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掉的叮嘱700字

忘不掉的叮嘱

700字 六年级

印象中,妈妈的形象总是和蔼可亲,温柔贤淑的。她总是亲手给你缝缝补补,总是亲手给你做早餐,总是亲手给你系鞋带。这些画面经常闪现在我眼前,然而我最忘不掉的还是妈妈的叮嘱。

我的妈妈有些唠叨,虽说她的唠叨都是为了我好,但有时实在让我不耐烦。比如她唠叨的最多的一句便是“请不要伤害自己的眼睛!”做作业时,她说:“注意坐姿和握姿。请不要伤害自己的眼睛!”看书时,她说:“别老躺着盯着字,时间久了远眺一会儿。请不要伤害自己的眼睛!”看电视时,她说:“头要放正,别趴着看,离电视屏幕远点儿。请不要伤害自己的眼睛!”

妈妈说这话的时候,总是把眉毛愁苦地挤在一起,而且还一本正经,十足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而她这句“至理名言”——“请不要伤害自己的眼睛!”也似乎成了专门克制我的“魔咒”,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大脑,怎么甩也甩不掉。

每当夜深人静睡不着的时候,我就很想偷偷起来看会儿书,可这句魔咒便会适时在我脑海响起,使我那只已经触到书皮的右手又不由自主地缩了回来,然后蹑手蹑脚地熄了灯继续睡。每当放学回家坐在公交车上无聊时,我便试图从书包里取出课外书来看,然而紧接着妈妈看似温柔实则严肃的声音又仿佛在耳边响起:“不要在动荡的车厢里看书哦!请不要伤害自己的眼睛!”这时,我会乖乖地把课外书塞回书包,重重地叹口气,转头看向窗外熟悉的风景。总而言之,每当妈妈的这句叮嘱响起,我便会停下手中正准备干的“坏事”,乖乖地就范。

抬头,望见屋外阳光正好,回想起妈妈在我考砸时鼓励的眼神,回想起妈妈在我生病时担忧的目光,回想起我做错事时妈妈的谆谆教诲,回想起妈妈的这句叮嘱和我高居全班第一的视力,我不由得扬起嘴角,心头掠过一丝甜蜜。妈妈,原来你的叮嘱,在今天想来,竟是如此的美好!

还是那个端午

600字 初三

很快,端午节又到了。在这天,河岸上人挤人的,每个人都争着抢着,希望能挣得一席之地,可以将赛龙舟看得一清二楚。

为了观赏到精彩的龙舟比赛,我早早到了河边,却没想到河边已是人山人海,甚至还有人手上拿着热气腾腾的粽子,时不时的咬上一口。

终于,比赛开始了,水面上锣鼓震天;岸边,鼓励声、尖叫声、鼓掌声也在空气中夹杂着。瞬间,热闹的气氛充斥了这一个原本清幽的小村庄。

就在这热闹的环境中,我的思绪却穿过了唐宋元明清,回到了那悠远的战国时期楚国的汨罗江畔……

我站在草地上,眺望那站在悬崖上的那位伛偻的老人,只见那老人每走一步便低头叹息,每走三步便仰天长叹。

终于,老人走到了山崖的尽头,奋力一跃,像一只被打折了翅膀的鹰落入了水中,几乎一点水花都没有被激起,大概是被饿了许多天吧。

不久,汨罗江畔的村民都赶了过来,老年人拄着拐杖,妇女手拎着盛满饭团的篮子,他们哭着喊着,不断地将饭团扔向河中。我突然意识到,原来那个老人就是屈原……

突然,我的思绪又从那渺远的时代被周围吵闹的声音拉了回来。原来是比赛结束了。

只见第一名的队伍兴奋地站在龙舟上,大家拥抱在一起。我和周围的看客由衷地鼓起掌来。我想,其他人可能只是为了胜利者而鼓掌,而我不仅为他们鼓掌,更为神游时遇见的屈原鼓掌,他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

毛泽东说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赵翼也曾说过:“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想,值得我们鼓掌的不只是那些古代英雄,还有现在的这些“风流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