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学梦1200字以上

我的文学梦

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

写作是一种精神寄托,是一种心灵的释放,是一种单纯的快乐。我想用文字创造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了它,我就会有足够的空间飞翔,然后插上心的想像的翅膀,体验成功和进步的快乐,体验生活的种种感动、冲动……感伤、叹息、温暖,却不知何处才是尽头。所以,文字是个好东西,它能承载我太多的情感和梦想。

对文学,对写作,我心存敬畏,心怀感激。有文学相伴的日子妙不可言。我有一亩田,散文是田间的庄稼,我的最爱。现实的城市与童年的乡村,一直纠缠不已。

文学是有以为的形式,对于散文,我钟爱于一种含蓄精致的表达,一种力度,一种刚劲,一种心灵的触动,一种风骨,像火山喷发后的岩浆凝固为巨石。更确切的说,无拘无束,信手拈来,是散文创作进入了自由王国的一种成熟境界。

文学给了我纯净的灵魂和轻盈的翅膀,让我可以在多梦的花季,以一颗最平凡的心,珍惜着世界上每一处细小的美丽。尽管理想随时在变,但我仍愿意独自负起暖暖的生命,带着幸福的初体验,一边书写着青春流浪的神话,一边执着地去寻找心中的桃源。

一些同学看了我的习作以后,常会不约而同地问我,你为什么这么爱写文章呢?其实三年前的我还一点也不喜欢写作文呢!那时写作对于我也是件很头疼的事情。究竟是什么使我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呢?是生活的逼近。

一.从爱书开始,可以说,书是我最好的启蒙老师,它们为我的童年打开了一个幻想的天地,开启了一扇智慧的窗。二.日记的力量。只要你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并且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你的作文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你要知道,这种变化常常是潜移默化的。三.多读好书。例如,选择一些适合你年龄的名著,并且一定要读原著,而不要读那些缩写的版本。四.寻找乐趣。许多同学都觉得写作文是件苦差事,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发现其中的乐趣。想一想,你可以将你每一天的所见所闻都真实地记录下来,将你的思想和情感都尽情地抒发出来,这是件多么快乐的事呵。有一天你长大了,你再翻看一下你儿时的习作或者日记,回忆一下童年的趣事,你一定会乐在其中的。

我相信,很多奇妙的灵感都是来自于生活。不是谁比谁更聪明的差别,而是你善不善于用你的眼去观察,用你的脑去思考,用你的心去感悟。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只要你肯走进这个文学的世界,你会发现它是那样的广阔和神奇,它一定会给你的心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你在飞翔中体验到成功和进步的快乐。

有时候,我喜欢一个人走着,一个人呆着。呆在空旷的原野上,呆在无际的海洋中,享受大地给予我纯洁的爱,无限的力量。

但是,那是一个梦。我喜欢孤独,我喜欢寂寞。也不知道突然哪一天我觉醒了,我想呐喊几声,替农村的孩子,我的同龄人呐喊几声。可是我发现,我的嗓子是沙哑的,我的呐喊有气无声。时常到这个时候,一颗颗热泪滚落进了我的胸膛,焦灼着我的肺腑。我又一次发现我们不应该只是呐喊,我们应该走出去,把我的文字带出去,把我的伙伴的心声带出去……让我的写作参与我们这群农村孩子的生活,让我的文字给这里我的同龄人一种快乐的安慰。

我就这样试着去走人生之路,去写人生文章。我就这样试着去给自己和他们一种快乐。

我是凭着一种感觉走的,我的感觉很清晰,很自然。那一串串的足迹,印在田间的小路上,这就叫农孩生活,也叫农孩感觉。我的笔下淌着一群长在泥巴里的孩子。

初学写作,已不知是何时,尽管当时还不是很会舞弄文墨,但还是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也许是受于是之“心著诸竹帛者皆为文学”的影响。那里,我的脑海里便有过长大要当作家的念头,只是念头而已,但是这个念头是持续不断的,有时像潮水一样,浸湿了我少年的天空。随着自己考入了一所远离家乡的中学,我也就离开了那片寂静的土地,那些孤独的房屋。到了喧嚣的城市,才发现我只是文学原野上的一株自生自长的稚嫩的小草。

