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1200字以上

乡情

1200字以上 初一

【乡情】

原创:李心易

我的家乡就是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我的祖辈都生活在这片秦川庇护的黄土地上。虽然我几乎不曾离开过这片土地,但我同样对它有着超越乡愁的炽热之情。

五千年前炎黄始祖的五色土撒在庙宇里,这里的人民延续着炎黄子孙的灵魂;四千年前商君昏庸,生灵涂炭,拯救苍生的周武将旗帜插在黄土之上,宣告一个新的朝代的到来,周武不在,但心怀苍生的心却保留了下来;三千年前秦朝统一中原,那是为和平而战斗的秦人在历史上印下的痕迹,至今那在落魄中寻找希望的英雄之气人流淌于血液;两千年前大汉再立,苟延残喘的大汉帝国用尽余力将往日的光芒再照大地,至今那不屈的精神仍驱使着我们不向命运低头;一千年前大唐盛世,万国来朝,诗歌乐曲登峰造极,朱雀大街尽展李唐风采,那辉煌盛世的光芒仍指引着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如今我站在这片经历五千年兴衰荣辱的土地上,我的灵魂是民族的热情,我的心是善怀苍生的仁义,我的血液是迎难而上的英气,我的精神是不甘折服的勇气,我的希望正是这片土地千年来沉淀的风霜,是它的赐予使我的乡情如黄河之水滚滚流淌。

家乡是我的母亲,我自怨自艾时,是大雁塔的晨钟让我大梦初醒,我烦闷不堪时是钟鼓楼琉璃瓦上的雨声让我平静;我焦躁不安时是西市的风安抚我的心;我想放弃迷茫时,是这黄土地带来的安全感,使我拾起勇气坚定地向前进……

我的家乡啊!我在您的臂弯里生活了十三年,我能做的仅仅是拾起路边的垃圾、关爱同在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代表着您的尊严去世界各地展现十三朝文明古城的礼节。我能做得太少太少、太小太小!你的美丽,纵然是我的双手只能点起微弱的光,也要照亮你的容貌使世界都感到你的魅力!我的家乡,这是我对你的一份炽热的乡情。

【乡情】

原创:薛昊凡

“长安自古帝王都”。此话不是凭空说出,自古以来在长安建都的王朝多达十三个。长安是名副其实的帝王之都,关中平原也是名副其实的帝王之乡。

我的家乡,便位于这广阔坦荡的关中平原。

关中平原的地理位置,十分险要,也十分富饶。它位于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南面,绵延雄伟的秦岭以北。

关中平原的历史文化也十分丰富,这里长眠着几百位先代帝王们。比如:昭陵是唐太宗之陵墓。阳陵是汉景帝之陵墓等。这里有许多著名的古都如西安咸阳等。这里也有不少著名关隘:萧关、金锁关、大散关、潼关、函谷关、武关等等。其中很多关隘还出现在诗人的千古名作中。比如说:“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等。

虽然关中不再是繁华富庶,不再是风流之都,但我们尚能从历史留下来的碎片中寻找并领略到当年关中天府之国的荣景。

我的老家是咸阳眭村,这个村名很奇怪,但这却是当年秦二世起的名字。据说秦二世在咸阳附近巡游,经过了这个村子。于是,秦二世看这个村如此之小,便取名“眭”,是小的意思。一个普通的村庄,却融进了历史的遗迹。

作为一个老秦人,不可能没有受过渭河的哺育与滋养。

渭河之水虽然又黄又浊,但却滋润了秦川大地千百年之久。它就是我们秦人的母亲河!没有了渭河,怎会有关中这样富饶又美丽的原野?怎会有周秦汉唐这样辉煌的历史?怎会有长安这样繁荣又宏伟的千古帝王都?

除了渭河,还有一个地方,存留了太多历史的遗迹。

西安城。如果在空中俯瞰它的话,你会发现,它的一切都是方方正正、规整划一的。那钟鼓楼、那大小雁塔、那古城墙都无不镌刻着历史的痕迹。

让我们再看一次西安吧!它有太多值得我们去铭记的东西……

【乡情】

原创:刘怡筠

这是一个小城。

金黄的油菜花洒满田间,汉江如一条明亮的带子缓缓向东流。即便是城市,也是并不宽的马路和并不熙熙攘攘的车与行人从小城间穿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红砖瓦楼随处可见,老人们坐在路边。晒着太阳,三三两两唠家常,这是老太太的事,老头子们则坐在一起,端着散发仙毫特有香气的红陶杯,口里叫着:“我这个‘车’吃你的‘卒’。”眼睛盯着那方桌上的“楚河汉界”,赢了的“哈哈”大笑两声,调侃着;输了的,也“哈哈”笑两声。这里的节奏是慢而轻的。

最喜欢坐着“3路”公交车,轻晃着,轻摇着,听报站员带着软软的南方口音欢愉念出“下一站,汉中手表厂,有下车的没有?”车上寥寥无几的几个乘客,或沉思、或低头玩着手机、或和旁边的友人轻声低语…不知不觉中已晃过了午后的骄阳、香樟树投下的阴影、拜将坛前的亭台、汉台望江楼皂角淡淡的清香…

