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550字

月是故乡明

550字 五年级

但凡是人类,都逃离不了一种情感,那便是乡愁。身为中国人,更是如此。我们似乎自打月出生,骨子里就打下了那份挥之不去的愁绪的烙印。这份愁,让苏轼对月高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张九龄挥笔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让李白在深夜徘徊“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于我们,一直是精神上的一个地标。它承载着人们的思念,让远在天边的游子们找到情感的寄托。

然而,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在这个本应更方便回到家乡的时代,我们却不禁迷茫了起来。

曾读过一篇文章,作者向一个住在巴黎的老广冬问起家乡,他说他宁愿待在巴黎。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因为这里比广东更像广东啊。”他说他上一次回国是2006年,家里的亲戚带他去天河体育场。“好大啊!”他向我描绘当时的情景。“可这一切不像我认识的那个广东了。”他说。他宁愿回到自己在巴黎的店,回到那家电视里永远放着上世纪香港电影,电台永远播着粤语歌曲的店里。“这里比广东更像家呢。”他说。

的确,这是一个高速前进的时代。存在于我们记忆中的很多东西都可能早已消失不见,或是成为了我们所不认识的模样。我们怀念家乡,不仅仅只是怀念那一个地方,更是怀念那些纯真美好却又一去不回的少年时光,怀念那些曾一同前行的人。

终有一天,记忆中家乡留下的所有痕迹将会消失。剩下的,唯有此情不变空悠悠。

匆匆

900字 五年级

时间究竟去了哪里?我想,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它是那么的无处不在却又缥缈虚幻,叫人捉摸不透。有时我伸出手想要抓住它,它却从我的指缝间划过。可当我坐下发呆时,它又在我的面前舞动着,宣告着它的存在。

没有人知道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没有人知道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也从来没有人没有留住它。只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它确实存在着,而且像河流一样时刻不停的流淌着。

小时候,它似乎对我特别地宽容,总是不急不慢地流淌着,我便也无忧无虑的随着它徐步前行。然而,随着我的成长,它对我却越发的严格。尤其是即将要进入九年级的我,似乎有些跟不上它的步伐。它第一次展现出了它狂野的一面:一往无前,汹涌澎湃。

我有些慌张,于是便开始思考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延缓时间的脚步。“哪怕一点点也行啊。”我对着它大喊。可他只是冷酷的一笑,继续向前奔腾着,丝毫不给我面子。

想想也是,时间其实对万物都是公平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再盛大的演出也总有谢幕的那一天。时间,以它一贯冷酷而公平的风格向我们指出:没有人可以阻挡时间的前进。

虽然它这么做的目的我们无从得知,但我们还是要去追赶它。或是加快脚步,或是摒弃杂念……我们穷尽一切办法,拼尽全身力气,耗费一生的精力,只为追上这虚渺的幻影。

遗憾的是,我们是永远无法超越时间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我们和时间的赛跑并非毫无意义。相对论告诉我们,如果你的速度足够快,即使无法超过时间,但你能够无限逼近时间,它的冲刷给你带来的影响将会被减弱。也就是说,相对于那些被时间远远甩在后面的人,我们至少获得了喘息的权利。我们能拥有更多地机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得到更为丰厚的收益。

时间是公平的,你越快,它就越慢,反之亦然。这也是它对人类唯一的宽容所在。

时间永不停歇,我们的追逐便永不停歇。有时实在是累的受不了了,慢下来看看身边的风景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为了赶上时间,只是一昧的向前冲而忽略了身边的动人风景,是没有意义的。其实,谁都不想做这费神费力的奔跑。谁不想安安心心的信庭闲步,笑看风轻云淡呢?只是时候未到。现在正是我们精力最旺盛,也是最有希望追上时间的时候。此时不追更待何时?如果我们放任自己,在最该努力的年纪不拼尽全力,那么只能在垂垂老矣之时追悔莫及。

所以,放手去追吧,不要去想是否能追得上。“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也记得偶尔放慢脚步,看看身边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5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