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还是不喜欢,才是根本900字

喜欢还是不喜欢,才是根本

900字 初三 议论文

我认识一个美国小孩,前年到我在江苏北部的老家以后,吃东西吃得很开心,说你们这儿的东西真好吃。他对我说,他准备把我家的这个菜装在他要做的那个菜上面。这个小孩子的理想是做一种新型的比萨。他认为意大利比萨不好吃,而且做法太单调了,就是往干酪里面加一点儿其他东西。所以他要做一种比萨,这个比萨下面的饼是他自己用一个特殊配方做出来的,他想把全世界特别好吃的菜都堆在上面,于是就到世界各地去采风,找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然后选择一些菜单。他觉得我们老家的菜是可以放在他的比萨“托盘”面饼上的。

他到我们家的时候是17岁,上高二或者高三的样子。18岁的时候,他跟他父亲签了一份合同,在合同上约定,他父亲的财富以后跟他无关,他的财富也跟父亲无关。这个18岁的孩子决定不上大学,高中毕业就研发和完善他的餐饮计划。现在,他在旧金山开了他的第一个餐厅。

有两种职业选择:第一种选择是你知道世界上有这么一个职业,而这个职业的要求正是你喜欢的东西;第二种选择是社会上没有这种东西,但是我心目中有一种东西,我要把这种东西创造出来。

上海有一个对电脑游戏超级沉迷的同学,他在沉迷之后索性没考大学,一直沉迷下去了,并把它发展成了一门职业。现在他在网上成立了一个网络游戏测试公司,由50多个对电脑游戏超级沉迷的年轻朋友共同组成。他们做什么呢?就是网络游戏公司做好一个游戏后专门让他们玩,测试一下这个游戏能不能让人沉迷。他们还能告诉游戏公司,需要怎么改进之后才能让人沉迷,而且他开出的测试费用是很贵的。在他的这个虚拟公司里,如果你被面试录用,起薪是5000~6000元人民币,第二年差不多月薪能达到两万元,比一般本科生、研究生的收入都要高。为什么?因为这是一群有热爱的孩子。你想想看,沉迷就是一种热爱呀!

很多人已经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了,但他知道自己喜欢玩游戏。就像刚才说的那个美国小孩,他在中学时就明确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和追求的东西,在大学里是不可能学到的。大学里没这玩意儿,所以人家索性就不去学了;大学里也没有电脑游戏沉迷系,也没有电脑游戏学院,所以人家也不用去大学了。再说,玩电脑游戏的话,有哪个大学教授能玩得过这些学生?只有他们教大学教授的份儿,没有大学教授教他们的份儿。

如果你能在高三之前就搞清楚这些东西,就是存在着我喜欢的某些专业或一个东西,但是它还没有出现在大学中,那么我就决定不考了,或者我就去那些专门搞这个的中专学校,比如厨艺学校、烹调学校,那我读一个中专就完了,干吗非要读大学呢?

有一些男孩或女孩总是说“我妈说学金融好,我就学金融”,一般来说老妈说什么就是什么。这种孩子适合上什么专业呢?其实,这种学生学什么专业都行!但是,他又学什么专业都不行。说他学什么专业都行,意思是说让他去学哪个专业他都会去,因为家长让他去;说他学什么专业都不行,是说他学什么专业都学得不怎么样,原因在于他对这个专业没有爱。

喜欢还是不喜欢,才是根本。

黎明中的一抹阳光

1000字 六年级 写人

天渐渐破晓,淡青色的天空镶嵌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我睁开了朦胧的睡眼,看着这个新的一天。一边看,一边思索。忽然,耳畔传来的一阵又一阵“唰——唰——唰……”的声音召回了我早已飞走的思绪,于是我便站起来,走到窗前。

在朦胧的天际下站着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大雾已把老人的脸庞遮住,老人的脸庞时隐时现,老人身着一件深褐色大衣、一条黑色裤子,一如既往的穿着一双棉鞋,手里拿着一把笤帚,一下一下的扫着。

这位黎明中的老爷爷是谁呢?他就是一位大家公认的“清洁工”。这位老爷爷每天黎明就起来打扫卫生,还因为打扰了一位阿姨睡觉,而遭骂,但老爷爷只是赔礼道歉,当时我就想:老爷爷究竟图个什么?

我心里挂着大大的问号走出门外。来到外面只有一个感觉:寒风刺骨。我一个劲的打冷哆嗦,终于迈向了老爷爷所在的地方。由于我轻声走路,老爷爷没察觉到,还是在打扫。我近距离的看见了老爷爷的脸已经冻得通红,手上的老茧显而易见。看到老爷爷这样,我不由自主的拿起了一把笤帚,也打扫起来。我细心的打扫着,仿佛在打扫一件贵重的物品,不一会便打扫完了,这时天空已渐渐发出红晕。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嘴里喊爹叫娘。老爷爷仿佛没有听见,径自走回家,过了一会儿我刚想走,老爷爷便出来了,手里还捧着两杯奶茶,递了一杯给我。接着老爷爷问我怎么起这么早,我嬉皮笑脸的回答:“想请教您一个问题。”“问。”“您为什么每天为我们服务?”当我说出以后,老爷爷顿了顿,回答:“我以前就是一个清洁工,每天打扫街道,虽然很累但很快乐,退休了以后,就觉得生活中少了点什么,但是我又观察了几天,发现周围住的大都是工作人员,每天根本顾不上打扫门前卫生,于是我便想要打扫卫生,每天还乐此不疲!”听了老爷爷的回答,我便想起了现在的清洁工,他们每天像我们学习一样——偷工减料,有时甚至偷懒。“但我还有个疑问。”我笑嘻嘻的说道,老爷爷沉默了片刻,便让我阐述,“老爷爷您打扫卫生图什么?”“图个乐,图个人缘!”老爷爷也笑嘻嘻的说道,说完,我们又聊了很多。直到太阳公公露出可爱的笑脸,我们才停止了有意思又有道理的聊天。

是啊!那些在劳动中的人们,可能就图个乐吧,可是又有多少人是像这位退休的劳动的人民一样,为了乐,为了人缘而为大家服务呢?在我的眼里,他,就是那黎明前的一抹阳光!

六年级:冯彩云

点评:本文题目“黎明中的一抹阳光”,意义丰富。它象征着文中黎明中的老爷爷,更是象征着老爷爷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是社会之光。

开篇情景描写为后文做下铺垫,接着描述老爷爷的外貌,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来说明老爷爷的身份。再是带着自己的疑问进一步推动故事发展,到此开始走向高潮,一点点揭开疑问,凸显老爷爷高贵的品格。情节有起有伏,引人入胜。结尾处更是给大家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点评老师:杨秋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议论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