我的文学路

1200字以上 初二 记叙文

从小学四年级起我就发誓要做个作家。当时我认为,只要发表一篇文章就是作家了,所以不是个奢望。

我最早对文学的兴趣来自父母的影响,他们都是文学爱好者,是畅销书忠实的读者。母来得到一本新出版的小说,像《青春之歌》、《林海雪原》,做起家务来就心急火燎,急着把一家人安排停当,好独自沉浸到书中去,我半夜醒来,总发现母亲屋里的灯亮着,还传来轻轻的翻书声。

我父母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并且他俩的文笔亦不错,但不知何故,他们从来不尝试创作,甘愿永远做痴情的读者。我受父母的潜移默化,也读了大量名著,上小学时,就开始找书看,看到不认识的字就跳过去,居然也能断断续续地看懂书的主流和人物的故事。

书读多了,作文自然就能写出花样,四年级上,老师布置一篇作文,题目为《雪》,我写得很别致,很受老师赞赏,后来还送到少年宫去参赛。虽然这次作文比赛没传来佳音,但对我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那时,教师让我们每人写“我的理想”,不知怎么我选择了“作家”。我的父母和老师都不相信这话有一天会变成现实,但是,他们却高兴。父母很盼望家里能出一个文科方面的人,至少能和他们那样爱读书。

理想确定后,我就开始了初次的文学尝试。我根据一个好人好事表扬稿改写成了一个故事,大意是:甲拾到一只钱包,他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失主乙;但在寻人过程中,甲的钢笔掉了,恰恰被乙捡到,乙也四处奔波找失主,结局是皆大欢喜。应该说,这是一篇很落套的文章,编造痕迹比比皆是。我把这篇作文投到一家故事丛刊,接着、我把月月省下的早点钱去买这本丛刊,找自己的大作。又过了一段日子,作文退回来了,我倒不太伤心,因为编辑部的退稿信上有很多鼓励的话,措词很客气,让人读了受宠若惊。我父母得知此事,也很欣慰,觉得我很有勇气,而且,是真的用心在实施“作家”计划了。进了中学,我倍受语文老师赏识,作文时常被当成范文朗读,那大都是议论文。老师评点说,文章严谨、机智、犀利;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为之陶醉,觉得自己已与作家的称号越来越近,我把这些作文装订成册,珍藏了许多年。

中学毕业时,正逢“上山下乡”,我被分配到黑龙江林区,一个遥遥数千里外的冰雪世界里去务农。当时我17岁,从未坐过轮船、火车,甚至连上海许多著名的大马路都十分陌生。临离开上海时,我手捧那本作文集,心想,有它壮胆,我信心百倍:有写作天才的人,走遍天下都不怕。

然而,我面临的是一个纷繁的世界。很快,我就意识到我过于自信了。严酷的气候、力不从心的重体力活以及纷纷变得消沉的同伴,这一切都使我措手不及。一天劳累下来,再翻翻作文册就觉得那些作文那般不合时宜,充满沉重腔,于是就想写些新的能激励自己的东西。自小就许下的诺言使我害怕碌碌无为,害怕环境把自己消磨得一无所有。

每晚,在破旧的帐篷内写下自己的感受。那时,我们30个“知青”合住一个帐篷,一到晚上,大家打扑克,说笑话,要不就是哭哭啼啼地想家,我就在一片闹哄哄中写着,没有桌椅,就用一块搓衣板垫在膝盖上写。当时写的都是口号式的东西,诸如,永远不向生活低头,勇敢地飞翔之类。每每写到此,我就寻到一种庄严的心境,觉得还有盼头。

那时的我瘦兮兮的,个子又小,同伴戏称我“红小兵”,总之,在他们眼中,我是毫不起眼的。一次,我却一下子在连队里出了名,原因是我的笔记本被人翻看了,大家都晓得我想练写作。一度,我成为被嘲笑的对象。有人追着我问:你知道作家是容易当的吗?还常有人拿着纸说:喂,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然后就笑话我的字写得那么难看,还做作家梦。有一阵,我拒绝让人看我的字,连工资单上的签字也请人代替。可也有几个好心肠的同伴为我愤愤不平,说是学写作和学打毛衣一样,都是学本事,为什么不可以。使我永远难忘的是一个叫玲玲的女孩,她也酷爱看书,她相信我的梦想,并且带着崇敬让我写一本厚书,把她的遭遇写进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三
叙事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