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对联900字

你好对联

900字 初一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是一种装饰品,也是一种文学作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联的世界,问候一句:“你好,对联!”

对联的前身是桃符,在古代,每到过年时,人们都在大门两边挂两块用桃木制成的木板,上面雕刻着神像或神的名字,用于驱鬼辟邪。到了宋代,对联还叫桃符,有王安石的诗为证:“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而真正的对联,则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当时的蜀主孟昶突发奇想,有一年过年时,在桃符上写下了一副对联:“新春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就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副对联了。在这之后,对联逐渐在王公大臣间流传,不过还是没有普及。

到了明朝,对联得到了广泛普及。有一年过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令,在过年时,都城金陵每家每户都要贴对联。而他自己,则微服私访,去巡视欣赏对联。当走到一家门前时,朱元璋见门上没有贴对联,心有不悦,就问手下的大臣缘由。问后才得知,这家主人是屠夫,因过年时人们争相买肉,便没有时间写对联。朱元璋听后,就欣然提笔,为这户人家写了一副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然后就离开了。

又一时日,朱元璋再次光顾这一家,见仍没有贴对联,勃然大怒,于是把屠夫叫来,质问他缘由。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屠夫认为这是皇恩浩荡,御赐对联,挂在门外是暴殄天物,便挂在堂中,日日供奉以示尊敬。皇帝听后,龙颜大悦,便赏了屠夫三百两白银。其他人见有如此福利,就积极粘贴对联,对联由此进入鼎盛时期,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

到了现代,对联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过年时家家户户贴春联;结婚时,大红喜字旁边还有配上一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婚联;家里的老人过寿时,寿堂两边也要贴上“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寿联;更有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志向追求的自题联,例如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孙中山的“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挽联、风景联、行业联、交际联和谐趣联等等。

可以说,对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文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从古到今,流传千年,摇曳多姿,独放异彩,让我迷醉其中,不能自拔,我要衷心的说一句:“你好,对联!”

一棵树的四季

550字 六年级

假如我是一棵树,我想在春天绽放出最美最香的花朵,让所有小伙伴的目光都聚集向我,到了那时候,我要将所有的花香都撒出去,让她们吸一口,就忘了生活的烦恼,重新绽开笑脸。

可是,花总是会谢的,那我让它们谢的完整一些,这样,我的小伙伴就可以每人捡上几朵,做成书签。她们在书海里遨游,我就是她们的小舟。如果“小舟”被停泊在某一张书页上,那书页便会溢满花香。

假如我是一棵树,我会在夏天长成一个绿色的帐篷,让伙伴们在树下玩耍,歌唱。如果她们唱了,那我就将拍起我所有的绿色叶子为她们喝彩。

如果她们累了,在我脚下休息的话,那我就要将我所有的叶子都尽力聚拢到她们那里去,给他们阴凉。

假如我是一棵树,我将在秋天结出硕果累累,然后压弯枝条让伙伴看见它们。我想,她们一定会被果子吸引住的,到那时候,我会让我身上的小牌牌告诉她们:果子可以吃!然后摇一摇身子“噼里啪啦”一阵果子雨会落在她们脚前。

她们会尝一尝,我是得意的——果子的味道如此甜美!她们肯定会喜欢的。假如她们饱尝了果子的甜蜜,那么我会抖落我身上最美的几片叶子,送给她们,陪伴她们。

假如我是一棵树,我要在冬天的圣诞夜把自己打扮的十分美丽。我穿上雪为我制作的白衫,会显得更加挺拔。

然后,我的伙伴就来了,她们早早来到这里,一眼就看到了我。听,她们说我多么像一棵圣诞树了!我会十分快乐。

假如我是一棵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