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八乐(长篇游记)1200字以上

绍兴八乐(长篇游记)

1200字以上 五年级 叙事

前不久,项老师在博客上告诉家长:这个星期四去绍兴旅游,还可以说不要告诉孩子。但是我们班的几个“消息通”立刻就知道了,并且还大力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全班。我们知道了,无一不喜笑颜开。绍兴以其人文景观丰富、水乡风光秀丽、风土人情诱人而着称于世,自古即为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绍兴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景色秀丽,物产丰富,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坐车之乐”

盼着盼着,星期四终于到了。中午,我们吃过饭,就匆匆上了大巴,开始了绍兴之旅。我们坐在车上,不时地表演表演小品相声,不时吟诵吟诵诗篇名句,不时由载歌载舞,有时还讲讲经典笑话。最有意思的还是歌曲大赛。首先,由导游说一个字,我们唱的歌里必须有这个字,导游当机立断,说道:“‘一’字”我们马上想的了,立马上去唱道:“一样的血,一样的种……”可另一面也不甘示弱,马上接道:“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两方旗鼓相当,难分胜负。比赛越来越激烈,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已经到了绍兴。

“滑雪之乐”

吃完晚饭,我们便来到了期待已久的地方——乔波滑雪世界。我已经滑过很多次雪了,可以说技术已经是炉火纯青了。我们穿上滑雪服,脚穿滑雪鞋,脚底踩着滑雪板,听完了教练的讲解,便开始了两个多小时的自由滑雪。里面冷极了,尽管已经穿上了厚厚的滑雪服,但仍有些冷意。我们班大多数同学还都是第一次滑雪,还是什么也不懂,滑的各式各样:只见应章涵踩着滑雪板,从山顶上上,犹如猛虎扑食一般;瞧去,赵彦祯正在用吃奶的劲儿使劲往上爬,但老天似乎与他过不去,他一爬上来,“呼——”的一声,又倒滑了下去。特别是他要往下滑是最为好笑,他一转身,正好倒滑了下来;还有施怡纳,本以为自己本领很强,保证可以顺利从顶峰滑下来,可没想到到了山腰重心不稳,向前面跌倒,连摔带滚得一直摔到山脚……看完了同学,再来说说我吧。起先,我无论怎幺体会,都不会急刹车,但是经过教练的一番精心指导,我逐渐开始细细感受,于是我会了急刹车,几次的试验,还使我学会控制重心,使我的滑雪技术更加高超了,更上一层楼了!学到了点,必须要往更高处挑战了。我便来到了山顶上,我想下鸟瞰,不禁有些毛骨悚然。于是,我敛声屏气,不顾三七二十一,只管往下滑。可能是太紧张了,一滑下去,马上摔倒,一直滚了下去。但这并没有打击我的决心,我继续来到了顶峰,这回,我忘记了害怕,便成功地滑了下去,使我高兴万分。开心的时间中是那么短暂,转眼间,已经到了八点半,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滑雪场。进了宾馆,我们快速洗刷完毕,便睡着了,度过了充实而有趣的一天。

“兰亭之乐”

兰亭,位于中国绍兴城郊兰渚山,书圣王羲之故里,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兰亭雅集”,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魏晋风度、书法圣地。有诗“遥想兰亭下,清风满竹林”;“山阴路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第二天,我们便来到了绍兴的一个着名景点——兰亭。其内涵可以用“一序”、“三碑”、“十一景”来概括:“一序”即《兰亭序》;“三碑”即鹅池碑、兰亭碑、御碑;“十一景”即鹅池、小兰亭、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临池十八缸、王右军祠、书法博物馆、古驿亭、之镇、乐池。一进大门,首先看到的是“父子碑”,上面刻着许多名家书法,让人如同入仙境一般。再往里走,看到的是曲水流觞,还看到“军民碑”上面刻着康熙写的大字:“兰亭”但是兰缺尾,亭缺头是被金兵破坏的。接下来,看到是祖孙碑,这儿还有一个故事:王羲之要儿子王献之将十八潭水弄干,但儿子只弄干了三潭水,受了责骂。最有名的还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绍兴撰写。其文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苏轼《寒食帖》并称三大行书书法帖。让我不得不感受到中国的强盛书法。

“品酒之乐”

老酒可以说是绍兴的特产,绍兴人酷爱陈年老酒。我们进去后,导游提着一些老酒给我们喝。只见我们班的喝法各式各样:郑在一犹如从来没喝过这样好喝的酒,一杯接着一杯,还不是叫道:“好酒!好酒!”;刘纳托手持酒杯,一饮而尽犹如一位江湖好汉;周子诺手持酒杯,一点一点慢慢的喝了下去;腾鑫涛早已喝得面红耳赤了……我们的家长更是一马当先,马上买了几瓶陈年老酒准备带回家再喝。

“鲁迅故居之乐”

吃过中饭,我们便来到了鲁迅故居。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鲁迅故居有三个台门,各有特点。有一些房间十分有特色:女主人的房间十分小,床也是一样;接客房更是讲究尊卑高低;男主人的寝房则十分宽敞;储藏室的十分大……特别是后院的百花园,里面的各种奇花异果争奇斗艳,散发出一阵阵的清香,令人仿佛身处花海之中。

“品尝之乐”

一到鲁迅故居,便闻到了绍兴的特产——臭豆腐。这儿的臭豆腐店数不胜数:什么“三奇臭豆腐”,“海燕臭豆腐”,“奇臭臭豆腐”等等。并且口味都不一样:臭的,甜的,辣的等等。还有梅干菜,扯白糖,龙须糖等等。应有尽有,并且还物美价廉呢!

