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妈妈逛书店550字

我跟妈妈逛书店

5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我 跟 妈 妈 逛 书 店

今天是星期天,天气晴朗,妈妈带我去逛书店。

我们来到新开张的鞍山书店。走进大厅,里面亮堂堂的,给人一种豪华舒适的感觉。书店分上下两楼,底楼有文具超市、音响光碟、电子产品等五个售品部。二楼则是各类书籍,什么文学名著、当代小说啊,什么天文、地理、建筑、军事啊,应有尽有。

我早已迫不及待了,就三步并着两步,一溜烟儿跑上楼,找到“文学名著”和“自然科技”书柜,翻阅起我喜欢的书来。我看看这本,又翻翻那本,虽说书又多又精彩,可反而让我拿不定主意了。有的文字太深,有的篇幅太长。忽然,我眼前一亮,一套装帧精美的探险小说《哈尔与罗杰历险记》映入我的眼帘,它仿佛在对我说:“嘿!储圣杰,快买我吧!快买呀!”我仔细地瞧了瞧,觉得真不错。这套书共有14本,什么《亚马孙探险》、《南海奇遇》、《海底寻宝》、《勇探火山口》……这些引人入胜的名字和封面上动人逼真的图画,让人看了也从心底里喜欢。我拿起第一本就看了起来,那生动的语言,惊险的情节,深深吸引着我,我像着了魔似的站在那里。不知不觉半小时过去了,我还在痴痴地看着,连脚都不觉得酸。

正当我看得入迷时,不知谁在背后说了句:“咦?这小孩在这里看了半个多小时了,到底是买还是不买呀?”这句话使我如梦初醒。我一看,妈妈已不在身边,她在另外的书柜旁看着书呢。我忙对营业员说:“买的,买的。”于是去把妈妈叫过来,付了书款。

买到了一套喜欢的书,我捧着它,忙催着妈妈回家了。一路上,我真比吃奶油蛋糕还开心,觉得逛书店的味道真好。

我跟文字有个约会

1200字 初二 记叙文

理想中最惬意的休闲不是逛街,不是KTV,不是呼朋唤友的海吃,而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晒着暖暖的太阳,听着柔和的音乐,看些心怡的文字。曾经遇到一位朋友,他的桌上永远摆着一盘檀香。空闲时点上檀香,放上音乐,然后拿起一本书,在上面勾勾画画。和这种朋友的聊天也颇有意趣。就着一本书聊自己那可圈可点的想法。朋友间或是共鸣,或是赞叹,或是兴起争个孰是孰非,一见高下。

阅读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速的时代,似乎有点格格不入。而我却抓住文字二字久久不愿放手。读读写写是我的休息方式。在这个社会里,或许可以用异类来形容,古老而不适时宜。可我就如午后在无风的屋檐下,晒着阳光的猫,静静地望着这些评判者,依旧故我。有人说我无法接受新事物,其实是退去浮华后的选择。我们需要的不是最好的,而是最适合自己的。就如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对于鞋美丽和舒适,你会选择什么呢?在这个挤挤攘攘的人群中,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安稳灵魂,这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或许在一些人眼里根本就成为不了话题。

孩子已经四年级,陪伴孩子阅读也有三年多了。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我给孩子读了大量的文章,有配音朗诵,有优美散文,有动人心弦的故事,也有孩子不喜欢的诗歌。我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还没读完,书给孩子扔出很远。至今那本徐志摩的诗集还压在书架最下面。不知何时能再次翻阅。跟孩子一起读过多少书籍估计自己也无法估算。这些时间里给孩子写了若干封信,孩子说最温暖的就是读妈妈给写给自己的信。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或许和孩子一起聊的话题会越来越少,但我在寻找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沟通方式——那就是文字。为了我理想中这种沟通方式的畅通无阻,我在潜移默化的带着孩子。

升四年级后,孩子对字和词有了特别的敏感。时常会问这字是什么意思,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我知道这是孩子在对文字感兴趣后的自主吸收开始了。我知道我的孩子离喜欢文字越来越近了。这个学期孩子的作文突飞猛进,让我惊喜连连。这个时候我该怎么来带孩子,让他对文字有更美好的向往呢?我想有空带他去看看国画,其实到最后可以说所有的艺术都是有异曲同工的效果,都是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紧绷的心情得以放松。

时常我会想象纷飞,若干年后,孩子长大成人,开始他独立自主的生活。或许因为工作离我们很远,思念与关怀用文字来表达或许比打电话来的优美。退休后的自己有着大把的时间来编辑自己想要的文字,让孩子在工作闲暇之余细细品味,这不也是一种乐趣与沟通吗。儿子回家,母子一起呆在书房,各自看着自己喜欢的书,看到精彩处,一声喝彩拍案而起,兴致勃勃中大家一起闲聊讨论,这不也是一种温馨?

有一个愿望用文字见证孩子的成长。从孩子进入一年级开始,我断断续续也写了一些文字。希望将来能编辑成册,当孩子有了下一代时作为礼物送个他。希望他能够使用好文字进行记录休息调整。同时也希望他能成为关注孩子陪伴孩子的好爸爸。或者说是希望把这文字的喜好作为传承。让我的孩子得益,在得益中不忘感染他的孩子。

文字当我们进入其中,才会感受到他的波澜壮阔惊涛骇浪。进入文字中,给自己的思绪画一幅唯美的图案,一幅幅悬挂在我们走过的悠然小径。不是绚丽,而是别有一番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记叙文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