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1000字

村口

1000字 初二 散文

村口,就是村子的入口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如果是都市,那么入眼即是繁华;如果是乡村,那么入眼即是村口。当你风尘仆仆归来,远远地就能望见炊烟笼罩的村口,那么的熟悉而亲切,所有的疲惫瞬间消失。村口就那样随意敞开着,像妈妈的怀抱,迎接着归来的游子。

村口总会有些标志性的风景。也许会有一面土坯墙,上面写着标语,字迹早已模糊,墙下有玩耍的孩童,吸烟的老人;也许会有一口摇把的老井,井边长满苔藓,木制的井把光滑闪亮,长长的井绳垂向深井中,透着幽幽凉意;也许会有一块巨大的磨盘,早已弃置不用,上面蹲着几只觅食的小鸡;而更多的村口,常常会长有一棵高大的老榆树或者垂柳,枝繁叶茂,树冠如伞,伞下坐着悠闲的村民,温馨而有趣。

是的,我生活过的小村庄,村口就有一棵老榆树,树干黝黑,树纹纵横,树高几十米,数不清的枝杈蓬蓬勃勃地生长着。老人们说,这树已有百年的历史了。

每到春暖花开时,村口的老榆树上就结满了榆钱儿,一串串嫩绿的叶片,随风摇曳,那时常和小伙伴们爬上去,挑那最好的榆钱儿撸,一边撸一边往嘴里送,榆钱儿嚼起来甜丝丝的。而树下的老人们则不停地嘱咐着,小心些别糟蹋了树呀。长在村口的树,是村庄的守护者。

村口总是最热闹的。夏日的晚上,风儿轻轻吹,孩子们早已经聚在那里,听爷爷讲故事,听得最多的是《杨家将》和《西游记》,而我最喜欢听爷爷讲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牛郎和织女就是在老榆树下相遇的,会不会就是村口的这棵老榆树呢?

村口就是村庄的眼睛。每一个路过村庄的人,都要经过村口,而经过村口就能受到热烈欢迎,或坐或站或蹲的人,都会用惊讶的眼神望着你,仿佛在说,你是从哪里来的呀?记得有一年,从未见过面的姥爷捎信来串门,我蹦蹦跳跳地去村口接,每看到一个陌生人,我都会凑上去问,结果都不是。当我哭哭啼啼地转回家,却发现姥爷正和爷爷在喝酒呢,我哭得更凶了。原来,姥爷是从山后面转过来的,并没有走村口。

曾经的村口,寄予了多少人的期盼与渴望,许多人从村口走出去,再回来却有着复杂的心境;也有人从村口走出去,却再也不曾归来。

村口常常站着孤独的身影,盼望着亲人归来,也盼望着友人归来。“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凤翅山中思本寺,鱼竿村口望归船。”唐朝诗僧皎然,前去拜访好朋友茶圣陆羽,结果陆羽外出而不遇,惆怅的皎然只好站在渔村的村口,盼望着陆羽坐船归来。小小的村口,见证了诗人与茶圣的真挚友情,令人感慨不已。

村口是滋生思念、牵挂和企盼的地方,也是守望幸福的地方。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想起故乡,就会忆起那熟悉的村口,那是此生最温暖的驿站。

村子

1000字 初二 记叙文

此日将除夕,气朗乾坤,惠风和畅。

顺从着村子里的习俗我踏上了此行,漫不经心的走着,穿过曾经熟悉的不得了的小巷子,览着这些以前驻足过的邻舍。红瓦白墙的平房似乎比以前更加整齐了些许,门两侧都应经换上了新春对联。但内容未见有何新意。阖家欢乐,平安幸福,财源滚滚。岁岁年年,年年如此。但终究是个愿望而已。

缓缓走出小巷,走到大街。人为来齐,独自挑了一个角落,静静思索。

愈浓的陌生感涌上心头,这村落陪我长大了。结果是,我不认得它,它也认不出我来了吧。

我漠然的看向街道,街道是几年前换成水泥的,我记不清。街道旁停的那几辆黑亮的小轿车是谁家的,我也不晓得。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涌现在了路上。我看到几处进行着用普通话交流的谈话。我看到几个西装革履的在车上和人们打招呼,他们将车停下,先露出来的是统一的油亮的黑皮鞋然后闪身而出,几个人过去跟他们握手,相互递着些名贵香烟。人群中有几个高高瘦瘦的青年。似曾相识,稚气未脱。都穿好了新衣服仿佛不久前还是调皮的孩子,在出门前戴上面具,看起来果然像是沉稳了许多。我呆呆的立着,想着,看着,眼睛终于失去了焦点

现在的自己俨然已与他们格格不入了

失了神的跟着他们去上坟。走着,听着,闻着。初春的小麦发着嫩绿的苗。寒冬的洗礼使它们的容颜看起来略显沧桑和疲惫。土壤很松软,脚踩下去软绵绵的,看样子是干旱了很久了,土壤是攀附着灰白色。这是一片盐碱地。这么失神的走着。一脚踩在幼苗上,忽觉脚下传来了不小的阻力,韧性十足,是它们生命的天赋技能,是震慑心灵的无声咆哮。我急忙挪开脚,它,缓缓起身,呈V字型向我宣告胜利,看着它,不禁再次失神浅笑。

十分空寂的麦野,一会就要被打破了。我看到他们都纷纷拿出一小打黄纸,拾起一个土块压在地上。然后点燃。

袅袅青烟徐徐升,半里村外鞭炮鸣

邻村的麦野中已传来响声。相隔并不太远,能看到那边的青烟,能听到鞭炮的爆炸,不过经过风的掺杂,使那刺耳的炸鸣得到了稀释。细细听来,砰砰的闷响并不吵人。

有人起头,便有人附和。不消多时,噼噼啪啪,已不绝于耳了。我一手挑起鞭炮,一手捂着一只耳朵。紧紧地闭着眼,享受着耳边的嗡鸣。如此近距离的放大鞭炮可是生平第一遭。

幸好,是顺着风向。渐渐地而变得嗡鸣和熟悉的火药味都顺着西北风离我而去。

我睁开眼睛,环视四周。满眼的飘渺青烟与转瞬即逝的火光,还有乒乒乓乓的响声,像是战场打枪。不过这里可一点不同战场。没有弥天杀气,没有尸横遍野,没有火光冲天,没有血流成河。这么想来,这里就没有一丝与战场相似的了。

所有的烟火、气味都追随着西北风向东南方向驰去。在田野的上空拉出了道道平行线。真够心急的。

几个小孩在这天这时这地正在追逐打闹,有一个年纪最大的也是最高的孩子曾经抓起一把土顺着这西北风的方向扬出去。

此烟彼尘,何其相似。

尘不如烟空灵,烟不如尘厚重

往事也如烟,只是重如尘。

代代相传,繁衍不息,世道必进,可人心不古。

村子是如此,社会是如此,世俗如此,风情如此。人心亦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