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小传450字

姥姥小传

450字 初二 记叙文

炎炎的烈日下,一个瘦小的老人在田间用力挥舞着锄头,额上的汗珠一个接一个地淌下来,手上的青筋忽隐忽现,这个人便是我的姥姥。

姥姥是一个家庭主妇,没有读过多少书,由于家庭贫困只读到了小学三年级。但是你们可不能单凭借这点,就认定我姥姥是个粗人什么的。她虽不懂得多少文化,姥姥性格温和,心眼好,从来不因为一点点小事就与他人发生争吵,她在我心中一直都是好姥姥。

姥姥有六个孩子,三男三女,数我妈妈最小。姥姥年轻时,家庭并不富裕,但她却坚持让六个孩子都去上学。她说:“有了文化,才有出息,千万不能让孩子们将来成为像我一样的‘睁眼瞎’!”

姥姥有六个孩子,外孙子,外孙女也很多,对每个孩子她都一视同仁,每个孩子都拥有她无私的爱与关怀。

姥姥很勤劳,她在自家的院子里围了一个菜园,每年春天,她都会把各种各样的菜籽撒进已经翻好的土的园子里,天天早上还提着一个大水壶,仔细地浇上一遍。姥姥种的菜都长得十分茂盛,还特别好吃。等我们一家到那里去时,她便摘下几棵,洗好给我们拿回去。

姥姥经历的事情很多,饥荒,文革,连鬼子进村都亲身体验过,我总喜欢听她讲那些故事,总能让我回味一番。

如今

,姥姥脸上的皱纹虽多了,但姥姥爱我们的心不变,我们也永远爱她!

孤独

700字 初三 议论文

生活的本身就是一种孤独。当我们独处时,周围过于宁静、压抑的气氛,会让我们感到孤独。就是我们处在繁华的大都市,举目无亲,看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这时我们也会感到孤独,感到自己是这个世界的“零余者”。

孤独并不等于孤单,孤单并不一定就会孤独。有的时候,我们并不孤单,但仍感觉到很孤独。日本哲学家三木清在《论孤独》中说:“人们为了逃避孤独而离开人群,走向自然或者过孤居生活。”的确,孤独者越是在烦杂喧闹的地方越有一种的感觉,一旦进入自然,就会与周围的一切,小桥流水、帆影孤灯或大漠风沙产生强烈的认同。

坎坷的人生、动荡的阅历会让人感到孤独,因为他们处在人生的低谷处,孤立无援,凄苦悲凉,这种孤独,才是人生真正的孤独。

孤独是伤感的,孤独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一种深沉的、严肃的感觉。正因为感伤而更显得认真,所以我们在孤独的时侯更显冷静、清醒。

现代心理学表明,孤独感与人类文化创造息息相关,川端康成孤独,没有亲人,是日本杰出的文学大师;康德孤独,终生不娶,成为德国伟大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孤独,常年居住在海边悬崖上的一间小屋里,远离人类文明,建立了他博大深沉的哲学体系。

人们总是害怕逃避孤独,认为孤独会使人对生活感到忧郁无望,这其实是对孤独的一种误解。很多时侯,我们需要孤独,这才能使我们冷静、清醒地思考我们在人生之中所遇到的问题。

孤独更能激发人的心灵,使人显得更加坚强。昔西伯拘h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着《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这难到不是一种对孤独的悲愤而坚强的渲泄吗?

孤独,并不是人生的绊脚石,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孤独的内涵,孤独,包含着一种刚强、抗争、向上的精神,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思考来看待孤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