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亭
0
0
50字
初三
诗歌
小桥薄雾唤牛铃,
池塘倒影戏蜻蜓。
忧抚琴弦乐进林,
错把梦里当天明。
感恩
450字
三年级
散文
感恩
西乡县察院街小学三(3)班 罗彬
姑姑很严厉,以前我一看见姑姑就像老鼠看见猫一样。但是我现在长大了,不再怕她了。
以前我认为她不爱我,因为有一次我和哥哥玩得太久,姑姑就让我们站了半小时,当时,我认为姑姑一点也不爱我,但是后来发现姑姑批评和教育我都是为我好。有一次我问姑姑题,她给我反复讲解,直到我听懂为止。她又说我写得太乱,就陪着我重写了一遍,再检查是否合格,直到认为可以为止。耽误了姑姑很长的时间,她经常在百忙之中指导我怎样学习。姑姑经常关心我的生活,5月12日地震来临的那一刻,我正在教室做作业,突然一个同学向里面喊到:地震了!我们全班一阵骚动,同学们都慌忙跑了出去。等我跑到院子里的时候,感觉地面都在动,我非常的恐慌,以为身边的房屋都要倒下来,这时姑姑来了,我非常的高兴,姑姑连忙问我:害不害怕?我说:不。姑姑连忙带着我到了安全的地方。在那一刻,我的心总算踏实了。
还是老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在姑姑的严格要求下,我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改掉了生活中的许多坏毛病。我的进步和成长与姑姑密不可分,姑姑爱我,我也更加爱她。谢谢!亲爱的姑姑,我以后会在各方面更加努力,决不会让您失望的,您的恩情我将永远牢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诗歌
50字
-
梦回兰亭梦回兰亭戴着麦克风,静静聆听JayChou’s《兰亭序》,我陶醉了,渐渐地进入了梦乡……往事越千年,故国神游,我竟然回到了永和九年的会稽山兰亭。一群友人早已在那里恭候我多时了,我略感歉意,急忙迎上前去与他们叙旧。我们在兰亭里坐定。接着,阵阵琴音、琵琶、古筝声从那古朴的乐器上送将出来,不绝于耳,夹杂着山涧鸟鸣,潺潺流水,愈发显得清幽。几位友人还带了酒壶,准备不醉不归呢!“咚咙咙”,一条酒线从别致的壶嘴流向了杯底。酒的香气还有湿润泥土的气息混合着氤氲的空气,窜入了大家的鼻孔。“好香啊!”一位直爽的朋友赞不绝口。我们再也按捺不住,抵不住这酒的香味了——我第一个把酒“咕嘟咕嘟”地喝了下去,紧接着,大家也都举起酒杯,一饮而尽。烈酒入喉,浓浓的陈酿引得我们酒兴大发,我于是说道:“每人都作一篇文章,题目自定,但要围绕今天的聚会,你们看行吗?”人人都一个劲地拍手叫好。于是大家都拿出各自的文房四宝,略加思索,支支毛笔便在手与纸之间狂风骤雨般地抖动,行行墨迹还未干透的狂草就在笔尖如行云流水般滑落出来。过了一盏茶的时分,大家都写好了。我们又规定:每个人都朗读自己的文章,让大家来评判。谁先谁后,抓阄来定。我抽到的是第一个。我拿起我的那张宣纸,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寂然无声——但余吾之声。当我读到“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时,一位友人禁不住啧啧赞道:“羲之真乃异人也!”一文读罢,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微微一笑,向我躬身作了一揖。然后,大家依次朗读起了自己的文章……好一个“纵酒论诗文”!最后,大家一致认同我写的《兰亭集序》最为出色。但我们却沉默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都知道这一分手,又到何时才能再度相见。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大家缓缓地走下了会稽山。夕阳在西,晚霞映照在我们的身上,我的心中又是欢喜,又是悲伤。片刻的沉寂,我的脑海中一片空白,竭力地思索着那些模糊的记忆。忽然,一阵响声犹如晴天霹雳般惊醒了梦中人——我。耳边又想起了JayChou’s“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800字 初三 书信
-
