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视线1200字以上

我的视线

1200字以上 四年级 状物

虽然我已经知道了考场在哪,但你执意要送我前来,家中的短短争执,我的视线看到了你焦急担心的眼神。我同意了。

车棚中,我熟练地打开自行车锁,印入我眼帘的是你为我保养到一尘不染的爱车。抬起头,映入我视线的却是你弯弯的身子。

父亲的残疾车明显开得比我快,看着他在前方行驶,我默默地在后面跟着,静静地在后面看着。反光镜中,是你饱经风箱的面容,虽然面无表情,虽然目视前方,但我依然能感到你对我的牵挂。

转弯处,父亲在反光镜中看了一眼,那一眼现在依然在我心间,充满了关切,就像在台灯旁看着我写作业那样我不禁愣了一下。

沿着你的车辙,我继续前进,主干道上全是赶考的学子们,瞬间塞满了你与我之间。我努力地昂起头,在车流中寻找你的踪迹,一个熟悉的背影进入了我的眼眶。你的背影突然渐小,又渐渐变大,你有些担忧,似乎在寻找着车流中的我的身影。我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感激和酸楚。

好不容易和你的残疾车并列前行,一个不小心,红灯又将我们隔开,看着你在另一端频频回首,我几欲有过去的冲动。红灯的转换,我又看清了你的身影,你看到了我,似乎整个人都松弛了下来,我看到你,也有了似乎久别重逢的感觉。

考场门口,老师面授机宜,你渐渐远去。看着你,我百感交集,能做的只有等待开考……

三天后就是假期,就是轻松的日子,看不到你的整日担心,整日焦虑,或许成绩公布后你会带我去旅游,那时我们再好好放松……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是对眼睛的赞美,视线常常是我自己的,但我的视线是否明亮,是否明白呢?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生活常常是这么模糊,怎么才能还我一双慧眼呢?

古时楚汉之争是历史的传奇,悠悠数千年被人们历代传诵。楚王项羽的气概悲壮千古,虞姬的娴雅美貌举世无双,但他们败了,败在区区刘邦手下。我悲愤了,看着项羽骑着骏马在江边呐喊,看着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悲壮而誓死不肯过江东,看着温柔的虞姬陪项羽度过四面楚歌的夜晚而自杀在马背上,江水疯狂地翻滚着,我嘲那金陵之君不过无耻小儿。

我的视线追随着项羽,爱憎是那么的明显。可是刘邦是赢者,是他,建立起了大汉的壮丽江山;是他,派卫青挥舞着旗子走向沙漠;是他,创造了中华大地的基业,引领了大汉四百多年的辉煌。

大风起兮云飞扬。这种胜利的凯歌是刘邦的高呼,是他胜利的号角,历史郑重地告诉着人们:刘邦比项羽更有才能去成就一番事业。

这是事实。我开始时视线是模糊的,我模糊刘邦的伟业,模糊了项羽的自负。

跳出爱憎,才能给我一双公正的眼睛,给我明亮的视线。

视线总是需要调整的,怎样去看做到了,还要明白应该去看什么。我常常会有灰色的心情,总是烦躁,找不出原因。偶尔看见一个小小的心理实验,决定试一试。拿来一张折纸,中间点了一个黑点,你会看见什么?我的答案与许多人一样,有一个黑点。安南的启蒙老师告诉他,为什么这么大一张白纸你没看见,却只盯在一个黑点上呢?接着,他又拿了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他们看到了一个白点。

生活正是如此,当一张白纸上有一个黑点,我的视线不能聚焦在黑点上,应该去看到到外面大片的白色。而当外面都是黑色,就要更乐观一些去专注那白色。只有这样,生活中才永远是白色。

去观察白色.我的生活从此不同;而不同的视线会有不同的心理,关键在于你会不会调整自己的视线。

生活,我跳出爱憎,聚焦白色,让我的视线更明白。

十五岁,活力四射的年龄。“风华正茂”、“生机勃勃”、“热情奔放”这些词都一直被用来形容我们。我们就像那初升的太阳,永远闪耀着活力的光芒,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只要有我们在,就会有一片生机。

