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秋700字

故乡的秋

700字 初一

我爱故乡的秋。

刚迈进九月,树叶还绿得发亮,河岸两旁的树,被风儿一吹,叶子上下翻动着,发出沙沙的声响。这时,我经常和朋友去爬树。坐在树梢上,看着橘红的夕阳,给天边的云霞染上酡红,玄青色的天空渐渐幽暗,渐渐闭合。如果不是奶奶喊我回家吃饭,我能一直坐到明月挂上身后的树梢头。

秋意渐浓,十月了。树儿正在上演着最后的辉煌,它们把自己积蓄了春夏两季的财富,铸造成金币,挥霍一空。一时间,大小的黄蝴蝶上下翻飞着。放学了,扇子般的银杏叶,被女生捡了起来,她捧着这片精致的落叶,笑着说:“我要把它做成书签,送给我的同学。”三两个老人扛着暮色从田间回家,小聚在这棵银杏树下,他们斑驳黝黑的脸宛如这棵上了年纪的树,树叶落在他们肩头,听他们絮叨着今秋的丰收。

一场场秋雨伴着秋风,连虫子都蛰伏起来了。极目望去,褐色的树枝,褐色的稻茬,褐色的大地。这时,河岸边那摇头晃脑的芦苇成了大地的点缀,它的根部还洋溢着青葱的绿意,枝头已抽出雪白的芦花,那是苍茫的白色,又是温暖的白色。顽皮的我们经常把芦花捋下来,小心翼翼的捧在手心,用尽全身的力气吸进一口气,再一下子全吹出来,吹得芦花如雪一般飘飞在河面上。我们也会折下芦棒,趁小伙伴不注意,扫到他的脖领里,随之而来的是一串“咯咯咯”的笑声和求饶声,这时候举着芦花的人就像在擎着一面胜利的旗帜。回头望去,那片芦花还是密密匝匝的,在风中颤动着,挠得我们的心痒痒的。太阳西斜,河岸的芦花微微露出金粉色,像待嫁的新娘,在静下来的晚风中颔首伫立着。

老屋的窗外就是一条大河,夜里月光随着河水不知流去多远的远方,芦花却依旧守在河畔,静默着。月光在河面上随着水波晃动着,像一条发光的绸缎。

故乡的秋啊,无论我走到哪里,你永远在我心头。

这天我回家晚了

1000字 初一

天已经黑了,我看了看手表,比平常晚了一小时。我抬头望了望天空:皎洁的月光,安静的夜晚,璀璨的星光在夜空闪烁,一道温暖的灯光斜照着,柔和的晚风拂过我的脸庞,思绪随风散开了……

这天傍晚时分,我从公车上下来,和平常一样,背着包往家走。我边走边回想刚在书店看的《十亩间》。“咯咯咯咯”“哥哥你过来呀”……稚嫩的童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寻声望去,远远的看见菜场附近的小广场上围着一圈人。我略微加快了步伐,隐隐约约看见人群中间有一道金黄色的身影正在走动。我戴上眼镜,走上前去——这不正是以前的孙悟空叔叔嘛!这么多年了,他还在这靠卖艺为生。我靠近了一些:只见他忽的弯下腰,忽的转圈,忽的高高一蹦,忽的拿着金箍棒耍,忽的做出孙悟空的招牌动作——抓耳挠腮……把小朋友们逗得哈哈大笑。

我站在人群中,静静地看着他。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浅浅的,却又明亮耀眼,引人注目。

人群渐渐的散去;我看到,他一刻也没停歇地为寥寥无几的观众表演;我看到,他的眼里充满希望和美好;我看到,夕阳渐渐落下;我看到,月亮出来了……

我呆愣愣地看着,直到广场只剩我一个观众,他终于收摊了。只见他脱下那套滑稽可笑的戏服,换上了一件厚外套。借着月光,我看清了他。他中等身材,额头宽而扁,额角微微冒汗,浓密的眉毛下有双像鹰一般犀利的眼睛,脸部线条显得十分硬朗,嘴巴紧闭,脸颊微红,怎么看也只是个样貌普通的中年人。

“爸爸!”一个小小的身影从一旁的小店里冲了出来,是个小男孩。

他弯下腰,抱起了男孩。男孩脆生生地问道:“爸爸,你累不累呀?”他摇了摇头说:“爸爸不累。”男孩抬手擦了擦父亲鬓角的汗,心疼的说:“爸爸,等我长大了,一定要给你买大房子。”他笑了,如同阳春三月般温暖,眼里带着光,脸部线条也变柔和了。“好呀!”他亲了亲男孩红彤彤的脸颊。

他抱着男孩回家了。

远远地,我还能听见他们说话的声音。

“爸爸,我想吃烤红薯。”

“好啊,爸爸给你买。”

在那个被柔和月光笼罩的街角,他从笑眯眯的摊主手中接过了一个热气腾腾的烤红薯,剥开皮,吹了吹,递给怀中的男孩。男孩咬了几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爸爸,很好吃,您尝尝!”男孩把烤红薯伸到他嘴边,他咬了咬,也笑了,像是夜空中最明亮耀眼的星星。

我看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身影,陷入了沉思,我不明白一个烤红薯竟能那么美味?

等回过了神,已经到家楼下了,暖暖的灯光透过窗户照射出来,那一瞬间,我明白了丁立梅老师说的那句话:生活给予你的,或许不都是风调雨顺一马平川。可不管你活得多么不如意,也别忘了生活或许是困苦的、不堪的、艰涩的,但心,依然可以向着美好跑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