“坐乌篷船之乐”

吃完了,接着我们又去坐乌篷船。我们坐上乌篷船,水面静静的,比起西湖也毫不逊色,船老大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不论是单手单脚划,还是双手双脚并划,都操纵自如。我们坐在船里,船慢慢地划着,似乎船没有移动,但听到船桨溅起的浪花,才知道船在移动。我们坐在船里,望望两边的建筑,似乎身处在仙境一般,让人久久沉醉在这境界里。

“离别之乐”

两点半已经到了,但我们仍然意犹未尽。但不知不觉已经上了车,车子已经开动,但我们的笑容仍留在这绍兴大地上。

浙江温州乐清育英学校五年级:wangyige42

绍兴游记

1200字 初二 记叙文

早就听说绍兴是个古色古香的城市,这不我和我的妈妈来到了美丽的绍兴。坐着奔驰的动车我们来到了绍兴。第一感觉就是绍兴的绿化真好。瞧,成排成排的行道树微微摇摆;看,那排屋墙上的爬山虎是那么的翠绿;听,那树叶间鸟儿清脆的歌声。

我们的第一站就是柯岩。缓步走进风景区,就可以看到一个大石头怀抱里的佛像。它是那么的高,那么的威武。仿佛那个不是佛像而是一个出征的士兵。我站在它的脚下是那么的渺小。接着往下走就是一个大湖,那里面有好多鱼。在我喂它们鱼食时它们是那么的激动。在我扭头时,忽然看到一座下小上大的大石头。它的外表并不出奇也不算特别高,可我却在他的背后看到“天下第一石”,我好纳闷。甩甩头把疑问甩到脑后接着走。走走走,走到了一个祠堂。这个祠堂供奉的是关羽。在祠堂的外面我随意的一看就发现远处那不起眼的无敌石好像海螺,原来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风景。我在柯岩最感兴趣就属那个回音壁了,我站在一个圆心点随便说一句,右耳就听到我的回音那个声音特别的响。真是不亦乐乎。

从柯岩可以坐船去鲁镇。那是鲁迅的故乡,也是个江南水乡。下了船我们走到了一条老街,街边有好多店。这时我闻到了一股臭臭的气味,不禁皱皱鼻子,气味更浓了。我下意识的抬头张望。远处就看到了一个锦旗上面写着“臭豆腐”3个字。我心中一喜:哇塞!这里有卖臭豆腐,我的最爱!我“狂奔”而去。站在店前,我流下了哈喇子。阔气地买来了一大盒,立刻夹一块放到嘴里。啊!这个臭豆腐怎么苦苦的!这时店主对我说“我们绍兴的臭豆腐很正宗的,有点苦味就对了!没苦味的那些不正宗。”“原来如此,那我们温州的臭豆腐全假的咯。”一看到臭豆腐我就想到“别看我外表很“丑”,其实我的内心很“美丽”!捧着臭豆腐踩着青石板,踢踏踢踏。走过了一条条古街,穿过了一个个巷子,踏过了一座座小桥。我们离开了鲁镇。

晚上我们在一个川味馆里吃饭,而我们就在里面吃火锅!我还是头一次夏天吃火锅,感觉很不一样。还好有人发明了空调不然我们会热死的。其实夏天吃火锅比冬天吃还要好,因为不会像冬天那样穿得很多,多不方便呀。

第二天—兰亭,是个书香缕缕的地方。在我的印象中,它应该是竹林,小桥流水,还有墨香。事实正是如此,我还在那里留下了一个足迹,那就是我的“书法”。虽然写得不好,但是还是有模有样的。我们来到了一个小溪边,听说这里曾经有过一个宴会,那个故事至今还在我的脑海中。兰亭的主角是王羲之,他的书法在我眼里是龙飞凤舞,可是那种美我还是体会不到的。

到了绍兴就必须去鲁迅故里,还记得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个读书非常投入的寿先生、那个因为迟到而在桌上刻个早字的同学和那个脖子戴着项圈的闰土。一幕幕如同幻灯片一样在我脑海里回放。跨过历史的门槛,走进鲁迅的故居,体验当时鲁迅的生活。从昌盛到衰败,从幼年时的快乐到长大后的成熟。拿起作战的笔,写下历史的腐败、写下曾经的封建。鲁迅就是这样,用文字来打败那些无用的人们。街坊上匆匆走过的过客,还有挑着担子吆喝的老伯伯。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白色的墙,黑色的瓦……

绍兴也在我们沉重的步伐中结束了。无心望着窗外急速后退的夜景,人还在那小桥流水中。

温州二中(海坛校区)初二:郑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叙事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