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小说:月之灾,地之变_1500字1200字以上

初三小说:月之灾,地之变_1500字

1200字以上 初三

明亮的阳光普照大地,使得大地一片生机盎然。今天,对于地球来说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因为今天是一月一日,是第二百六十八个地球日。在街道上、大海上、天空中都用了各种各样的科技手段写出了庆祝的标语,使得原本祥和平静的地球多了一份欢乐的气氛。

公元二八六五年,地球早已经不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时。这是因为由于地球的自转和绕太阳的周转越来越慢,使得一年有四百三十六天,一天有三十二小时。而整个地球也早已没有了国家之分,只有一个联邦,名曰“地球联邦”。这个联邦不知道是何时出现的,也不知道是最先出现在哪里,只知道当这个联邦出现后,地球的科技水平一天一个变换,每隔几周时间就会有当时根本不可能出现的跨时代科技产品。因为地球联邦的人越来越多,地球联邦的分公司也越来越多,而且分布全球各地。而地球联邦生产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从小到一根牙签到大至一架飞船。最后,当地球联邦生产的每一样东西都渗入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时,地球联邦的“野心”就暴露了。地球联邦在全球发表声明,要取消国家之分。当然,有许多国家不愿意。正当一个国家要把国内的地球联邦驱逐、甚至想要派兵消灭掉时,这个国家很悲哀的发现地球联邦早已渗入了他们的生活,甚至连一些国家的重要机关人员、科技人员也都成了地球联邦的员工,于是这个国家妥协了。这时其他国家也才发现:原来整个地球已被地球联邦占据了,而作为当事国的他们却毫无察觉。于是乎,本来还反抗地球联邦的国家只能放弃抵抗,被地球联邦接管。

地球联邦接管地球初始,表面上没有人和国家做对,可实质上却有一个又一个的组织在暗地里做着斗争。渐渐的,地球联邦拿出了大量的科技资金,促使地球的科技飞速发展。三年之后,整个地球的科技水平大大提升,各种从未谋面的高科技产品充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美好、便利。所以人们就渐渐接受了被地球联邦所管的事实,暗中联合的反对组织也渐渐消失了。在地球联邦的带领下,从前只有在科幻作品、影视中才能见到的高科技产品竟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量应用起来,使得人们的生存空间大大的提升了。如今不但可以住在海上、太空,还能飘在空中安全度日,甚至在月球中也能安置大量人类居住。

早在地球联邦接管了整个地球之后就开始向月球进发。到如今,月球上有着大大小小的基地几万个,已经超过十万人陆续入住。这是因为,去月球上游玩就像过去人们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往返一样快捷方便,月球显然已经成为了旅游胜地。最近地球联邦又要进一步开发月球,但这要让在月球住的人们先行回到地球。对此,人们没有不情愿,甚至很开心,因为地球联邦的一系列的活动对人们都是有利的,会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所以他们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在沙漠的中心,有一个体积庞大的地下基地,基地中到处充满了科幻色彩,但是奇怪的是,在这个偌大的基地中却没有一个活人,竟全是机器人。而在这个基地中心有一架庞大的飞船,飞船表面是银白色的,有六对机翼,呈现出一种优美的流线型。在飞船的两侧开了一个巨大的银白色金属门,有许多的机器人正忙上忙下的搬运着大量物资。一天后,在几千个机器人的共同搬运下终于搬完了。第二天,在这个基地的上方飞船起飞了,起飞时飞船并没有发出大量的火光,也没有很大的噪音,就可以起飞了。而基地在飞船起飞之后就再度沉入沙漠,并不知去到哪里。

一天后,飞船在月球上最大的一所基地落成,基地里也全是机器人没有一个活物。机器人们把飞船上的物品全搬下来,全部扔到一个幽深的坑洞里,一天后货物终于全部扔入坑洞中,当飞船飞走后,只听见一个机械般的声音:“10、9、8、7、6、5、4、3、2、1、0、引爆!”整个月球被引爆,可是月球被引爆后并没有想象中的石头四射,而是飘出大片大片的绿色气体,绿色气体的移动速度极快,几分钟后就到达了地球。当气体到达地球时,整个地球突然发出一阵白光,企图抵挡绿色气体的侵入。可是,虽然部分绿色气体被隔绝但仍有大量的残余气体穿破白光侵入。而在地面上的人们只是看到天空中的月球像一个玻璃球似得碎成了一块块了,人们还没在震惊中回过神来,整个地球就被一片白光包围了,接下来整个地球工厂一瞬间全部失去动力,不再工作,而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也陆续倒下,最后当白光消失之后,人们看到一大片绿色气体飘浮在天空,接下来整个地球的人们在一瞬间全部晕了过去。当人们晕倒后整个地球上的植物开始疯长,一会儿就涨了一两米,所有的动物也开始异变。

