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偶像的一封信1000字

给偶像的一封信

1000字 高一 写人

给偶像的一封信

致敬爱的偶像:

我的偶像——刘晓庆!三个字所包含的意义和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同,可我,就是爱这么简单的三个字。

我不愿人生若只如初相见,因为那样我们的距离会与隔阂。我不认识你,你不熟悉我,我们依旧像两个陌生人一样生活在两个看似相隔并不远的城市。茫茫人海中,我为何会偏偏爱上你?自己也说不出,道不明。

2012年这一年已经过去了大半,这年像往常一样城市依旧车水马龙,有喧嚣的吵闹声,我依旧背着书包去上学。烈日炎炎,酷暑难耐,大家的声声呼喊并没有让暑假来的更快一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过着相同的日子,枯燥乏味的课业紧逼的自己喘不上气。可是自己都不会想到这个暑假你不平凡!

终于等来了暑假!拿着手机聊QQ,刷微博,看娱乐,聊八卦,这些似乎都提不起我的兴趣。

我已经忘记了是怎样遇见她的,只是无意间看到了有个名叫“刘晓庆”的明星,起初不认识她,点开看了她的资料,看了之后可能改变了自己的所有。她的坚持,她的努力,她的实力,她的所有的一切在我眼中是多么的神圣。她从零开始,经过不懈努力与过人的天资使得自己拥有了财富。而一次次的跌倒却没有打垮她,她再次从零开始奋斗并且拥有了自己今天的成就。

她说:“人生不怕从头来过”。她亲身体验了,她的疼痛是我们任何一个人所不能亲身体会到的。我被她的一切的一切所震撼,心里认定了她就是我的偶像,我要从她身上学习的东西有太多太多,我想用这辈子的时间去学习和渲染她的正义感,这让我的身上不免有了一种使命感。因为我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庆蜜”。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组建成了一个大家庭,而刘晓庆则是我们的本命,我们曾说过,要动刘晓庆,先过我们这一关。当然,这对于别人来说像是说笑,可是只有庆宝懂我们的爱,而我们也懂她的心。

害羞孤僻的性格180度大转变,变成了开朗阳光积极向上的少年;没有自信,害怕被人嘲笑的自己竟然变成了大大咧咧,不受拘束的叛逆少年。我喜欢这种感觉,这让我变得更加的真实,我觉得我有活出自己。

她的坚持,爱心,善良,真实都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去学习的。她对于100场话剧的执着与精益求精是每个人所看到的。三万多句的台词,彩排时磕青的双腿,眼睛里泛着的泪光都是她热衷艺术的表达方式。也许,这种表达方式对于爱她的人来说太过于残忍,但是,我们依旧尊重她的选择。

经过岁月积淀的她变得更加沉稳,大气。但骨子里的那种执着的劲头并没有消退,依旧是我行我素,敢为天下先!不过多了一份耐心,少了一份急躁。

因为爱上她,所以了解她。好像让我也爱上了表演。不管未来怎样,现在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要把这篇文章修改的更完善一些。我会坚持我的目标,你可以否定我的抉择,但是不可以否定我的未来。

我会一直宣传庆姐正能量,并且会实干起来。偶像给予我们的不光是力量,还有做人的哲理与人生的感悟。

我愿用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去细细品味她的人生,去爱她大起大落却风光无限的人生!

影迷

高一:冯雪

做好减法恬淡人生

1000字 高三 议论文

唐朝诗人刘长卿在《别严士元》曾写道:“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我觉得,“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

而是一种恬淡的处世之道。 

恬淡就是不追求名利。庄子说过:“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其实,人生之道极其简单朴素,就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并始终用一颗平常心来面对生活、面对人生、面对挫折,面对灾难,让自己活得很轻松。事实上,人生道路上荆棘丛生,布满坎坷,有时很难预料或防备,需要人们时刻头脑冷静,理性把握。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我们应该做到: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清风明月,物我两忘。生活的经验是:烦恼皆因强出头,作为当量力,居功不自傲。努力不过力,对比不攀比,适度不过度,善做减法,把握好人生的分寸。 

人生如同理财,需要精心打理。打理钱财离不开数学运算,经营人生亦是如此。人生的漫长过程,就是不断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过程,单一运算也好,混合运算也罢,谁运算得恰当自如,谁就会赢得辉煌的人生。实质上,当一个人具备了基本思维能力之后,便开始与数学运算结下了不解之缘。无数事实证明,人生成败,幸福与否,快乐多寡,都与是否善于进行心灵的数学运算紧密相关。学会做好减法,就是净化心灵,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就是要该舍弃即舍弃,把那些不想做的事情拒绝了,把那些不想交的朋友舍弃了,把那些不想挣的钱不要了……时刻轻装前行,不负无为的重荷。 

可以说,在中国人的辞典里,做大加法、人多力量大的词语和理念灿如星河,信手拈来。比如,韩信用兵,多多益善;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河山万里营;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聚沙成塔,聚腋成裘;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汇江海。尤其是那首脍炙人口的《众人划桨开大船》,更是把个体力量单薄、集体力量强大的道理唱得明明白白,深入人心。对于这些道理,就连那些把“胸有成竹”译成肚子里长出一棵大竹子的外国人都能整明白,中国人自不必说。但再追问一句,它是如何成立的呢?恐怕就不一定都能弄清楚。事实上,这些道理之所以能够成为真理,减法功不可没。人生的每一次跨越,都是心灵的减法甚至是除法的一次成功运算。这一点,可以从“错批一人(马寅初),多生三亿”;“三个和尚没水吃”;“三个女人一台戏”之类的尴尬事情中找到佐证。 

为人善做减法的道理古即有之。常胜将军李广在带兵打仗中,“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饮,广不近水;士卒不食,广不近食”(《史记  李将军列传》)。正是由于他放弃了自己原本理所应当享受的特权,上下同欲,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看来,当敢于舍弃、知道如何舍弃的时候,人才能真正接近不惑的清醒状态。 

生活的另一个法则是:有时失去仅用加法,有时得到仅用减法。其实,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多是负担,是另一种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种富余;舍弃也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种宽阔的拥有。这也许就是人生减法的奥妙。

减法让人富有,更使人变得睿智聪明。减法的魅力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一
写人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