品尝大都市的美味佳肴,到春申广场欣赏古城墙桨声灯影里的不老雄风,到各个健身小区跳起欢快的广场舞蹈。寿州锣鼓敲起来,幸福秧歌扭起来,寿县走进了新时代。大街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小巷里黄梅京戏此起彼伏,欢声笑语。古城实现了和谐富裕的小康梦。

古城寿县还有一个腾飞梦。她不愿走别人走过的路,嚼别人嚼过的馍。弘扬传统,发掘古韵,定位宜居,保护环境,发展现代旅游业,是寿县人实现腾飞的最好梦想。连绵起伏的八公山,雄伟壮观的古城墙,一碧万顷的安丰塘,烟波浩渺的瓦埠湖,是现代都市人的乡愁良药;香脆可口的大救驾,雪白莹润的八公山豆腐,顺滑爽口的绿豆粉皮,回味无穷的寿州牛肉汤,是最值得回味的“舌尖上的中国”;皖风楚韵,历史传说,名人轶事,是历久弥新的文化精髓。合淮阜高速,新桥国际机场,是交通旅游的区位优势。寿县正以她宽阔的胸襟,深厚的底蕴,热情的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古城的旅游业正为她的腾飞梦描绘出绚丽的画卷。

古城寿县,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在追逐梦想的征程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尽管有挫折,有坎坷,有阵痛,但是寿县人一次次从失败中奋起,在磨难中前进。不放弃,不泄气,不服输,这是寿县人的性格;勇往直前,与时俱进,超越梦想,这是寿县人的精神。勤劳智慧的寿县人,用中国梦凝聚137万人的智慧,谱写一座古城崭新的历史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