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期而遇900字

不期而遇

900字 初二

繁花中寻哪朵枝头贪眠,一春都来不及看遍。一格格画面犹在脑海中浮现,未见熟悉侧脸,叹息时光短浅,便已挥手再见。

还记得是哪一年,机缘巧合地面对面。记忆翻至这页,笑意不经意已涌入心间。她和我,楼道的两侧,匆匆寻着同一间教室。那时,我还是个不自信的孩子,习惯低着头走下每一步,担忧着未来的老师、同学。午后的阳光轻轻踮起脚尖,抚着一个小小的心田,一颗种子悄悄地生根、发芽。或许是走得急促,或许这韶光有太多的巧合,在那个教室前,倏地就这样撞在一起。

手中的东西漏了一地,我头也不抬地慌忙道了歉,伸手去捡地上的书。她轻笑一声,弯腰帮我整理未拾起的,说着自己也有错。抬眸间,我瞥见了那一张笑意盈盈的侧脸,如那日的阳光,暖融融地泛在心间挥之不去。后来,偶然发觉她就在近旁,不记得怎样熟知,就这样度过一段不愿忘怀的岁月。友谊就这样升温,校园开始出现两个背影,悠悠地弥漫在各个角落。

相遇终究抵不过离别,时间不言不语,人潮来来去去,一句再见还未来得及说,便已消失在夏末。寂寞早已涌上胸口,似是没有尽头,手帐上还残留的回忆,苦涩到想要淡忘,却一次次地织成诗篇,纠缠着、哭泣着。千万次抬起头,寻找着被碾碎成粉末的莞尔一笑,盼着如若初见般的意外相遇,四年中将被遣散。

都说别离是未来更好的相遇,她和我,也有了一些新的朋友。回忆被新的笑靥代替,开始在这个世界遗忘。她和我,那么近,又那么远,如天上参商二星,只能把对方压进心底。离别却又是重逢的开始,自知她在某个角落,延续着那个思念的约定。仍记得那天中午校园漫步,故意放慢脚步,装作漫不经心地看池塘鱼游,望有一人,轻拍我的肩,说一声“好巧”,自知无奈的幻想,奇迹是否能出现?叹息泪盈眶,却未流下来,抬眸欲视浮云徘徊,眸中对视她的脸。她似乎也注意到了我,轻轻对我笑了一下,从我身边经过,一如那个模糊的不期而遇。

人生漫漫,遇见了那么多人,离别却每日造访。时光如水,我们划着桨在缘分的河流中朝自己的方向驶去,在没有约定的未来,总能在某一天再次不期而遇。那些年是回不去了,但她愿为我再停留只有那短暂的一秒,愿把心中的一个角落给我,便已是安好。

若浅绿淡粉又相约在三月,海棠红艳、山梅遍野,寻哪朵枝头贪眠,想和她一起看遍。

千秋人物读后感

800字 读后感

直言不讳还是讳莫如深

唐太宗文治天下,厉行节约,是因为有魏征直言进谏。一个国家只有明君才可繁盛,而在这个路上,少不了几个敢说实话的人,书中的彭德怀和张闻天就是这种人。

如若当面指出对方的错误和问题,会使气氛一下变僵,甚至会遭到对方的不满;但对生病的人隐瞒他的病情,又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这样看来,究竟该说实话还是谎言呢?朋友之间应该坦诚相待,很多人都会纠结假如朋友犯了错,该不该视而不见?既然是朋友,就不用担心对方会不会因此会报复,如果他真的这样做了,也可以看得出他的真面目,又怎么会纠结。当然,说实话是必要的,却需要心平气和并能以理服人,不能全靠个人的感情色彩,得把握好尺度,不能直言不讳使人受伤,也不能讳莫如深使人一错再错。

海瑞也说过:“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因所求说好话,也不因有顾忌而颠倒是非。事实上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不畏权贵,坚持原则。明嘉靖年间,国公张志伯巡查各县,索取财物,百姓们都恨透了他。他差亲信向海瑞强索银万两,可海瑞不同意。于是张志伯拿海瑞试问,可海瑞不怕得罪这位大官,指责其贪污,并亲自率领衙役背纤,张志伯大窘,狼狈逃走。海瑞必知这样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却无所顾忌,才为百姓出得了气。

《千秋人物》讲了住处相隔不到百步的毛泽东、张闻天、彭德怀三人,却因为庐山上的那场争论,使张彭两人成为“反党”,也因那件事成为各自人生的转折点。张闻天一生品高功伟,一心为国,却因劝毛勿娶江青和他从此有了裂痕,再因庐山会议劝毛反思大跃进,彻底闹翻。彭德怀一生战功卓著,神武之勇,却倒在一封谏书前,只因犯言直谏,而毛泽东生性刚烈,希望他认个错,他却没有低头,即使最后有个转折点,在“文革”面前也无力了。

也许我们遗憾毛泽东没有听逆耳忠言,但所幸有人敢站出来说真话。但反过来想想,面对他人,说真话需要注意场合,不能一昧直言不讳;面对自己,绝对不能讳莫如深,把自己的错误隐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