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和北方_900字800字

南方和北方_900字

800字 高三 散文

作为一个南方人,自然会对北方有着无数憧憬。

昨天我同桌问我:"现在是不是冬天?"我淡淡的看了他一眼,最终还是回答了他这个愚蠢的问题:"这都十二月了,不是冬天还是夏天?你是不是整天睡觉,把人给睡傻了。"同桌"哦"了一声,又趴在桌上睡着了。我偏头看着窗外(我坐在靠窗的位置),并没有我想象的漫天雪花,街道旁的银杏树也并没有换上雪白的衣装。我才意识到:我们这里是南方,很少下雪。

可能因为全球气候变暖的缘故,这两年的冬天,我都不觉得冷。一件里衫,偶尔可以加一件薄款毛衣,一件套头卫衣(带绒的那种),一条牛仔裤就够了。至少我是这样。碰到下雨天,气温会下降好几度,往往在这种天气,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都不会很高。碰到天气晴朗,气温又会回升几度,同学们想晒太阳,但都怕晒黑,最终乖乖的待在教室学习。这往往会让班主任感到非常欣慰。

前段时间,我在抖音上偶然看到几个关于北方的视频,事实上,我每每看过一个视频都会惊叹不已。我很喜欢那种流出的鼻涕会立马被冻成冰、向空中泼一碰水会凝固成美丽的冰花的视觉感。那对于一个南方人来说实在是太奇妙了。

我好友曾面无表情的跟我吐槽到:"前年我去云南,这边就下雪了,虽然比较小;去年我待在这里,这边就不下雪了。其实我就想堆个雪人,这愿望很难实现吗?"我当时就怼了他一句"你这么怕冷,还是不要堆雪人了吧。"他二话不说就给了我一拳,后来......我记得我说:"等以后我带你去最冷的地方堆雪人。"他嬉皮笑脸的说:"你一定要努力学习,天天向上,我后半辈子就靠你养活了。"

我想:他没见过雪,一定很失望。

一到冬天,这里的温度好似一个个小精灵,它们会"早起觅食",一到黄昏就归家,搞得早晚温差有点焦灼,虽然它已经尽力"教导"温度们不要乱跑,但总有一些温度不乖。

其实南方和北方是一样的,哪怕在寒冷的冬天,人们也总有办法让它变得温暖。

远方的朋友。

我在南方,你在北方,我们之间相隔甚远。

南方的冬天,北方的冬天,冰冷了你我的身体,却捂热了你我的心。

无你处,再无江湖_1200字

900字 高三 散文

也许,转身并不是背道而驰,而是以相念为线,在这满目苍痍的人世间,散落一地绚烂的温情。

——题记

放下书时,是凌晨一点半,脑海中画面定格在苏同策马离去的那一刹。仰起头才发现窗外淋漓着小雨,风微凉,夜色黑沉得一丝光线也没有。

熟悉的话还犹言在耳,那个总是笑得没心没肺的少年已然在风沙中走远。又或许,他从未离开。

看到这样的结局,不知道是什么感觉,明明该为活着的人喜悦,却莫名掺进了几分无法言说的忧伤。

一方宫墙,一纸诏书,像将天地划分为两半,一半刻进了画纸,成了大好河山,另一半只能在画外,变成荆棘囚笼。

君无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他咽下了士兵们情义,血脉中是无数人生命的延续,因他放不下苍生的责任,这个天下,也不允许他放下,所以他决意奔赴长安。

我不知道是该骂他傻还是称赞他的无私,君无意,他的心胸太广,承载的太多,注定了他无法孑然一身去飘荡。

苏同懂他,所以选择了尊重,可那转身的背影,却再也不能放心的远行,去追寻他想要的自由恣意。

天地山川再美,少了志气相投的人共赏,岂不寂寥?

曲终人散,消失的是身影,割不断的,是友情。

而彼时隋朝的江山已经岌岌可危,君无意明白,他若战,必将耗尽最后一滴鲜血,不为帝王业,只为义无反顾追随他驰骋沙场的士兵;他若死,必将重于泰山,不因君王令,只因他想守护的天下百姓。

离别前那声“对不起”,是因失约的愧疚,还是早已料到结局?

在那片飘摇动荡的风雨中,时间只会越加残酷,留给他们一个兴致勃勃做鱼一个无可奈何吃鱼的机会,究竟还剩多少?

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管明日是与非。我向来不喜这句话中的豁达。

如果可以,我愿君无意摆脱命运的枷锁,在尽了他该尽的责任,偿了他该偿的恩情后,可以卸下肩上的重担,与苏同一起穿风踏雪,游历人间。

可惜,终只是愿望罢了。

自古有忠孝难两全之说,忠义,在那个时代里,竟也无法两全。

或许,从他选择执剑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了他这一生只能在忠君报国的血路上挣扎前进,直到化作枯骨。

他不是不懂急流勇退,而是,他不能,也不愿。

人生得一知己,当死而无憾。殊不知,这样的无憾,只是留给死去的人。

沉睡在冰棺中隽雅宁和的男子再也不会醒来了,曾何几时对酒当歌,纵马过长安的岁月,永远遗落在了破碎的梦里。

人生太短,人生,又那么长。

无意,你以满腔热血寄予天下,可知,没有你,那个灰色布衣少年的江湖再不完整。

高三:朱惠涓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散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