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之家族600字

“虫”之家族

6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五年级

周琼

哦?不会吧?本小姐可是看似胆大无常,其实是胆小无比的小丫头,有时看到虫子就害怕得跳起来。虫之家族?难不成我起雅兴养起虫子来了非也,非也,此“虫”非彼“虫”也。

网虫老爸

“爸爸,快点来吃饭,要不然妈妈就要收菜了。”唉,爸爸又发网瘾了。我估计爸爸一发网瘾简直几天不吃饭都可以。

那天中午,我和妈妈已经吃完饭了,可爸爸还在上网,我正要去做作业,看到爸爸还不去吃饭就去叫他,爸爸说:“我等一下就去吃。”可等我做完作业了,桌子上的饭菜一动不动,爸爸仍然在上网。无奈之下,我只好又亲自出马了。我跑进房间,趁爸爸不注意的时候把电脑插头拔掉,然后用尽九牛二虎之力把爸爸拉到桌子边,盛好饭端到爸爸面前,他才吃饭。

哎!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网虫!

“健忘虫”老妈

“呀,我的手机呢?我记得放在房间里的呀,怎么就不见了呢?”一大早老妈就起床唠叨了,妈妈把每一个房间都翻得像垃圾场一样,可是没找到。妈妈的翻找声把睡得像死猪一样的我吵醒了,我也跟着妈妈一起找,我们又把房间找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我不想找了,跑到洗手间洗漱。忽然,一个熟悉的东西在我眼前晃过,过了一会我才反应过来,“妈妈,我找到手机了。”我激动得大叫起来。原来妈妈上完厕所后忘记拿手机了。谢天谢地,手机终于找回来了,要不然“老虎”就要发威了。

“电视虫”我

说到我看电视呀,那可不是吹的,吃饭时看,放学后看,做完作业接着看。

有一次,妈妈说她要加班,晚上要很晚才回家,我一听高兴极了。放学回到家后,我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就打开电视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一步留神就看到九点,可想而知,作业是一个字也没有动……

这就是我们家的三条虫,你觉得怎么样?

“衣锦尚纲,君子之道”与谭延喜老师聊天引发的反思

1200字以上 初一 议论文

早两天,谭老师在空间留下一句“还不睡觉!”满带关爱的批评,正是这次留言,给我们师生交流搭建了桥梁。大概,在谭老师那里,这是一次再平常不过的交流,而对我而言,受益匪浅。更让我明白,这个大学城的建设是有价值的。

废话不多说,先甩张图吧。

其实,“学生会”这个名词一直是网络上的高频字眼,更是社会舆论的焦点。这让我想起了前一阵网上被疯转的“rén dà副教授批学生会藏污纳垢成丑陋guān chǎng缩影”一贴。

曝光:副教授炮轰rén dà学生会

这篇名为《学生会:大学最阴暗的一角》的文章,陈伟称是其计划写的新生寄语的一部分。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陈伟称:“我选择这个议题,乃出于个人对大学教育工作的严肃思考:我们是要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此外,它还涉及一个民族未来世代政治中人的素质,本质上它涉及的是‘统治精英的再生产’问题。”

陈伟痛心地表示,自己曾亲睹班里一位大一尚比较单纯的、有理想的学生,在当过学生会主席后,堕落成为一个失去基本道德水准、以无知无耻为荣、满口官话的学生官。而就其所了解,甚至有一些在学生会里面工作过的学生,也直接称学生会为“垃圾”。

他认为,高校的团委、学生会,某种意义上是中国guān chǎng丑陋生态的缩影。学生会的许多做法,是中国体制内最糟糕做法的复制。

此外,学生干部还是大学中的特权阶层。陈伟的研究结论是“有限的支教名额,都被校级学生组织瓜分”。每年换届阶段学生会竞争对手之间的暗中互相倾轧,手段极其卑劣。此外,学生组织的公款吃喝盛行也是不争的事实。陈伟认为:“学生会干部,官腔连篇,言不由衷,无出其外,败坏了rén dà学生的形象。”

反思:学生会到底有多热门?

