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雁门关》观后感550字

《浴血雁门关》观后感

550字 三年级 观后感

《浴血雁门关》讲述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北平、大同相继沦陷。日寇板垣师团扑山西太原,敌我双方在忻口展开决战,雁门关一线成了日军向忻口运输物资弹药唯一的运输线,我军派120师一部前往雁门关实施伏击战、阻击战。  日军们抓壮丁的时候,一个鬼子闯入杨振武家,鬼子看见李秀青,想强暴她,强暴没成功,反而被愤怒的秀清嫂拿着刀重重砍死了。不料,被日军知道了,马上赶来,发现尸体上留着一把刀,刀上面些着杨家。日军因此强逼李德寿带日军去找到这个凶手。  这个时候,我以为李德寿会带日军去到杨振武家。然而,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李德寿把日军带到自己家,日军就把李德寿的妻子、母亲、儿子活活的烧死。这种残忍的日本,真是禽兽不如。  一天,日军叫李德寿带头走出雁门关,李德寿把日军带到八路军的埋伏圈,李德寿边走边唱歌。这时,我猜李德寿大概是无聊才唱歌的。谁知,日军一枪把李德寿打伤,我心里暗骂着日本:人家唱歌,也不至于把人家打伤吧,野蛮无理的狗日军。当我继续看的时候,才明白了唱歌就是暗号,李德寿被鬼子一刀插死,李德寿临死前说了一句话:“狗日的,我送你们到阎罗殿。”原本我以为李德寿是一个汉奸,想不到他是一位令人敬佩的英雄。唉,村民们误会了李德寿。  李德寿,人们的英雄,我们永远怀念你。作为21世纪的少年朋友们,我们要珍惜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刻苦学习,顽强拼搏。

放风筝

400字 四年级

星期五下午,作文班老师说:“我们周末要在人民公园放风筝。”“放风筝”,我心里暗暗想着,“太好了!”

那天,我们到了目的地后,老师给我们讲了风筝的传说——风筝是谁造的、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风筝,讲得非常生动。

之后,老师带我们去画风筝。对于我这个“财迷”来讲,心里当然想的全是钱啦!我不费吹灰之力就画完了。我画的是一个不缺钱的星球,树上长的是钱,地下长的还是钱,连天上下的都是钱。我想:“我把风筝放飞了,说不定真的能找到这种星球。”

终于到了放飞风筝的时候,但我不知道怎么放飞风筝?我拿着风筝跑呀跳呀,可风筝怎么也飞不起来。虽然我的风筝没有飞起来,但是我也没有灰心,旁边的妈妈见了笑得前仰后合。

老师看见我的风筝飞不起来后,就给我演示了几次。我大约看明白了,就又试了几次,风筝终于飞起来了。看着自己的风筝在空中摇摆,我仿佛看见了风筝在对我笑呢!

放风筝不仅好玩,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干什么事都不要灰心,再多尝试努力几次,就有不一样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三年级
观后感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