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350字

春雨

3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人杜牧的诗句,将水乡的柔美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古色古香的小桥流水、精雕细琢的亭台楼阁、如梦如幻的缠绵细雨,勾勒出一个锦绣水乡。

今天雨伴着缕缕清风,飘飘洒洒地下了起来。春雨从不倾盆而下,她宛如纯情少女,附于你耳边轻声细语,又如闺中姑娘,不小心打翻针线盒,飘洒而下。

春雨朦朦胧胧,似云似雾,让人晃如置身于瑶台仙境,悠然洒脱。在房间里隔着玻璃看雨景总是看不清,因为雨趁我不注意,爬上窗,在玻璃上点下无数小水珠,留下它的踪迹。

丝丝春雨永远是那么温柔、宁静,从不会发脾气。悠悠散进渔家,飘进小镇;亲吻熟睡的秧苗,抚摩每一寸土地,为田野送去琼浆,为春笋送去玉露。雨在原来水平如镜的湖面上跳起浪漫华尔兹,湖面泛起酒窝,荡起涟漪。

渐渐的,春雨留下甜美的最后一笑,悄无声息地回到云层里。

雨末,心情久久起伏不定,窜改一下诗人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春雨?

读《她比烟花寂寞》有感

900字 初二 议论文

张爱玲算得上文学界的绝代佳人。她的人生也堪称传奇。《她比烟花寂寞》一书,是一扇窗,读者可以通过它窥探张爱玲的世界。当然,这只是小菜。直接阅读张爱玲的作品,才是享用大餐。

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地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悯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无论待人还是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却又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贰,几十年后,在美国却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她就是张爱玲。

《她比烟花寂寞》这本书介绍了张爱玲的寂寞一生,有三句诗词是对她一生的最好概括:“天生我材必有用”“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将张爱玲过人的文学才华、名满天下的声誉和由绚烂而归平淡的传奇生涯表现得很贴切。

在一般人看来家是温馨的港湾,但是在张爱玲眼中,家里上演着永不停息的战争,充满了硝烟与战火,所以那时的张爱玲永远是那么落寞。张爱玲离开了父亲,逃到母亲那里。母亲给了她两条路:“要么嫁人,用钱打扮自己;要么用钱来读书。”张爱玲毅然选择了后者。然而,母亲的经济状况一直不好,母女间的矛盾也在以一种不易察觉的形式慢慢激化。张爱玲说:“这时候,母亲的家亦不复是柔和的了。”

长大以后,她在上海文坛火了起来。这一切都是由于她对文学的钟爱。

晚年的张爱玲过着一个人的生活,十分寂寞、孤独,她的一生像烟花一样。她的文字留给后人无尽的想象。她的逝世,使她的名字在文坛上再一次复苏。这位沉寂了多年的作家一夜之间又浮上水面。闪耀着前所未有的美。那一刻的美是永恒的,因为张爱玲孤独的一生走完了,留下一片苍凉与无尽叹息,化成玻璃灵柩守护着她过去的灿烂。隔着空间和时间的玻璃望回去,越光辉的成就也越凄凉。

有一句评价说:“文坛寂寞得恐怖,只出一位这样的女子。她是滚滚红尘中的临水照花人。也只有她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得知这样一个传奇女人背后的生活竟是那样普通,甚至比常人还要艰苦,让我感觉无比的悲伤。

希望大家来读《她比烟花寂寞》,来读张爱玲那比烟花寂寞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