这里的“城市地图”少,在城里转悠,全靠问路。操一口略带四川口音的汉中话:“到风景路,吃面皮怎么走?”得到的也是轻轻软软陕南味道的回答。

当然,对这里的爱,不只是小城风景,更是小城故事。

论辈分得唤她一声“太祖祖”。个子小小,仅及我肩上一点,齐耳银发每天早上都会用梳子蘸水一丝不苟梳得整整齐齐,方脸,薄唇,深眼窝,能看出年轻时是个美人。一笑,脸上的每一条沟壑就漾起来,深深浅浅,每一痕中都藏满笑意慈祥,她的笑总是很天真。我和妹妹回去的时候,她总是站在楼梯口迎接,“回来了哟,回来了哟。”姥爷指着母亲和小姨,“这是波波,这是媛媛。”她笑了,笑意那么深。“都长这么大了!我还一直以为她们才这么大。”她比划了一下。她是看着母亲和小姨长大的,如今连重孙都这么大了,怎能不感慨?

小时候过年,我都会回去看她,陪她下棋。有时我趁她眼神不好,将她的棋子往回下,她全然不知,只是将输之际,她笑了,“我真也是技不如人喽!”母亲送客人下楼,再返回家里,太祖祖一脸茫然,指着母亲,:“是谁啊?”姥爷忙解释:“波波啊!”“哦,哦,对对,都长这么大了,我老了,脑袋不中用了,记不住喽!”她露出小女孩般天真的笑容。她患的是老年痴呆,而且越来越严重了,甚至一个小时前刚吃过的饭她都会不记得,可年轻的事,她却记得比谁都清楚。自己是如何与太祖爷认识的,姥爷又是怎样小时候淘气,波波爱吃鱼,媛媛爱吃鸡…琐碎的不能再琐碎的小事,她都如数家珍,一件一件、一遍一遍抖落出来。

太祖爷六年前去世了,从此诺大的家里仅剩她一人,姥爷兄弟姊妹三个轮流照顾着。太祖祖嘴里经常念叨着一句话:“老头子呢?怎么不见他啊?”“出远门了,过两天就回来了。”“不带上我,这死老头子。”她呀,常常是站在门前,从猫眼里望向空无一人的楼梯,等着,等着。耳边30寸老式电视机还在吱呀作响…窗外故乡的骄阳照的正好。

不论是那个小时候我生活过的地方,亦或是那个让我挂念的人。每当我一闭眼,故乡的骄阳,金色的油菜花,缓缓流淌的汉江,老旧的废弃厂房,那幢幢红砖瓦楼,她的笑容,都在梦中回荡。

汉中,我想你了。

照片里的故事

750字 初一

在我的卧室里,静静地挂着几张照片——是我与周睿羊下棋的照片。周睿羊又是何许人也?顶尖棋士也,年纪轻轻就跻身世界顶尖棋士之列,令人羡叹。可我又是如何与之下棋呢?这是一次活动,邀请了这位大咖。

虽然我是先手,也选择了最易取胜的七路棋盘和极具变化性的战略下法。不知怎的,总感觉自己仍非此时一战20的周先生的对手,但抱着哪怕一输也无所谓的心态,“啪”。黑子落于天元处。此时周先生也刚好来下我这局,落于天元上方,我想都没想,长了一下,周先生跟着扳了一下。然后我下了一着拼命的下法,断!周先生也没意料到这一步,想了一会儿,长了一下留第四步棋,我也跟着长了一下第5步,貌似看起来是黑方有优势,只要我把第二步棋夹住,吃掉,其它白子也都垂垂危矣,周先生出乎意料地小飞,我的错误也从此开始,竟以为吃定白子,靠了一下白子。周先生颇为惊异地瞅了我一眼,开始了反击,并了一下黑子,这时我才看清局势,白子已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困住了,这时我斗志已减,其实此时扳一下,也是有机会的,但我怂地长了一下,白子紧跟着挖了一下。

我不由得陷入沉思,演变了不少情况,无一例外,都是会输的,只好挤打一下,这是最有胜算的一步,只能祈祷周先生能算错一步。可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他反打一下,此时我也知道败局已定,撑了几步棋后,投棋认输。没想到的是,我还算撑的不错的。

然后,周老师为我们讲解棋谱,点出了我行棋的弊端——太过马虎,要深思熟虑才能下好棋。经此一役,想不深刻都十分深刻了。在答疑过程中,我好奇地问了一句:“周先生每天下多盘?”“少则几十盘。多则上百。”周先生平淡地说,这令我大吃一惊,不愧是职业棋手,我每天最多四盘,还不复盘。“这就是差距。”我心中暗道。

从此,我一段到五段的进阶之路上,我一直都保持谦卑之心,同时大量训练。这就是我最爱的照片,我与周先生下棋的故事也一直激励着我向前走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