初三了,毕业了,也同样意味着同窗四年的同学要分别了,大家都很舍不得,大家都想为初三留下点纪念。

在写同学录时,小K的“狗吠猫散图”以其搞笑的风格,简单明了的构图,传遍“太江南北”,好评不断。这就像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活泼开朗。

尽管写了同学录.但我们却觉得还少了些什么。大概是热血沸腾,活力四射的感觉吧。于是我们决定举行一场“S

校初三德比友谊赛”。

尽管美其名曰是友谊赛,但大家都虎视耽耽地把目标锁定为冠军奖杯。大家都想为初三再添一笔灿烂。

比赛时,队员们抱着只要进球不要命的宗旨,拼了命地把足球往对方半场“踹”,年少轻狂,年轻气盛啊。在场边,大家也没有闲着,在那儿比试“吼功”。夫战,勇气也。我们女生扯着嗓子直喊“加油”,真希望自己练过“狮吼功”呀!

热闹的还在后面呢。无论裁判有多公正,只要一做出对我们不利的判罚,无论裁判与我们交情有多深,我们立马翻脸不认人,一律开“骂”。你可以感觉得到整个操场都弥漫着青春的味道。

其实,青春就是该有这样的冲劲和冲动才名符其实。

十五岁,活力四射的年龄,可以轻狂的岁月。十五岁的我们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青春的光芒,活力的光芒。在我们的身上可以找到活力与热情,活泼与开朗,只要青春有的,我们都有。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十五岁的我们就像初升的太阳,永远闪耀着活力的光芒,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前程一片光明,我们给世界带来了光明,带来了希望。

我们是谁?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评纪实故事影片《汶川》

800字 五年级 状物

这是一部特殊的电影,没有剧本,没有演员,但它真实地记录着在汶川大地震中,发生的一幕幕感人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评论这部纪实故事影片《汶川》吧。

事件回顾到2008年5月12日这一天。在这一天里,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场震撼世界的8级大地震,一时间山摇地动、房屋倒塌、学校倒塌、桥梁倒塌、河流堵塞、公路堵塞。这场特大地震,波及到汶川周边的十几个市县,数十万的人民群众处于危难之中。也就在这紧急时刻,党中央和胡锦涛爷爷、温家宝爷爷在第一时间派遣了我们的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冒着余震的危险,想尽办法赶赴地震现场。这部电影运用写实的手法,真实的记录了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灾区人民的一个个鲜活事实。你看,为了救人,解放军和武警叔叔,用自己的双手来刨开碎石,一个个手上血肉模糊;有一位解放军叔叔,尽管自己的嘴唇都干裂了,却把自己仅有的一瓶矿泉水给受灾的群众喝;一位警察阿姨,为了不让灾区的孩子饿着,宁可让自己的孩子吃奶粉,把自己的乳汁喂给灾区的孩子;还有位女警官,不顾自己的家人遇难,却没回家去看望,而是选择留下照顾灾民;更可贵的,是一个米-171运输直升机组,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由于气候条件恶劣,整个机组五人全部牺牲了,让我们一起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吧!他们是:机长邱光华、副驾驶李月、机械师王怀远、机械师陈林、二级士官张鹏。自从汶川大地震以来,机长邱光华所率的该机组,已经飞行63架次,运送救灾物资7.3吨,共抢运伤员54人。

灾区的老百姓,也用各种方式向亲人解放军,表达自己对子弟兵们的崇高敬意。有一位叫郎铮的小朋友,那一年他只有3岁,在解放军叔叔把他从废墟中营救出来之后,用自己那没有受伤的右手,向解放军叔叔敬了一个工正的少先队队礼,在场的人无不落泪。许多人都说,这是2008年最动人的敬礼。

这部记录电影,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珍贵,懂得了共产党好、解放军亲的道理。我们人人都要学习人民子弟兵这种舍身和奉献的精神,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美好。

昆山市华城美地小学五年级:罗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四年级
状物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