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证:母亲是最爱我的1200字以上

求证:母亲是最爱我的

1200字以上 高一 叙事

求证:母亲是最爱我的。  解:  一、幼儿时期:  在我第一次走进幼儿园时,我像其他孩子一样,哭了。同时,她也如其他母亲一样,心痛了。她狠心的把我交给老师,快速的离开,我很伤心,可以说是痛哭流涕,我想母亲一定是不爱我的,她这么狠心,丢下小小的我,任我哭闹。然而,我不知道,那时年轻的母亲却如踌躇的老奶奶一般不安的徘徊在幼儿园外面,听着我的哭泣声,默默流泪。那时的她很想冲进去,抱我,哄我,亲我,带我离开,可是不行,因为她要对我的未来负责,这是我一生必须经历的。  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天我不小心被热水烫伤,我一直忍着,没有对任何人说,知道妈妈回到家,我才告诉她。当她看到我满腿是烫伤的泡时,她没有安慰,她只是一味的责怪,一边责怪一边给我上药。我很伤心,可以说是泣不成声,我想母亲一定是不爱我的,她那么狠心,我受伤了,她都不给予温情的安慰。然而,我不知道,那时母亲心如刀绞,她在责怪自己把小小的我放在幼儿园,才导致我受伤,她的责怪中其实充满了柔情的爱,只是我太小,读不懂。  二、小学时期:  7岁,该上小学了,然而那年家乡有个政策,说是孩子不满8岁不允许入学。她四处找关系,却最终没能让我在那年上学。她总是埋怨我说:为何你不能早一点出生,不然你就可以上学了。那段日子,她没怎么给我好脸色,我很伤心,可以说的眼泪往肚里咽,我想母亲一定是不爱我的,不然为何无缘无故的责怪我,我并没做错什么。然而,我不知道,那时的母亲,心里很难受,仿佛吃了世界上最苦的东西,虽然我并不知道那是什么,因为我并没有尝过,但我想一定很苦很苦。她在责怪自己没本事,无法帮助我,她在怨自己,耽误了我。其实晚一年上学并没有什么,只是她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个坎。  在上小学的时候,母亲与父亲离婚了,我判给了母亲。孩子免不了犯错,再懂事的孩子也是如此。每次不小心犯错,总因为母亲的责怪而不知所措,闭口不言。她总会说,我不要你了,把你送到你爸那里去。我很伤心,可以说是哭天喊地,我想母亲一定是不爱我的,她那么狠心,因我一点点小错就不要我了。然而,我不知道,那时的母亲的心就像被油反复煎烙一般,很痛很痛,她是再怨恨自己没有能力带好我,希望把我交给父亲能给我幸福快乐。  三、初中时期:  15、16岁,上初中的我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我早恋、厌学、与家人不和等等,青春期的各种状况我都符合了。我和她吵架已是家常便饭,她的那句不要我了,把我给我爸已经没有用处,甚至我同意她这个做法,毅然决然地离她而去,到我并不熟悉的父亲那里去。她叫我滚的时候,我很伤心,我想母亲一定是不爱我的,不然她怎么会不理解我这个青春期的孩子,还叫我滚呢。然而,我不知道,在我走的之后,她茶不思饭不想,心里一直惦记着我,甚至看着看着电视就会因想念我而泪流满面。她曾多次想打电话给我,可又怕我不肯原谅她,对她冷淡至极,在我离开她的那段时间,她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头发白了许多,连走路都有些蹒跚了。  17岁初三毕业拒绝再上学,离家出走彻夜不归已经是习惯的我,被她送到春雷特训学校,我很伤心,我想母亲一定是不爱我的,不然她怎么狠心把我一人丢到与我家乡是可以用天南海北来形容的湖南来。然而,我不知道,在送我来之前,她彻夜难眠,就如我小时候送我去幼儿园时一样踌躇忐忑,但她要为我的人生负责,这是让我回归正常生活的最好的办法。  答:由上可证,母亲是最爱我的。爱到骨子里,宁愿自己心痛难过,宁愿让我怨恨她,她也要爱我,让我有美好精彩的人生。

