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600字

过年

600字 六年级

到了腊月二十九,年的氛围已经浓重了。我和父母一早就上菜市场去买做年夜饭的菜。青菜、萝卜、鸡肉、海鲜……二话不说,统统收入囊中。接着,又匆忙赶到批发市场,买些灯笼、春联纸等。爸爸妈妈的学生和同事们也会送过来些酒、点心来。年货就把整个厨房塞满了,桌子上摆满了水果,冰箱里填满了各种肉和蔬菜。

终于到了盼大年三十。上午,我和父母一起写春联、挂灯笼和剪窗花。到了中午,我们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匆匆得开始准备年夜饭了。虽然说离正式开始吃还有好几个小时,但时间不等人,得赶紧准备。我们把菜洗了,把肉剁了,把汤煲了,还炖了全鸡。全鸡是最有讲究的一道菜——鸡要早炖,要把时间掌握好,否则或者肉不熟,或者太老了,那就不好吃了。这天每人只能吃一小块肉,一直吃到过完年,直到鸡肉发酸发臭了才不吃了,大概意寓着“年年有余”。

一转眼就到了晚上。我们全家人其乐融融地吃着年夜饭。但在吃饭前,还要“请神”,让天上的神仙下来吃饭,保佑明年吃穿不愁。天上的神也不多,城里却有千家万户,也不知道它们要去哪家,不去哪家。

初一到了,年味还是很浓。早上起来,我就穿上新衣去拜年领压岁钱了。所谓的“拜年”就是磕头,磕的头越多,压岁钱也就越多。现在领来的压岁钱,一半存起来,一半交给父母那去买书。拜完年后,就出门逛街,买点喜欢的东西。

初二,年的气氛渐渐淡了起来。但按照民间的习俗,这几天还要吃饺子、包子。

过完了初五,年就相当于过完了。不过,每次过完年,虽然觉得过年也就那样,但又都会盼望着下一个年。

我的读书史

800字 六年级

望着满柜的书,我心中暗暗想:读过的书,绝不会成为过往云烟,他们会化作甘雨,滋润着你的心田,使生命之花绽放。满柜的书,折皱的页角,悄悄地记载着我的读书史。

记得刚学语,母亲便领着我诵读《三字经》。我读得十分起劲,“咿咿呀呀”仿佛不会疲倦。那时的我将读书当作一种游戏,并不懂也弄不懂其中的玄妙。读书兴趣的种子在萌芽。

五六岁时,我无意间取出书柜的一本书,饶有兴趣地翻看了起来。那是一本《成语故事精编》,我费劲地理解书中文字的意思,对照着插图揣摩,读不明白就放弃,接着往下翻。夜幕悄至,母亲叫我去吃晚饭,我才不舍得将它归回原位。饭后,我放弃了最爱的动画片,默默地“潜伏”在书房里……这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成语就是囫囵吞枣,铭记于心对此的一句标语:“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细细地用心去品读。”看了这个故事后,我当真一字一句,慢慢仔细地阅读接下来的故事,学会了耐心,也尝到了读书的滋味。

上小学后,随着熟识的字词越发得多,读书的视野也拓宽了不少。我喜欢读一些有深度的文章,例如《朝花夕拾》;痴迷于林清玄先生淡淡的、雅雅的散文;曹文轩先生的系列纯美小说,也让我为之沉醉,也为之落泪;安徒生的童话二年级读了,六年级时再读,越是发人使人深思;那些冰心先生的小诗一品再品,翻来覆去,净化了心灵,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其实,这时我心中的芽也在一点一滴“散步在别人的知识与灵魂”中慢慢得到滋养,渐渐绽开花苞,由内而外而外散发一缕芳香——宁静而充盈的书卷气。

伴着书香我渐渐向初中。我欣喜得知,学校每天设有一节阅读课。我惊慌不定的心终于平复下来。紧张的寄宿制生活中,倘若没有书籍,我又何从激发自己前进呢?我不敢想象。闲暇时,捧一本《骆驼祥子》,翻开序章。此刻我才发现,读书早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那心中的花少不了书籍这方沃土!

书读得越多,我越会觉得自己太浅薄,迫不及待去寻觅、去探索、去了解那些我不知道的广袤世界。我会继续前行,让单薄的心沉淀于书香,持一卷在手,去塑造一个更具气质的自己,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灿烂!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