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行论“英雄”----- 读《三国演义》有感800字

品行论“英雄”----- 读《三国演义》有感

8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近日,我看了《三国演义》之后,心有所触,文中的曹操,乃天下奸雄,挟天子以令诸侯,生的儿子也都个个可以在乱世之中独挡一面。“汉贼,曹贼”的也不知被骂了多少回了。可是我所认识的曹操与演义中可大不同:有谋略、文武双全,见识广胆子大,雄心壮志,就是有些好色,不过这与他的雄心壮志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一样的人物,为何有如此不同的印象呢?

我仔细琢磨,才得出一个结论:应百姓需求,写作时间是朱元璋洪武三年,当时百姓正脱离元朝的统治,但明朝仍在对元朝进行最后的打击,民众极需要一个精神寄托。于是,一部极具政治目的的小说《三国演义》诞生了。其中,把“仁厚、忠义”的刘备吹捧至极,把“奸诈、暴谲”的曹操鞭挞至极。鲁迅也曾说过:“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刘备则作为一个“天生”的领导者,百姓无不拥戴。所以说,《三国演义》中的话并不能作为历史参考资料。(但也不可否认它的文学价值。)

“无风不起浪”,如果曹操完全没有做过“奸诈”“不厚道”的事,作者也无法将其夸张放大,于是,我便开始了二次调查。

我花了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去琢磨陈寿所写的《三国志》与现代作家袁腾飞所写的《汉末三国》。其中也有不少曹操的“坏事”,如:冤杀吕伯奢一家;为引诱吕布,拿掳来的群众当炮灰;为报父仇,攻打徐州时,军队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等等’“缺德”的事也干了不少。现在我们看来可以说是残忍至极,但在当时则属于政治需要,“一将功成万骨枯”,在乱世之中,这样的现象不足为奇,但作者却抓着不放,一点点地夸大。

这件事过后,我想了足有一个钟头,曹操本应在后人之书里为堂堂的“魏武帝”,乱世豪杰。只因为他在攀登上极力的高峰时,脚下的白骨比其它二人(刘备、孙权)多了一些,便遭后人不齿。可见比别人多并不见得一定就是好事。“吃亏是福”有大气度的人方能成就大事,抛开曹操的种种“不良记录”。曹操在对阵袁绍之时,因实力悬殊,部下们几乎都给袁绍发过归纳信。当曹操打赢了战役以后,他大度地将信投入了火中。他这种大度不但加强了将士谋臣追随他的信念,还引得更多才子投奔而来。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大度一些,吃的亏终究都会化为你登上成功之顶的垫脚石。

还有一点,那就是读书切忌囫囵吞枣,我们应该带着批判的目光去阅读并思考。并结合多种资料去理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啊!

六年级:汪一丁

品诗品酒

800字 初一 议论文

没有诗的人生是暗淡的,没有酒味的诗是干涩的,难道品诗真的需要天生高雅的人吗?

我爱诗,爱那浓浓的诗韵,我爱品诗,仿佛梦回唐朝那般感觉。予,独爱李白那种诗中酒鬼,酒中诗仙的浪漫主义情怀。既具有侠客豪饮之风,也不失文人品茗之气,

儿时,常搬着那本带画的《唐诗三百首》总是翻到《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以及《望天门山》,它们总能带给我超凡脱俗的感觉,果真有那淡淡的酒味。

不知何时,我爱上了那篇李白的《将进酒》,它的气势已被浓浓的酒味混染的磅礴,大气。我自己也已经注入了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思想,又有那“五花马,千金裘,忽而将出换美酒”的意识,好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

李白的诗充满了“香醇白兰地”,“五色鸡尾酒”,“朴素二锅头”的味道。因为他的豪爽,才有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因为他的正直,才有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因为他的视酒如命,才有了“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月下独酌,他可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客中对饮,但见那“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行路艰难,自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相伴,临行饯别,会有“愁来饮酒二千石”开怀。,还有那“笔落惊风起,诗成泣鬼神”的佳句,使李白永垂千古。

后来的日子里,我开始试着自己写诗作词。目的是为了再进一步接触诗词。没想到一发不可收,在杂志,报刊上刊登,在网上发表。现小露一手:

西江月饮湖上雨后初晴

漫步西子湖畔,雨中水光潋滟。身向湖中相思亭,遥望山塔镶嵌。雨后天空放晴,天边一抹彩虹。星星点点下凡间,欲求插翅高空。

他们都说,我的骨子里已经拥有了太白的“DNA”。所以,我过得如此潇洒,如此自在

我家有一本《毛泽东诗词》,经过多次的阅读,使我惊奇的发现,毛主席的诗词与李白的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那《七律.长征》,《沁园春.雪》,还有《为女兵题照》,同样挥洒着诗人的理想,境界;同样吸引着我细细品读。

积累了大量的诗词,增加了我的阅历,也使我对人生有独特的理解――人生,就是一杯酒,只有细细品味,方知酒浓,越品越有味。

读者,您不妨试着品诗,品酒,品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读后感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