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蚂蚱450字

捉蚂蚱

450字 四年级 状物

到了田野里,爷爷选了一块茂密的草地,并教我和姐姐怎么捉蚂蚱。我和姐姐按爷爷说的办法,捉了起来。姐姐拿一根小木棒轻轻地拨动着草丛,仔细地寻找着蚂蚱。过了一会儿,忽然一只青色的蚂蚱跳了出来,透明的翅膀已经展开了,好像随时要飞走。姐姐见了,悄悄地走进,离它很近的时候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把手并在一起,在离蚂蚱还有几厘米的时候,猛地扑了下来。“啊!捉到了,捉到了!”姐姐高兴的叫着,我羡慕极了。我学着姐姐的样子捉了起来。

我选了一块草地,仔细的拨动着草丛,过了好一会儿,就是不见蚂蚱的影子,不由得急了起来,越拨越快,谁知道突然一只灰色的蚂蚱飞了出去,一眨眼,不见了。“哎!哎!……太可惜了!”听到我在埋怨,爷爷说:“不要急呀!你一急,准会吓飞蚂蚱的,静下心来,你一定会捉到很多蚂蚱的。”我想:是呀,刚才要不是我心急,那只准会捉到的。于是,我耐心地找了起来。

忽然一只褐色的小蚂蚱,飞了出来,落在了一颗小草上不停地晃动着,好像在向我示威。这次不能急了,我一动不动,看它没有想飞走的意思,我才慢慢地弯下腰,然后猛地一下扑了过去。“啊,捉到了!”我高兴地喊了起来。爷爷、姐姐一看,都夸我的这只蚂蚱漂亮,我更高兴了。

一下午,我们捉了很多蚂蚱。提着沉甸甸的蚂蚱,我和姐姐约定我们还要来捉蚂蚱。

端午节

450字 五年级 状物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艾节、端午、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各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传说,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为国忠诚。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在过端午节时,人们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等许多习俗。这些习俗都是为了驱邪或纪念屈原的死。

端午节的许多习俗与“五”这个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过端午节还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五年级:12442366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四年级
状物
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