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清山400字

游三清山

400字 四年级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而我去的地方,可也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这就是——三清山。

走上三清山,一座座犹如被雕塑家精心雕刻过的巨石映入眼帘:有的像一只小猪趴在地上,享用它的午觉时间;有的像两位知识渊博的学者在一起喝茶论道;还有的像一只年幼的老鹰张开翅膀,想要自由地翱翔在天空的边际。

再往里走,你就能看到更多的奇石。其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巨蟒出山”了。这块巨石像一条巨大的毒蛇,从地底下盘曲而上,吐着鲜红的蛇信子,发出可怕的“咝咝”声,似乎时不时就会张开它的血盆大口,将一旁的人直接吞下,再细细品味进食的愉悦感,让在一旁欣赏的人们时不时竖起一根根汗毛。

再往里走,到达顶峰时,你就能看到一块奇特的石头:马头石。这块石头因为像马头而得名,我仔细地看了看,也没发现哪儿和马头不同。

这三清山的奇石,让我在看见它的时候好几次认为这是幻觉,因为这真是经过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才得到的结果啊!

这美丽的奇石,难道不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吗?这奇特的巨石难道不是一处天下奇观吗?

不知足者常乐_600字

550字 初三 议论文

“知足者常乐”源于老子《老子·俭第四十六》——“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意思是说:罪恶没有大于放纵欲望的,祸患没有大于不满足,过失没有大于贪得无厌。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快乐的。——可是这真的正确吗?

答案是否定的。在二十一世纪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足”对于我们来说是停滞不前的,是安于现状,甘于平庸的,这只是懦弱的人把它当作一种借口罢了。而“不知足”的精神却在今天发挥着巨大作用。

高尔基曾经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越有益。”要想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必须不断进取,在个人的工作和学习上做“永不知足”的人,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孟子曰:“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如果你满足登上东山,看到的将是有限的地方,但如果你“不知足”现状,奋发进取,看到的将是超然于景物的另一种美。“不知足”是不满现状的心态,是努力拼搏的动力,是一种一种永不磨灭的热情。

无独有偶。美国着名发明家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种发明。其中电灯泡的发明更是让世界为之惊叹。试验期间,爱迪生和他的助手克服重重阻碍,做大量实验,工作到深夜。正是因为这种“不知足”的精神,给世界带来了光明,让世界为之震撼。

不知足是一种挑战生活的执着,是人生坚定的信念。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带着我们越过高山,跨过海洋,达到理想的彼岸。

初三:吴晓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四年级
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