在新生入学之际,陈伟的这篇文章一下子吸住了众人的眼球。众说纷纭之下,折射的是社会对于高校学生会又爱又恨的心理。不可否认的是,加入学生会仍然是许多人的追求之一。学生会到底有多热门?不管你信不信,在有些高校,甚至比毕业生找工作还困难。

据《天府早报》报道,西南交大2011年迎新的最后几天,该校学生会提前招新。没想到,仅仅60个岗位,竟然引来约3000名新生欲报名竞聘,掐指一算,录取率仅近2%。

不久前,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网上读了两篇该校学生的文章。其中一位同学说,他还没踏进大学门槛,就有人跟他普及如何混进学生会,如何讨领导欢心这样的秘诀云云。杨玉良在随后的开学典礼上说道:“当前的大学,包括在整个社会当中暴露出来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反映了中国社会精神和价值的迷失。正如余英时先生所说,中国的危机,是文化的危机。”

诚如杨玉良所言,当代大学生不认同高校学生会,却又盲目追求入会的现象,恰好说明了这个群体中一部分人的独立价值观的缺失。未来学生会应该如何发展才能更好地培养引领社会的杰出人才,这个课题值得全社会共同思考。高校学生会,想说爱你不容易。

摘自——凤凰网

看完帖子,扪心自问一下,是否有同感。说实话,相比而言,我们学校不至于此,但这也不得不给了我们一剂响亮的耳光,也不得不让我们身在其中的人生起一丝警报,回想一下,自己当初为什么进学生会,初衷是什么?坦言,我自己比较要强,总强逼自己要有所作为,因为,我本是可以读一所高中的,然而,我知道在一所高中,以我的1a2b2c的会考成绩是不可能被人看得起的。我好面子,我自尊,我不甘于落后,带着“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倔强心态我来了工校。

进了工校,自己也如鱼得水的进了学生会,通过自己一步步的努力也爬上了主席团的位子。正当我慢慢开始自我膨胀,一心相进校团委时,是这篇帖子,让我打消念头;是这次与谭老师的微谈话让我开始反思,学生会到底是干什么的?

“衣锦尚纲”,的确,胸前的这块牌子是一件好袈裟,然而我们又是否发现自己的张扬让这件袈裟过度锋芒?嗯,我们完全没必要这样,这些东西只会让自己过度的世俗。目前,我们该做的是把自己目前工作做好,先搞好学习,再利用空闲时间去忙学生会的工作,假若处理不当一个学生会的干部将终结我们的大学梦!

沉下心来,剔去浮躁。只有让学生会工作成为考大学的注解,让它为考大学服务,而不是阻碍了考大学,这才是我们该做的。就把当前的工作,当做自己不可超越的顶峰,在顶峰上我们没有再爬,唯独只有不断完美我们站的姿态。

“学生会”,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我们要多做事,在每件小事中得到锻炼,而不是想着怎么样让这件锦衣变得雍容华贵。这件锦衣是学校给的,离开学校我们什么也没有,只有那份培养出来的能力是自己的,这是会一辈子跟随自己的。成熟的稻穗会低头,我们都该学会谦卑。

“外塑形象,内强素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选择正是面临在我们面前的考题。

最后我想以尹锷老师和李宪章老师的话来结束这次的工作反思。

“不要盲目地认为学生会就比别人高一级,人分三六九等,的确没错,但那是社会上的事,现在,当下的你们在学校,在学校你们就是一样的。不要天真的认为你从学生会出来就是做CEO的,CEO是需要相应领域最高级别的专业技能,没有相关领域最好的技能,你凭什么指导别人,凭什么管别人,你以为企业的老板傻啊,自己开的公司请你去当CEO当经理啊?!”

“其实,我是最看不得有些个学生会干部对干事指手画脚的!都是学生,一个干部有什么资本对同学指手画脚啊?我作为老师都不会这样,换位思考啊,假若把你们身份换一换,你们会作何感受?干部气质是怎么出来的?干部气质是通过不断地工作,不断地吸取经验,很长段时间积累后从内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不是一个强制的指令,更不是一句斥言。做凡事,讲凡话之前,先符合一名普通学生,再去思考更深层的东西,胸前的牌子只是一份责任,一封承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四年级
记叙文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