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棵老槐树访鲁迅故居900字

只有一棵老槐树访鲁迅故居

9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没有想到南半截胡同那样安静干净。虽然紧邻菜市口闹市,却一下子过滤掉了车水马龙的喧嚣。绍兴会馆很好找,就在这条胡同路西靠北,大门旁的墙上有块汉白玉的石牌,写着绍兴会馆。刚进门,一个壮汉对我说:是看鲁迅故居的吧,往里走,里面院子老大了!话里话外透着老北京人的热情和客气。

1912年5月,年轻的鲁迅从南京来到北京,像如今的“北漂一族”,先在菜市口东的骡马市大街一个叫长发客栈住了一宿后,就住在了这里,一住住到1919年11月搬到八道湾,住了七年半,是在北京住的时间最久的地方。在这里,鲁迅先生先是住在藤花馆西屋,然后搬到朝南的屋子,最后又住在西院的补树书屋。在前两个屋子里,鲁迅抄录了大量的古书和古碑帖,在补树书屋里,鲁迅写下了新文学的第一部划时代的小说《狂人日记》。

这三个住处在哪儿呢?

问跟着我一起进来的那个壮汉:知道哪儿是当年鲁迅住过的地方吗?

他说:知道鲁迅住过的地方的人都早死了。

便想起补树书屋前有棵老槐树,鲁迅当年写东西写累了,常摇着蒲扇到那棵槐树下乘凉,“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落在头颈上”(《呐喊》自序)。就又问起有棵老槐树还在不在?

这样说来,补树书屋,在最后的院子里,重门轻掩,小院闲昼,非常清静,应该是最适合写东西的地方了。居住在这里的时候,曾经是鲁迅先生最痛苦的时候。自以为找到了补树书屋,又去找藤花馆和那间南向小舍。南向的房子在院子里有好多,那间小舍,会不会在最北头的小院里?一直走进去,好几只黄猫白猫扑楞楞地蹿上房顶,睁大明亮的眼睛望着我。有人说,院子里的猫,是老北京的忧郁的诗人,一点不假,不管白天,还是夜晚,突然从墙角和房顶窜出来的猫,睁大蓝幽幽的眼睛,就那样直戳戳地盯着你,会让你一下子跌进老北京幽深四合院的氛围中。这是和现在在居民楼豢养的猫决然不同的,现在养尊处优的猫,已经没有那样灵敏,更没有那样忧郁的眼神。

藤花馆朝西,院子里朝西的房子保存得最完好,有的屋老木窗棂还在,只是一溜儿长排好多间,不知哪间该是藤花馆?藤花不在,主人也不在,只有春风依旧,却物是人非,想就是鲁迅回来怕也难找到自己的老屋了。

告别之际,他指着抱鼓石门墩和红漆斑驳的老木门对我说:这都是老玩意了,我们街坊们天天都看着它,生怕那些收破烂的把它们弄走卖了去,那样这院子可就只剩下那棵老槐树弄不走了!说完他冲我无奈地笑笑。阳光正打在他的脸上和他身后的门墩和木门上。

坚守友情

700字 初三 叙事

最后一个夏天,我们不要说再见,十六岁的雨季,像花一样绽放,在这个年龄,有太多值得回忆的事,但是有时还没来得及珍惜,它就悄然离去,在这个七月我们就要说再见,虽然班散了,人分了,但是心还在一起,我们坚守这份友情。

2012年5月21日,楼道里传来一阵歌声:“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 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虽然它不是最动听的,但是它是最富有情感的。5月21日,谐音是:我爱你。而就在今天我们用歌声表达不舍。又到一年毕业时初三的我们即将分离,最后一个夏天, 我们就要说再见 ,很想知道你会记得我哪一点。最后一个夏天, 没有心情去海边 ,只想静静躲在房间翻照片。而我们舍不得说再见。

“感恩的心 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 我一样会珍惜”歌唱完了,泪水也早已打湿了衣襟,回首看看,那些画面好像就在眼前:我们因为一道题和老师争论的样子,我们因为考试而分秒必争的围在老师身边问问题的样子,我们团结一心拔河胜利的样子......站在我身后小童递给我一张纸,什么也没说。我知道我们现在已经打破同学这层关系,我们是朋友,在这个屋子里的45个人都是朋友。班长举起手中的杯说:“我们三年前相聚在三班,我们相识在三班,一起经历风风雨雨,中间会有欢笑、有泪水、有汗水、有抱怨。但这只会让我们愈加珍惜这分情谊。请让我们举杯一饮而尽,一切尽在不言中。”所有的人都一饮而尽,这杯里充满了我们九年三班的故事。同学们都潸然泪下,有的相拥而泣,有的在抽泣。

“好了,好了,都别这么伤感了,好日子的,来来来,切蛋糕。”小沫见气氛不对急忙说道。“就是就是,咱赶紧切蛋糕,我都饿了。”小青摸着肚子说道。第一刀是班长切的,第二刀是宣传委员小齐,第三刀是学习委员小宇......

我会记住这一天,记住九年三班,珍存。我们坚守这份友情。

初中三年,转瞬即逝,如星子滑过夜空,在这个花一样的年纪里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初中生活如一颗纽扣放在我人生的妆匣里,打开妆匣,泪流满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