地球,仿佛回到了过去,回到了侏罗纪……

中小学写作指导、写作素材、优秀作文以及有奖活动

初三小说:江山_1200字

1200字以上 初三

我以为那个时代已过去,殊不知当你歌唱时,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切都在归来。

——题记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壁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昆曲《皂罗袍·牡丹亭》)

天边明月高挂,月下不尽飞花。

月光总是能激起人的思乡之情。月下的少女,坐倚着一棵桃树,树下飞花簌。她戴着耳机,耳机里循环着她熟悉的昆曲唱腔:“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做打唱念,一字一流连。这旋律总能把她带回她的故乡——那个她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

少女的故乡是一个不大的江南小镇。她对故乡的记忆并不深,因为在她只和父母回去过几次。她记忆尤深的还是镇子中央的那个老戏台。

在她的印象中,还有那位阿婆——她总是和老戏台一起出现。

少女第一次踮脚仰望戏台的时候,还是在许多年前。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熟悉的旋律又在少女的耳机中响起,她随着二胡的宛转悠扬,回到了属于她的豆蔻年华……

那天,十三岁的她兴高采烈地随着阿婆来到了老戏台前,拿着阿婆买给她的糖葫芦,坐在台下和来看戏的人。

“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得先?”——不多时,清脆的戏腔响起,一道轻盈的身影来到戏台上,伴着笛声、二胡声、锣鼓声,笙箫明亮,凄美动人。阿婆在少女的记忆中本是上了年纪,腰腿不利索,又不时地咳嗽。但戏台上的阿婆却是神采奕奕,好似正盛年。

一曲唱罢,尤记得台下喝彩声、鼓掌声,声声雷动。

少女在树下睁开双眼时,东方已经渐白。

“是时候回去了吧?”她看着满地的落花,轻声说道。

正值春节假期,少女伴着春色,又踏上了故土。

春色随风卷,良辰美景输了奈何天。故乡,仍是她印象中山环水绕的样子,让少女感觉有些不适应的是,街道两旁贴满了旅游广告,各种各样的餐厅和特产店取代了报社和公园——古色古香的一切被商业气息取代。她走越远越不敢回头细看,怕泪点不争气飞成雨线——一甲子不过眨眼六十年。

天色已经完全黯淡,她现在只想回到老戏台看看。

不是韶光贱,姹紫嫣红怎舍得开遍?

回眸又见梨园。戏台还在,但却只剩下它了。戏台旁的路灯已经年久失修,不再将这里照亮,只有戏台上挂着的灯笼还在摇晃。

少女划了火柴,把台前的灯笼一个个点燃。“闲凝眄兀先生燕语明如剪,听呖呖莺声滴流圆。”灯火摇晃中,她仿佛看到一个女孩踮脚顾盼梨园,台上的阿婆还在唱着《皂罗袍》。不怪她心太贪,罪名都在曲牌间——若不是《浣溪沙》把《秋夜月》轻掩,她怎会困守《牧羊关》。她走上戏台,竟皱了桃腮粉面——这里早已辉煌不再:台上的一桌二椅,红漆黯淡,已经太久没有被喝彩渲染。她轻声地叹,叹台前的形形色色匆匆过,叹台下的物是人非事事休,叹粉墨胭脂何时再上脸——六十年也不过悠悠两万天。

流光百转,又到你台前。她闭着眼在台上学着阿婆的样子唱了一曲又一曲,“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壁颓垣……”仿佛朦胧夜色中,台上的生、旦、净、末、丑,似乎还在和着曲调唱着台词。少女在台上擎了这《一枝花》,招来《离亭燕》,她此生不肯《解连环》。仿佛生死爱恨还在瞬息千万遍,将相王侯又轮番登殿,才子佳人的鸳鸯缘还在等谁来成全……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台下熟悉的唱腔伴着微微的哽咽,让少女睁了眼——台下的老妇人嘴角微扬却含着泪,仰望着戏台。

“……你回来了?”

“……嗯,我回来了。”

戏里繁华,戏外江山。你的美,但愿不止岁月看得见。

(同人创作)

——盲眼,

于2019年初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