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对成功450字

善对成功

450字 初三 议论文

人世沧桑,自古英雄多磨难成功之士不胜枚举,面对成功他们的态度有的世不满足于眼前的小小胜利。时刻不放松自己,时刻努力进取。虚心谨慎,毫不自夸自大,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力求更大的进步。在者,有些人,他们取得了一时的一点小的胜利,就以为自己已经成功了,就认为自己有了什么了不起,沾沾自喜、狂妄自大,最终——一失足成千古恨。

所以我们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善对成绩,不能被胜利冲昏头脑。这种善对功绩的精神不但个人要有,而且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准则是万分有必要的。

人的最大敌人莫过于自己,而且自身心理又有一定的懒惰性和虚容心。这促使人产生一种对现在很满足的心理,或者会排挤掉人的进取心,使人、国家、民族堕落、最终衰亡。

所以克服懒惰和虚荣是善对功绩的关键。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在1984年,有一群苏联专家来华传播“巡回展览画派”的绘画艺术。我们的负责接待的同志热情的用“勤劳”“智慧”等语汇称赞了俄罗斯民族,但苏联专家们摇了摇头笑了,并毫不掩饰地说“俄罗斯民族是智慧的,但是它很懒惰”。从苏联专家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位专家的谦虚,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出他是怎样正视、善对成功和已有的功绩的。

《甲午风云》观后感

550字 六年级 观后感

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7月。它的发生是日本密谋已久的。观看《甲午风云》,我深深地被邓世昌那伟大的爱国精神感动了。

1894年,蓄谋侵华已久的日本帝国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制造事端。北洋大臣李鸿章及其亲信“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等极力主张求和。日寇击沉中国商船。以“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和威海百姓,坚决要求对日作战,但两次请战均拒绝。并因揭露方伯谦而被革职。日寇不宣而战,民愤四起,李鸿章被迫起用邓世昌。

在海战中,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贪生怕死,故意打错旗号,后旗舰被日击伤。邓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击中日军旗舰“吉野”号,最后因弹绝,邓世昌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但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牺牲。

邓世昌和那些爱国将士虽然牺牲了,但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我十分痛恨那些贪生怕死的清朝官员,他们虽然是中国人,却不想为人民的利益而战,贪生怕死,遇到战争就退缩,他们的罪行让他们失去了当中国人的资格,和邓世昌等爱国将士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邓世昌是一个愿为国家牺牲自己的人,是一个愿为民族牺牲自己的人,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甲午风云》影片展现甲午海战这一历史事件,悲壮地歌颂了海军将领邓世昌、水兵王国成等英雄们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和清廷的昏庸腐朽,

我们要好好的学习邓世昌的精神。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一定要努力的学习,在长大了以后继续发扬这一种精神。报效祖国,报效人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年级:武羽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议论文
4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