湖南岳阳汨罗市湖南春雷教育高一:陈彦含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

1200字以上 高二 议论文

文章千古事,《古文观止》不过200余篇,但却洋洋洒洒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读书读人,要读经天纬地大文章,也要读气壮山河真丈夫。我钟爱这些流芳百世的名篇,但更痴想和这些伟丈夫走得近些更近些,想从中探知为什么在往事逾千年的今天每当我们读起这些篇章的时候心弦总是跟着大家的拨瑟而抖动。

李密的《陈情表》,字字入理,句句动情。一个父亲早丧,母亲改嫁的顽童,一个体弱多病的老妪。李密此时被举孝廉,家里的老祖母已经是年逾九旬,犹是风中之烛,摇摇欲坠。树欲静而风不止,恩欲报但亲不在,最为人生憾事。儒风自汉武一朝已经吹拂了几百年,“百善孝为先”的思想早已经在知识分子心中生根,更何况乌鸦尚能反哺。可以想象李密接到晋武帝任命的当天晚上一定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从他早时任职蜀汉以及在祖母去世服期满后出仕的表现来看,李密不是一个隐者,但如果此时弃老祖母而去又于情何以堪?于心何以忍?另一方面,当时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其中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举孝廉,让道德上的优者来管理国家。如果欣然赴命的话,是孝还是不孝?于理何以问?治国平天下是每一个知识分子的理想,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不能断定当时李密的心情和想法,但一点可以肯定:李密是一个克己的光辉典范。

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与武昌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无独有偶,王勃的《腾王阁序》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也同成千古绝唱。但细品下来却是两种人生轨迹。王勃才华横溢,诗文俱佳,四杰之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传诵至今。且年少得志,14岁就被表为官。总觉得一个人太早的成功要伴随一些苦果。当王勃在腾王阁上高呤“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候又不知道有多少同僚因才生嫉。王勃的两次获罪大致都与他才情傲物,文人相轻有关。后一次获罪还连累到他老父被贬到南荒做县令,27岁的王勃在去探望他父亲的途是溺水身亡。他的陨落和他的升起一样迅速,实在是令人心痛。范仲淹青少年贫苦,在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坚持刻苦攻读,甚至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庆历新政改革的主持者。而他写《岳阳楼记》的时候已经被贬出京,庆历新政宣告失败,正是人生失意的时候。然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丝毫不见潦倒之义,反而光华夺目,掷地有声,矍烁古今。虽寥寥不过数十字,竟胜似万卷诗书,那种心胸,那种情怀令无数英雄浠嘘不已。对王勃所能说的只是可爱,而之于范老先生却是高山仰止。

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和看了那部热播的电视剧(剧名我忘记了,只记得是陈宝国主演)之后,明朝一直被除数我认为是一个被奄割的时代。抛开外患不说,统治者的确是足够腐朽。能称上大帝的一个是洪武一个是永乐,但都残暴致极;碰到一个温柔型的,却是个玩主皇帝;玩主过气了,却来了一个不合作皇帝;就这么拖拉地过了几百年,终于迎来一个想励精图治的主,可是晚了,大清的铁骑和李自成的农民军夹得他在万岁山翹了辫子。然而在这么恶劣的社会环境下竟然不断出现一批铁骨铮铮的文人,真是令人菲夷。方孝孺先生算其中一个。最初认识方老先生的时候不是他那写得纵横阖捭的《深虑论》,而是“诛十族”。一介书生,手无束鸡之力,面对屠刀视死如归,抗节不屈,这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受到后人的无限赞颂。就其个人气节来看,历史上实在不多见,这正应了那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虽然灭他十族的的朱棣凶杀成性、冷酷无情,但征漠北、平安南、通西洋、修大典、建北京,在明朝诸帝中,其丰功伟绩恐怕无人能与之匹敌。被老先生视为知遇之君的建文帝未必有这么高的造诣。其实老先生的《深虑论》中也写道: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既然是天道,却偏又逆道而为。老先生在表现出无限智慧的同时又给自己挖了一个小坑,极带可爱的迂腐。虽然老先生的迂腐掺杂着一抹血色,但我仍称之为可爱。少了这份迂腐可能方孝孺也不再是方孝孺了,单凭那篇《深虑论》可能很难让人认识他,走近他,景仰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叙事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