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享受1000字

美的享受

1000字 初三 散文

我喜欢读散文,可一直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集《觅渡》,后来又翻到前面的自序《我的散文观》,才得以了解到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才悟出,读书不仅仅得到了美的享受,更为自己写作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写作与阅读是一种供求关系。阅读是一种精神需求,如同吃饭是一种物质需求。这种需求由低到高可分为六个层次:刺激、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和审美。人总是在精神上追求这六种东西。要不然他就会感到空虚,如同没有饭吃,会感到饥饿。由于阅读者的文化修养、职业特点不同,阅读的层次也不同。就是同一层次的人或者同一位读者,在不同时空、不同心情下,阅读的内容也有不同,比如在书房里和在地铁里读的东西就不一样。”

“阅读复杂,写作也就复杂。满足刺激,有黄色、武打读物;满足休闲,有闲话、笑话等闲书;满足信息有报纸;满足知识有专业的或普及的读物。而满足思想和审美这两个较高层次,可以是专门的思想理论和美学读物,也可以体现在其他各类读物中。散文是一种形式短小,但又旨趣高雅的文种,它不是应用文,不以求实,而专攻虚境,主要满足人的思想和审美这两个较高需求的。它可以叙述任何内容,但必须见美见理。文章为思想和美感而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季羡林在代序《追求一个境界》里把中国散文坛分成两个流派。一个流派主张散文之妙就在一个“散”字上,信笔写来,松松散散,随随便便,用不着讲什么结构,什么布局。季羡林称之为“松散派”。另一流派的写作讲究谋篇布局,炼字铸句,借用杜甫的一派的一句话“意匠惨淡经营中”季羡林称之为“经营派”。他还指出“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大家的传世名篇无一个不是惨淡经营的结果。我窃附于‘经营派’。我认为,梁衡也属于‘经营派’,而且他的‘经营’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都非常寻常。即以他的写人物的散文来说,一般都认为,写人物能写到形似,已属不易,而写到神似者则不为上乘。”

《觅渡》分为“大情大理”“青史如镜”“山川如我”“理性人生”四部分。他的名作《觅渡,觅渡,渡何处》收录在“大情大理”中,写的是瞿秋白。瞿秋白这个人才华洋溢,性格中和行动中有不少矛盾。梁衡想写这样一个人,构思了六年,三访瞿秋白纪念馆,迟迟不敢下笔。他忽然抓住了“觅渡”这个概念,于是境界立出,运笔如风,写成了这篇名作。《乱世中的美神》是写李清照的。一位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人家的千金,拥有着高超的艺术天赋,在乱世中的爱恨情愁,在文学艺术上的登峰造极,以及超越时空的千年孤独。

梁衡先生在真实地记录人物经历的同时,形象地勾勒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文笔优美,用词讲究。文者,纹也。花纹交错才成文章。梁衡先生的文章,无论在表达方式或是思想境界,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美的人生

700字 初二 散文

曾经无数次地享受过美的感觉。像清泉,滋润了久旱的庄稼般酣畅淋漓;像和风,吹拂着婀娜的柳条般柔情似水;像太阳,照亮了阴晦的心灵般激情万丈。美,就是这么一个东西:让我们快乐,让我们放松,让我们心潮澎湃……其实,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用心聆听,美无处不在,心中便可流动着美的血液。

瞬间,我眼前铺开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好美好美啊!

好久都没回老家了,老家的一切都是多么熟悉,又都多么陌生!它们还记得我吗?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

这里的山很青,可哪比故乡的山青?这里的水也很绿,可也不及故乡的水绿啊!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永远是我心中的最美!我享受着去山上摘野果的快乐,和淳朴的伙伴们,哼着老老的调儿,吹着嘹亮的口哨,从树上跳到树下,从这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我享受着大家一块去田野里玩耍时的无邪的童趣,特别是过年时大人们奖给我们几盒炮掌,那甭提有高兴了。大伙儿把炮掌点燃,然后迅速塞到还冒着丝丝热气的牛粪上。虽然动作甚是麻利,可总是有几个“同志”光荣“负伤”。这足以让我们开怀大笑一整天。我们都是多么的快乐呀!我享受着去河里踏浪的痛快,那种凉意让夏天的味道荡然无存,大家泼着水,摸石子,捉鱼仔,享受着大自然赋予我们美的感受……

我只身一人来到远方的城市,在我想家时我会仰望天空,看大朵大朵的浮动。那朵是故乡的云吗?不是,可像极了呀!我怀念这一切不可撼动的心灵深处的美,那是故乡对我的召唤唯美的召唤。

想了好多,想了好久,自己终于乘觉起来,不能总是依赖珍藏着的美呀!虽然它拥有了太多太多美丽的故事。身边不也有很多美的画面吗?中考最后这一段日子。朋友贴心的话语,就像一件小棉袄,让我暖暖的,美滋滋的!老师同学关切的问候,细心的教导,就像醇香的热奶茶,也让我心灵美美的呀!

我审视着这偌大的世界,好美!我要把美收起来,认真地打包,珍藏在我内心这个大大的箱子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