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园、朱家角小队活动小记1200字以上

梅园、朱家角小队活动小记

1200字以上 四年级 日记

1、追鸡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小傅、小包和小聪一起去梅园搞小队活动。我们九点钟就到了,天气很冷,梅园是一个公园,除了我们,没有什么游客。突然,我们在草丛里发现了一只鸡,我们便追着它。那只鸡跑到一家农舍里面去了,我们也跟着跑了过去,发现里面还有一群绵羊,被锁在羊圈里。我们还突然看见一只大黄狗,好像没有被锁着。这时,傅小涵的妈妈也跟来了,说它可能会咬人,就让我们走开了。

2、打松果

后来我们兜来兜去,又在一条小道上面碰到了邓小青、杨小昀和施小睿,邓小青带着我们穿过草丛,哗!好大的一片灌木丛啊!地上是潮湿的泥土,很难走,还有很多长的和落的树枝,很容易摔跤。邓小青说:“我们在地上捡到了一个松果”,我们一听,也来了兴致,就想去采松果了。我们在脏脏的地上搜,但找不到松果,便又能跨出了这片泥泞的土地。

我们往前走,在路上我捡到了一个大松果,感觉它很大,而且很完整。松果是褐色的,非常粗糙,像一个黑不溜秋的小菠萝,像一个鸡蛋那么大。这种松果可比圣诞树上的要黑得多一百倍,我们看到的圣诞树上的松果都是经过美化的,这才是真实的。

我们又走了一会儿,发现了一个松果树,松果树下面全是乱石头,像建筑拉圾样的,很容易摔跤,就像地震后的废墟。可是我们都被那些松果迷住了,便不管了,踩在乱石头上面够松果。傅小涵捡的树枝最长最粗壮,我们的树枝都不够长,只有拿着他的树枝,跳起来,用力打,才能勉强够到一点,所以我们都用他的树枝。然后傅小涵还规定每人用多长时间,我第一个报名,所以我先打了两分钟。

我跳起来一打,那个石头差点让我摔一个大马趴,那些石头都晃来晃去,高低不平的。树上的松果已经快被我打烂了,还没打下来,气死我了。我拿木棍使劲一打,震下来了很多树叶,而那个松果就死死地钉在上面,不肯下来,气死我了!后来包小升他们都没打到。邓小青的妈妈看我们太可怜了,就过来帮我们打,她也没打到。后来她打下来了一个低一点的、很烂的松果,而我看中的那个很饱满的松果现在已经被我打得残缺不全了,难看死了,我才不要呢。我便想拿这个松果打其他的松果,我把它往有松果的地方一抛,唉!可惜没抛到。后来我也找到了一个很粗、很有力的树枝,往上边使劲地一抛,那个松果险些掉下来,但还是牢牢地在树上。然后我准备再打几下,还是打不下来,气死我了,这时我妈妈就叫我们走了。后来邓小青看我太可怜了,就送了我一个,现在我有两个松果了。

3、在朱家角大门前骑马

后来我们又去朱家角吃了饭,逛了街。朱家角是个水乡,有一条和长的河道,旁边有很多人家。其实一点意思也没有,就是一大堆长长的商店,都是卖东西的,我妈又不肯帮我买!所以非常无聊,那条长街。

在吃饭之前我还骑了马。我们在门口的时候看见有人在做生意,有两匹高头大马,于是我便想骑了。我要骑的时候,季小聪在旁边嘀咕:“我好想骑呀。”然后我妈同意让季小聪上去,可他又不敢了。然后他又在旁边嘀咕:“我好想骑呀。”,我妈又让季小聪上去,他又说:“太恐怖了,不要。”后来傅小涵又想骑了,我妈就让我骑在前面,傅小涵坐在我后面。傅小涵一跨上去就把我往前推我,我都快被他勒死在马上了。他说:“唉呀,我要摔下去了,救命救命!”他说他不敢骑,就下来了,后来就我一个人骑了。

我坐惯了丽江的那种云南的矮种马,很灵活的,现在骑这种笨重的高头大马,有点不习惯,不过我很快适应了。我骑的时候,马主人就牵着缰绳走在我前面。她一开始走得很慢,后来她看见一个男的牵着一匹空马回来了,就让那个男的有所牵,可能那个男的才是那匹马的主人,她说:“要走快点,这小孩要快点!”那个男的便牵着我的马走得快一点了,我妈看见我的马都跑起来了,不过我还是觉得有点太慢了。我们就在朱家角大门外的水泥地大马路上骑了一个来回。

4、小聪想买“诸葛连弩”

朱家角里面是水乡,很无聊。我们在一家饭店里面吃了饭,然后出来兜来兜去,季小聪突然想要一个“诸葛连弩”,因为他路过一家小店时没有当机立断地买,然后走远了,他才说他想要。

我们过了一所桥,然后又往回走。往回走的时候,他不住地在问我:“对面有没有到那个卖诸葛连弩的地方?”我说:“还没到。”我被他问得不耐烦了,就说:“唉呀,我家有一个,送给你吧。”他就很高兴地闭上他的嘴了。

今天的小队活动真好玩。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四年级:郭邦可

梅子树的故事

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俗话说,麦黄杏子,按正常的季节,麦子将黄,杏子也就熟了。母亲院里的那棵大杏树,每年春天果实挂满枝头,枝叶隐约处万头攒动,可偏偏麦子黄了,仍绿汪汪的不见有黄的意思,馋得娃娃们直咽口水。耐不住打下一两个,酸得掉牙。

“梅子黄时日日晴”,以为梅子和杏子乃同物异名,品味,观形,觉得二者很相似,经过比对又翻阅了资料才知道原来它们是表亲。恍然,母亲院里那株多年麦黄了却并不赶时间的果树原来是梅子树。这样一来,觉得对它有种别样的情结,常常和邻居的杏树作比较,母亲用一种近乎炫耀的口吻解释其晚熟的原因,这不是杏子是梅子。