梦归雪亭崇祯五年十二月,异样寒冷的季节。鹅毛般纯白细腻的雪纷纷扬扬坠下山间。天地间,变成了白色的一片。那树,裹着雪;那山,盖着雪;那水,飘着雪。如此之美景,岂能无人赏?更定之时,我乘一叶小舟,离开了那个花红酒绿的都城。湖心之雪那样安静,祥和。没有往日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昔日猿鸟的乱鸣,我慢悠悠地摇着船,驶入湖中。月光抚爱下的雪,宛如孩子般安静,纯洁。微风袭来,竹林深处发出幽幽的响声。远处的钟声伴着响声唱起了歌。我继续划着舟。亭,渐渐离我而去,成为一点;长堤,成为一痕;我的舟,成为如豆粒般大小的圈。苍茫大地之间,人显得是多么渺小!最终只是沧海一粟。我感到卑微,感到渺小,在自然面前,犹如一粒瞬间即逝的尘土。可是,又有谁认识到这点呢?在胭脂花粉的都城里,人们自大,自傲,贪婪地吞噬着财富,生命……我长叹一口气,思愁有谁懂?眼前两粒人,冲断了我的思绪,原来也有人与我一样。我来到亭中,与那位志同道合的士人谈天,吟诗,作对。我的心中豁然开朗,知音,知音阿!夜幕降下,人鸟尽绝的冰湖之上,回荡酣畅的欢声。400字 初三 书信
-
亭亭山上松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看松我站在高山之巅,纵眼望去,苍苍一片松林,似海一般辽阔无垠,一股绿色的敬意不禁油然而生。好一片松林!就像身着军装的战士毅然驻守在那里。问松松,你为何坚守这山上毅然不动,难道你不觉得枯燥无味吗?不如做一只鸟,在蓝天无忧无虑地翱翔。还有,你为何四季常青,用绿色来装点大山,何不给自己一个假期?松不语,只听见微风徐徐吹来,答曰:责任!寻松责任,如此简单而又复杂的两个字,好写不好做,懒人总是这样想。但是一滴水不足以证明海洋,社会中一定会有有责任的人。就如哥伦比亚总统乌里韦,在出席南美洲国家联盟特别首脑会议后被确诊为感染了甲流,他立即拨打了十三个电话给亲人和接触过的11个国家元首,交代事情并建议元首们立即进行身体检查。之后才欣然接受治疗。这就是伟人对他人的生命健康和对家庭肩负的责任。还有中国的“稻草”郝劲松。他称自己是再平凡不过的公民。他既不是什么政府官员,也不是司机,却不远来到上海,为一位身陷“钓鱼执法案”的司机辩护。他说:“作为一名公民,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来维护我们的法律”。他还曾为火车站食堂不开发票的事上诉法律,几经周折。他不愧是一棵“劲松”,“风”再大,也要承担起维护法律的责任!无论是伟人还是平凡的人,他们都像山上的松,坚守着一个对责任的信念:我承担,我无悔!敬松苍劲的松,我敬佩你执着的责任心。人也要像你一样,做一棵“亭亭山上松”!名师点评:这是一篇独辟蹊径,思路新颖的考场佳作,文思缜密,语言清爽,材料鲜活,抽象阐释与形象说理水乳交融是其鲜明亮色。“看松”、“问松”、“寻松”、“敬松”四个片断深入递进,环环相扣。以咏松的托物言志与典型事例的说理论证两相对应,以此揭示了“责任”的深度涵义--为他人,为社会,勇于牺牲自我;遇事敢于承担。650字 初三 记叙文
-
西施亭在诸暨南门约一华里远的浦阳江畔,有一个西施亭,那是为纪念绝代佳人西施,于1980年建成的。走出解放街,跨出南门堵洪桥,便能望见西施亭那精巧别致、临江而立的险势,迎空翘伸的亭角,使过往的行人莫不投以敬仰的目光,有的则停下脚步,欣然观赏起来。亭身呈六边形,高大约五米,直径足有三米,由亭顶、亭角、亭柱、亭座、亭栏、亭基六个部分构成。精美多姿,真有夺巧夺天工之感。亭顶成葫芦形,像古代勇士的头盔,六只亭角,像一根根展翅欲飞的天鹅长颈,朝六个方面凌空昂伸,停脚的末端又向下一弯,犹如天鹅头上的橙黄色喙子,朝江面觅食。每两只角都成一个面,每个面的檐口接成弧形,上面钳搁着一根根银灰色竹节模样像筒瓦,覆盖着亭子。左右各七根,逐一短缩,惟中间一根亭顶相连,因此从亭顶开始形成六只夹角,活像六把色彩悦目的纸扇。亭檐下面六块翠绿色的檐条,相互榫接,构成一体。檩面上画有“双龙争珠” “双凤争花” 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图案花。檩条与每个柱子榫接处,还有六只褐红色的“牛腿”,支撑着伸向空中的亭角。在亭子里有六根粗圆的朱红色水泥柱子,柱子间有四块石头座板,每块长约1.4米,宽0.3米。座板下面各有接近椭圆形的装饰洞孔,使亭座不致单调、呆板,益增壮观。亭子的地面用七块特制木板拼成,呈多边形,可容纳23人。六根柱子的四周,用翠绿色圆钢管围成栏杆,供游人使用。走进亭子,往上看,每根檩条的腹面画着图话。第一幅是《浣纱》,画出了西施少女时的形象。