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英雄的赞歌——读《三国演义》有感900字

一曲英雄的赞歌——读《三国演义》有感

900字 初三 读后感

仙居县安洲小学六(8)班郑凯元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背着《临江仙》中那脍炙人口的诗句,不禁联想到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今年暑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又翻开了那本早已看过好多遍的古典名著。这是一部以三国作为历史背景而创作的小说,描写了公元三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国、蜀国、吴国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谱出一曲曲英雄的赞歌、历史的壮歌。

《三国演义》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中,我最敬佩的人既不是千里走单骑的云长,也不是足智多谋的孔明,而是智勇双全的曹操。他也许很诡诈,很霸道,但他用兵举世无双,拿官渡之战为例,七万大战七十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战败袁绍,使他独霸一方。他的大度也令人敬佩,青梅煮酒时,他对刘备说:“你我并是英雄!”说得刘备不敢听,这时曹操可以把刘备杀掉,方可安忧,但他没有杀刘备。还有他非常注重人才,他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如果说他是“乱世之奸雄”,但是我倒觉得他奸得真,是一个有雄才伟略的能人。

我最瞧不起的人就是刘玄德了。他这人有点言而无信“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而且是个“唐僧”——太过仁慈了,还是个十足的伪君子。当时刘备在徐州混不多久地盘让吕布夺去,他就厚着脸皮在托庇在吕布门下,但吕布终究不信任他,他就随曹操灭了吕布,可一到京城,他又企图对曹操下毒手,最后在徐州反曹,失败后投袁绍,看袁绍不行又投刘表。但刘备也有一股使人佩服的韧劲。他有屡败屡战的勇气与卧薪尝胆的精神,他也非常爱民,为了老百姓,放弃了大好的军事重地。在生死关头,他对老百姓不离不弃。难怪有那么多的贤人才士和强武之人为他上刀山、下火海,真叫人不得不称奇。

还有些人物也是我印象深刻的:不知名的贾诩,曹操初露锋芒时帮他的郭嘉,胸怀大志的孙策,以及保护阿豆的赵云

读了这本书写英雄的书,让我懂得了在我们遇到困难时,要有关羽勇往直前的精神,还要有孔明的足智多谋;在学习上我们要有刘备“三顾茅庐”的耐力;在交朋友上,我们要学张飞与朋友相交的豪爽,学曹操的大度!

这就是我最爱看《三国演义》的原因吧。

信心与毅力

550字 四年级 叙事

考试考查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包括心理能力。心理素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考生的水平发挥。我觉得对于考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信心与毅力。

有人比喻考试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面对考试,首先要面对自己。自信心是学习的动力和勇气。有一个清华才子这样述说了自己的高考经历:“记得,我曾经连续两次模考都考得不理想,老师把我叫去,问我这样下去能靠上大学吗?我只说了一个字:‘能。’于是第三次模考我就考了全班第一。”考试前,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寒窗苦读为了什么?为的就是能考上自己理想的中学、高中和大学。我付出了的努力,就一定会收到回报。我现在正在为我的成功做出努力,我是不会让我的成功功亏一篑的,坚定的信念,会让我以加倍的努力去面对挫折和喜悦。

一个人只要选定了参加考试,就注定要放弃很多东西。我记得我四年级那年,因整天看电视,整天打电脑游戏,整天看小说,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下降,我很后悔。我知道后悔之后,我从此以后没有看那么多电视,没有打电脑游戏,没有看小说。有位著名的学者曾说过:“作学问就一定要忍耐得住寂寞”。不要总是给自己找个借口休息一下,娱乐一会,这样只能自欺欺人。只有比别人付出更多,成功的机会才会比别人的更大。对于考生来说,能抵抗得住外来的各重诱惑与压力,专心致志地去学习,这就是毅力。有了这种毅力,成功也就不远了。

考试不仅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磨练,只有经得起考验与磨练的人才会成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但愿所有人付出的汗水能换来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读后感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