这株树的来历很简单,院墙的一角,不知什么时候冒出了两瓣嫩绿的新芽,也不知这脆弱的小生命是怎么躲过了鸡鸭们的啄食,我们发现它,是每天母亲不例外的喂鸡打扫地面的时候,一抬眼就看见了它,叶瓣上露水珠还没干,母亲讶异的表情吸引了孩子们走过去,我们都看见了。

父亲分外呵护它,用小树枝密密地罩着。过了一段日子,在墙角一堆细碎的小石子的缝隙中,它已经长出几对叶子了,分外精神。父亲开始把罩它的小树枝增多,加高,生怕不懂事的小鸡们伤害到它。

我说,不知这是什么树,父亲说,管它什么,让它长吧,每个生命都值得珍惜,都有存活的道理。

经过一个夏天,小树有一米多高了。叶子墨绿,乌油光亮。看上去壮实多了。随着天气变冷,小树褪去外衣,整个冬天安然无恙。第二年春暖的时候,竟然奇迹般地开出两朵粉色的小花。多像睡醒的宝宝,睁开惺忪的睡眼,好奇的看着这个全新的世界。于是,它又一次成了这个院子里的重点保护对象。

父亲说,看样子像杏花。

母亲喂鸡的时候,对着小鸡们念叨:可不许去叨那小花,它能长出杏呐。小鸡们之前可能并没有在意到它的存在,或许经母亲这一提醒,开始有一两只在树下徘徊,抬头观望。

几天过后,风吹落了粉色的小花。

一天,母亲喂鸡发现花萼上长出了米粒大的果,可惜没几天就不见了踪影。母亲就开始骂小鸡,你们这些馋嘴的东西,就知道顾自己,以后可不许这样了。我想,必是母亲错怪了它们,小树太小,果实长不成也在情理之中。

父亲又在小树的外面加了一层围栏,这回算是上了双保险。可这并没有挡住小鸡们的好奇心和绿油油的叶子对它们的诱惑,小树苗矮处的叶子被几只调皮的小家伙啄得豁牙瞪齿(方言,意思是像豁牙一样)了。父亲干脆去集市上买个塑料网子把小树围住,这回可是三保险。

父亲说,再过这个夏天,就不怕了。果然,在父亲的细心照料下,小树俨然一个朗俊的少年,英姿勃勃,个头足以齐房檐了。树冠像把大伞,浓密的叶子乌油油的。

开春,一树粉红,着实给一家人带来了惊喜,一树的果实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期盼。有事没事搬个小板凳坐在树下,讨论着关于这棵树的问题,当然中心就是什么时候能吃。父亲告诉他们,傻东西,等麦子黄了就能吃了。

于是孩子们就开始盼着麦子黄的日子赶快到来,可是眼瞅着麦子都收完了,满树的果子才微微泛黄,可急煞了馋嘴猴们。再过几天,果子陆续地黄里透着红晕,远远闻着就一股馨香。有几只黑色的小鸟光顾,母亲便拿着拴上塑料袋的棍子驱赶:鸟儿比人精着呐,专检熟的吃。可不是么,几只泛黄的梅子已经被啄得胡拉半渣的,父亲说,吃就让它吃几个呗,天老爷收的,麻雀能嗑几个,吃饱了不用赶它也走。就这样,鸟儿走了来,来了又走,还没等果子熟透了,已经被吃了一半。

父亲说,没关系,明年还会再长的。

年复一年,梅子树从俊朗的少年长成了风姿翩翩的侠士。风起处,枝叶随风摇曳、飒飒作响,

闭上眼,仿佛听到剑随风舞,又恍若舞袖生风。

花开的季节里,一大片的粉红,给母亲的院子里增色了不少。坐在窗前,母亲在树下喂鸡,父亲在旁边摆弄着菜地,孩子们在玩耍,微风过处,几片花瓣飘落。此情此景,于心底涌出无限欣慰和惬意,人生如此还求什么呢,父母、家人健康平安,在小院里梅子树下朝迎晨露、晚看夕阳,日子平平淡淡,足矣。

然而,事实总是和人的心愿相悖离的。

那年夏天,梅子花落之后,果子出奇的少。

不久,父亲生病了,治疗了一段时间仍不见好,辗转去了县城、南京医院,医生无力回天,父亲在那年冬天离我们而去。三个月前,树下两个老人相依相伴,短短三个月,就变得形单影只。

全家人处于极度悲痛之中,那个年过得没滋没味。梅子树在萧瑟的冬天,在瑟缩的北风中呜咽。说来也怪,第二年的春天不见开花,也不见发芽,母亲折根树枝看了看,忧郁的说已经枯死了。我想,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是有灵性的。

母亲无奈的叹了口气,眼神中流露出难言的依恋和不舍,在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人生最大的痛楚莫过于生离死别,然而,谁能抗拒自然的规律呢?

母亲仍旧每天侍弄那帮小鸡,依旧每天边喂鸡边和小鸡嘀嘀咕咕,但声音明显混沌不清。小鸡们无忧无虑的啄食着,蹦跳着,我从心底生出一种难以名状的忧虑。

母亲的一声难得的大呼,打消了我的忧虑。我奔过去,顺着母亲的目光,我看见在原来那株梅树的树根旁边,两片嫩绿的嫩芽儿舒展着笑脸,似乎要和母亲说话。我讶异于大自然如此之妙,我更感恩大自然给予母亲和我的慰藉,我看见母亲的眼神中闪烁的,是那一树的粉红和梅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四年级
日记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