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苦与乐600字

读书的苦与乐

600字 高一 演讲稿

谈到读书,众生深有感叹:太苦了!太累了!不知何时是尽头!而且很少有人能从中找到乐趣。其实,读书是苦与乐的交响曲,苦中有乐,乐中有苦。

首先说苦。每天天刚亮,学生们就从暖烘烘的被窝中钻出来,匆匆赶到学校。上早读,做早操,规规矩矩挺好每节课,然后领到大堆作业,回家埋头苦做,还常常熬到深夜,连吃饭睡觉都得计算时间。如果遇到难解之题,或考试砸“锅”.........那就更惨了。读书可谓苦也。

然而静下心来想想,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古往今来大凡做学问的,都会经受这一番磨练:

古人有“头悬梁,锥刺股”苦读的典故;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名言;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等说法。可见,读书是要吃苦的了。因此,我们要有吃苦的勇气。

其次说乐。读书虽然是件苦差事,但乐趣却不少。例如,当你听着老师娓娓动听的讲课的时候,当你忽然解出一道难题的时候,,当你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当你与同学一起参加课外活动的时候......难道你没有快乐过吗?当你从小学升到初中,从初中升到高中,当你看着自己读过的一摞摞书,当你运用自己学过的只是与别人展开辩论,并且取得胜利时......难道你没有欣慰过吗?这就是乐,它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留心罢了。

因此,苦与乐是相随相伴的,有苦必有乐,有乐必有苦:

革命前辈谢觉哉曾说过:“快乐是从苦中来的。”吴伯萧也在《记一辆纺车》中写道:“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今天我们是在吃苦,但这样我们就会有学习中的乐和今后生活中的乐。现在许多教师把上课当成师生互动的游戏,很多学生把读书当成找乐,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这种做法很值得推广。

总之,读书是艰苦的,但乐在其中。只要我们勇于读书,善于读书,并学会从中找到乐趣,我想我们会在读书中取得些成功的。学无止境嘛!

云蒙山之游

10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昨天去爬云蒙山,五点半起床,发现天已大亮。七点从公司出发,八点半左右到达公园脚下。山风很冷,幸亏穿了羽绒服还戴了手套,上天总算厚待我一回了。

从山脚爬到观山台,我们走得是徒坡,山路可真够徒的了,爬到观山台我叹了一口气,心想差不多走了一半了吧,这山也不过如此,我的体力还是蛮好的还没觉得累。过了观山台我们继续往前走。可惜山里气候还比较冷,丝毫看不到春天的影子,有的只是路上层层叠叠的落叶和干枯的树枝还有萧瑟的冷风。

春至也含愁,轻寒宛若秋。伤别离,步履汀洲。芳草未临何问柳,亦落寞,枉凝眸。

春水向东流,离人默泛舟。何处寻,天际悠悠。犹记当年萍水遇,卿不悔、与君游。

下了观山台,走过一段平缓的石阶路,经过不少景点,但因为缺少春意让人没有观赏它们的欲望,一路上只是走,经过几块大的石碑的时候拍了些相片。本也无心观赏,就没去在意它们到底叫什么名字。记忆比较深刻的是一块大石头上刻着一个情字,我称它为绝情谷,呵呵。

经过净身池的时候,一个老汉在卖水旁边还摆了一堆拐杖,问我们要不要买根拐杖上山,我略带不屑地说都爬到这了还要什么拐杖啊!老汉抬头看了我一眼,嘲笑我:“到这了?你还没开始爬哪!”

到达山脚,我抬头一看,才知道我错了,眼前这座山才是我们要到达的目的地,远远望着山峰,我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力气到达终点。我们走得是正常路线,还有路可走只是楼梯又窄又陡,还没有扶手,旁边就是悬崖峭壁,一眼看下去,让人有些胆颤心惊。大家一一排开走在只能挤下一人的小道上,累了也不敢在路上停留太久,因为后来的人还在继续爬着,如果我们停下来,后面的人就没有办法过去了。不知道过了多久,在山下地图上看到的五六个景点却一个也没见到,原来自己已经直不起腰来看两旁的景色,只是弯腰低头看着前一个人的脚跟不紧不慢地跟着。

一阵冷风吹来,不禁打了个寒战。看着天上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心情很舒畅。已经不知道什么叫累,汗水也流不下来了,听着山里呼呼的风声,像是一头野兽在肆意地表达它的不满。看着大家都在努力地爬山,我也不敢落后,看着旁边的小树,我不禁很为它们感到悲伤,它们常年要呆在这里只有寒风和恶劣的天气作伴。

到达山顶,其它几个同事已经先到了,我却没有了先前的兴奋,坐下去再也不想起来了。心里感慨万千,心事却只有自己知道。

休息拍照之后,我们就开始下山了,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难,还好我们选择了一条很平缓的路,两腿发软直哆嗦,几次差点滑下去。到车上以后,我感觉整个人都要晕过去了。再次睁开眼发现窗外已经是华灯初上,头疼欲加强烈。心里再次想到某些事情,生活已经回到原点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一
演讲稿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