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敬畏自然》有感1000字

读《敬畏自然》有感

1000字 初二 议论文

看了那篇敬畏自然,确是不敢恭维,以其仅是篇议论性的散文,既不是意识流,便觉文章的脉络甚短了些,甚细了些。作者竟像个无知的孩童般,顺畅地操执着“大自然”这极宽泛,极笼统的词,却又失孩童的钻研,驾驭这词竟无一思考和解释,好像理所应当,脱口而出。把议论之本遗失殆尽,初看全文便觉漏洞百出,甚至可以从头批到尾的。而文章言语联系又那么紧密,以至上梁不正下梁歪。后知作者是个哲学家,我想他也有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一般常在讲演中长篇大论,滔滔不绝,却无一可以证明道理的来由,而堕入唯心主义的怪圈,居然相信万事万物皆有生命,苏格拉底、柏拉图是因时代,知识的限制,殊不知现代科学已经否定了这种说法。又注意到“一万年后的人们也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他也相信,未来是已构筑好的,这便令人费解。苏格拉底到死也也不承认未来是既定的。

他口中的“大自然的智慧”只是自然遵循的发展定律罢了,而人类的智慧,也便是一些已知的。的确,二者相比,大略算是大海与水滴吧,但人类何时夸口以已知代表未知?看看把伽利略把,看看爱迪生把,多少年来,人类都是以极恭谦的态度向自然乞取知识的啊!

再细些,“科学史既是犯错误的历史”,也就是因错误而得以发展,因纠错而得以进步。看看亚里士多德把,看看托勒密吧,多少年来古人的错误一直被奉为真理,到现在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错误是科技发展的一大动力啊!

作者断言,人类从自然中夺取财富,仅是向自然炫耀——这想法多么幼稚可笑啊,只不过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而今,人类早已悔过,何必总以已过的历史回斥当今的人类呢!

宇宙有生命吗?说实话,那是不可能的。现在科学可以把第8段的一连串反问,全盘推翻。宇宙毫无生命活动的迹象,它的运动仅是沿那些已知或未知的科学定律的机械化运动罢了。

人类的诞生,总的来说仅是宇宙进程中的偶合,人类与世界万物同居于地球上仅是一种偶合,也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的确,宇宙中必有为数众多的比人类更高级,更智慧的生命,那有什么呢?它们或许根本不可能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与它们因空间上的隔断而分居于截然不同世界中,而我们与他们的存在,也只不过是为了配合宇宙进程中的偶合而已。这么说来,人与宇宙中的所有一切尽是平等的,都处于同一时间层面上,,但仅这点,又怎能将其并论为兄弟呢?

确实,人类总以自己的喜好去定义世界万物,,那是因为人的思维是独立的,也便是自私的,这又有什么错呢?总应在自己为数不多的时光中,尽量用自己的眼光看遍自己衣袂下的那块阴影罢了。作者这么说也不过是以自己的道德准则去定义人类,夸夸其谈人类应如何如何地敬畏自然。流畅的语言中——不正像当年罗马的天主教皇,夸夸其谈人民应如何如何地敬畏上帝。

秋千,秋千

1200字 六年级 诗歌

一道长长的闪电划破天际,消失后随之而来一声雷鸣。

一滴雨烫烫的,还带着开始的温度。很多人说什么没有缘分,不相信。并不是每一滴雨都有机会邂逅美丽的你,我们也并不是每一次都能邂逅美丽的风景。

青春是一趟单程旅行,谁都没有机会去买回去的车票,也没有谁可以选择后悔。如果你错过了某些风景,就很有可能再也无法触碰。

厚厚的云层就好似天空沉闷的心情,刚刚倾泻而下。这场雨早就该下了。天空本不该把这一滴滴忧伤藏在角落里,以造成此刻的愤怒宣泄。每一次都是这样,因为不愿意说而不同。

除了雨声,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任何其他的声音。我站在屋檐下,雨水便打湿我的衣衫、头发。我沉醉在这样微妙的湿度里,这种感觉叫微酸偏甜,或者叫明媚的忧伤。此刻,我的心很静,躁动的感觉已经被雨水磨平。什么都不想,因为我已经忘记了正在思考的事情。

夏天里,叶子在朝各种颜色变化,樟树叶子开始变红、变黄,然后落下。新的叶子会代替老的叶子,新生渐渐取代死亡。大雨如注的今天,旧的生命在消亡加速,新的也是如此。不同的事物在盼不同的命运,没有谁对谁错,就像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为什么不快乐。

雨忽大忽小,时而令人心惊胆跳,时而温婉如玉,无论怎样,我都愿意仔细倾听。每一次像这样静静地看雨,都会让我有一种感觉:雨一下,就永远不会停。当然,我也知道不可能。

临近黄昏的时候,雨停了。西边天空的云中,有两条长长的缝隙,落日的色彩像暖色的墨汁落入清水中,恍恍惚惚地变淡、散开,填充在那里。

她坐在单车上向我招招手,我会意。

一路上,我还是出神地望着夕阳,不知道这样算不算雨过天晴。不过真的很美,至少在我的世界里。在我的世界里,或许它即将落下,但是另一端的那个世界里,有个人也正出神地看着它升起。

同样的时刻,在不同的世界里却被定义为不同的时间;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世界里也会拥有不同的作用,在不同的地方拥有其他的不同。

树把阴影投在路面上,掩映着橘红色的黄昏。我张开手臂,掌心朝前——我触摸到风,像过客一样从我身旁匆匆走过的所有的风。

一棵古树轻挽着小桥,我听到歌声。

我推着秋千,想把她慢慢送上云端。

“所有的悲伤,总会留下一丝欢乐的线索。

所有的遗憾,总会留下一处完美的角落。

我在冰封的深海,找寻希望的缺口,

却在午夜惊醒时,蓦然瞥见绝美的月光。”

我不会接受完美的人生。秋千悠悠地荡着,忧伤很快乐。

她躺在树下,夕阳的色彩透过繁茂的枝叶她的脸上。细碎的光斑随风。我坐上秋千,想象自己飞上云端。人不会飞,但是为什么有风的时候你还是会张开手臂迎着风?因为那个时候你会觉得无比幸福——单纯的幸福。

一束阳光占据了我的眼眸,仿佛一伸手就可以触碰到别样的美好。

忽然,我看见一个穿白色裙子的小女孩躲在一旁怯怯地看着我。

“我们走吧。”

“哦。”

她拍拍身上的草屑,做出“OK”的手势。

我坐在车后座,满怀期待地看着那个小女孩。

“她们走了!”远远地听见她的声音。

小时候,我也一定这样等待过一个人的离开,又不好意思说。因为不敢,也因为不想去打扰他们的美好。有些人因为别人的世界太美,就情不自禁地闯入了不应该进入的那片净土。

一个转角,我们离开。

别了,秋千。

六年级:陆茜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议论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