第二幅是《送别》,当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贱为了血洗国耻,采用范蠡的计策。西施为成全复国大计,毅然赴吴。画的就是送别的场面。第三幅是《赏月》,是画西施到了吴国,在深宫中望着月亮思念故国之情景。第四幅是《抚琴遥望故土》,画西施坐在花亭旁边弹琴朱追念生她养她的家乡之态。第五幅是《西施范蠡泛舟五湖》,画的是当年越王打败吴国后,范蠡弃官为士,同西施一起泛舟五湖的情景。最后一幅,画的就是“西施亭”胜状。游客欲之西施亭的渊源,视画六幅,便知大略。在亭子外围,凭栏眺望,北能看到城全貌:蓝天绿山,高楼林立,电线如网,拱桥似虹,层层叠叠,鳞次栉比。东能目及金鸡山、化肥厂、机床厂。要是再向南看,绢房厂立即进入视野。凭栏俯视,只见江水粼粼,绿波澹澹,机船訇然,樯楫自闲。若遇和风拂面,怎不令人心旷神怡!迈出亭子,向北走二三米,往下蹲26级石阶,便到亭基下的江边,在这里仰头往上看,只见基砧高峻陡峭,亭亭而立。基砧上的亭子,大有凌空欲飞之状。真是“玲珑中透壮观,别致中有灵透”。沿水边再往南走几步,还能见嶙峋的崖石上有清人依照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笔法写的“浣纱”两字。太阳渐渐下山的时,西施亭就被夕阳的金辉倒映在江面上。这时,江面浮光掠影,晃动不已。啊,这不是西施正在为故乡的巨大变化而翩翩起舞?1200字 初三
-
荆州亭生在幽人杯底,老在幽人怀里。此物最销魂,不止闲愁堪比。你看落红一地,我看落红与你。此夕最销魂,只是当年而已。50字 初三 诗歌
-
落日梦亭寻寻觅觅,匆匆擦肩,尘世多少爱与悲;落日梦亭,许下誓言,如今离得两行泪;寒夜浓露,孤饮苦酒空楼;暮然回首,秋雨依旧如梦。香闺梳妆,纤纤细手,又暗香盈袖;一语惊破,空对闺房烛红,瘦比黄花。落日梦亭台望,牧笛吹动心中的牵挂;繁华都市,独寻过往事;无畏孤叶花残,只因落地生根的誓言;梦里谈笑间,到白头。四季转换未变,月却阴晴圆缺,念佳人颜憔悴,愁远苦无相见。临窗独空对月,犹梦亭离别泪,人道莫叹伤悲,君吟思苦难言。忆起梨花满园,日照云舒现羞,眉如美画若月,朗朗无尘笑仙。谁知落叶聚散,为伊落得肠断,剪不断理还乱,梦亭相思梦蝶。200字 初二 诗歌
-
亭楼梦序微暖冬阳,孤枝影附,卸尽银裳妆素。冷夜萧然,一杯两盏,惹的若潮心绪。寒英芳吐,何以慰、经年恩负。金盏花开冰澈,春近谁人循抚。频频横眸回顾。隐忧情,难以声诉。任受愁肠寸断,泛烟而去。且观星波玉宇,倚栏处、还需几思渡。缘会天香,亭楼梦序。100字 高一 诗歌
-
亭长亭外是落不尽的雨散不开那迷蒙的雾长亭内有解不开的愁道不尽那相思的苦是因承诺许下的太快是因幸福来得太早前方的路竟如此坎坷曾言遍体鳞伤亦携手不弃然此情不为世所容方有今日之愁忽忆浴火凤凰百世沉眠只为一朝涅磐恍然间似有所悟却是不舍一幕幕倒带的回忆化作一点融入心间眼泪和着寒风化作坚冰淹没在纷乱的雨中终究命运弄人长亭外嘲笑的风高唱着离别长亭内呜咽的琴音只剩下苍凉的回旋200字 六年级 诗歌
-
亭台我要一座大山里的亭台舞春天的飘飘柳絮唱夏日的切切蝉鸣听秋暮的簌簌落叶看冬晨的皑皑雪飘 我还要一座江河旁的亭台观东逝的滚滚波涛赏自然的鬼斧神工赞飞流的壮丽美景盼祖国的繁荣昌盛100字 六年级 诗歌
-
小亭来去匆匆,大汗淋淋,奔忙的小路边有一座小亭。且慢,石凳上坐坐消消疲乏;莫慌,与来往征人扯扯愁闷。风雨中,权当借它闲谈人生;烈日下,暂把愁怨搁在凉荫。啊,人生既是艰辛的跋涉,小亭呀,好想与你诉诉衷情。山道弯弯,黄尘滚滚,人生的小路边有一座凉亭。别急,将重担卸下舒舒筋骨;来吧,进驿站抽烟享享仙风。劳累中,我觉得别有一番情趣;忧患里,总有希望伴随着征人。啊,人生即使有无尽的关山,小亭呀,你对我最知苦知清。150字 初二 诗歌
-
梦访敬亭寻迹访敬亭,林中自香馥。阶阶遍春色,树树皆云辉。林轩透绿暮,水绕城下郭。自问从何来,缘是梦中圃。50字 高一 诗歌
-
亭小人来亭边,停步细心听。不但有鸟鸣,山水美更美。50字 二年级 叙事
-
亭小人来亭边,停步细心听。不但有鸟鸣,山水美更美。高唐县实验小学二年级:袁懿莉50字 二年级 叙事
-
兰亭胜迹勾留处,忆当年曲水昭昭,王右军一管风流,贞观帝三分觊欲;披襟感慨多,看今世棠荫落落,兰亭序应增续本,修禊台更待何人。50字 高二 应用文
-
亭思静思亭内图静思,眼中愁思渐上演。梵音响彻龙湫岩,唤醒亭内静思人。50字 高一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