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奥运,穿越武功山1200字以上

迎奥运,穿越武功山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读后感

迎奥运,穿越武功山

娄底实验小学六一班:

龙 杰

指导老师:

谢慧丹

2008年4月30日,也就是中国举办第29届奥运会的倒计时100天,我非常幸运地参加了由娄底爬山虎户外队组织的“穿越武功山”活动,我们此次的口号是:“支持奥运,中国加油”。

我们租来了户外用的背包、帐蓬、睡袋、登山杖,自己准备了干粮、衣物和水。往背上一背,足足有二十来斤,但我毫不畏惧挺直腰杆、扬起头,那样子活象一个中国登山队员,爸爸又在我背包上插上奥运小旗和中国国旗,让我更加神武,我握紧了登山杖,心里不禁默念:武功山,我来了!

我们一行32人,坐火车到达江西萍乡,再转乘的士前往万龙山,第二天凌晨3点半到达目的地扎营,两面小旗带我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在梦中,我挥舞着小旗,奔跑在大山间,漫山遍野回荡着我的笑声和叫喊声……。早上不到七点起床,尽管没睡足3小时,但我和熊海裕都没有一点睡意,兴奋得手舞足蹈。

早上8点,我们吃了早点开始登山,前往目的地羊狮幕。由于没有登山经验又负了重,我和熊海裕刚开始一点也不适应,呼吸困难,汗流夹背。领队下令就地休息时,我们已是上气不接下气了,后来领队给我们讲了登山的知识时才领悟到:登山时背包一定要打结实,贴紧身体;要呼吸配合步伐。我采用鼻吸口呼,二步一吸二步一呼的方法,顿时轻松不少。我借用登山杖的力量奋力向前,毫不退缩。国旗和奥运旗在我耳边呼呼作响,像是在给我鼓劲。数小时后,队伍拉长了距离,我和熊海裕却一直跟着领队走在队伍的最前列,经历5个半小时艰苦攀爬,我们“先头军”胜利到达羊狮幕。

晚上召开了动员会,考虑到第二天要徒步急行12小时,天气预报有暴雨,还有几处险境,特别是千丈岩,再加上如此强度的户外登山还没有小孩子参加过。领队决定分成二个小分队,第一队登顶,第二队到法云寺扎营,如第一队有坚持不了的在中途可等第二队,方案制订后,我爸爸望了望我们,我和能海裕异口同声地说:“我去,我一定要登顶。”

第二天,我们第一队早上8点出发,我们自称“强驴队”,一共有16人,雄纠纠地向金顶挺进。我们穿过高山低谷到达“沈家大院”,补充泉水后立即出发进入灌木丛林,穿越时非常困难,灌木杂生,时而匍匐前进,时而互相接应,一路上有背包被树枝卡住的,有一脚踩空险些滚落山岩的,有被蚊虫针刺弄伤的……大家没有一点怨言,一路互相照顾着,互相鼓励着。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6小时后我们到达了法云寺,中餐5分钟后就即刻上路,这段路一直都是高山草甸,一路上的风景非常美,绿油油的草甸披山入雾,山峰与山峰之间形成云海,使我想起了神话里的仙境,奇松怪石随处可见,那迎客松象是张开双臂,欢迎我们的到来,空气异常清新,深吸一口,凉嗖嗖,甜丝丝的,我对着大山深处大喊,顿觉心旷神怡。精力倍增。

大山还在延续,一座座翻不完的陡峭山峰不断地磨练我们的意志。中途,我们又有3个“驴友”掉队了,

而我的小旗一直在鼓励着我。一路上其他城市的“驴友”们也在不断地给我鼓劲、加油,他们说还没看到这么小的登山队员,并合影留念,说要到网上发表。正因为这些“荣耀”和“光环”不断地激励我征服一个又一个山头。下午4点10分,我们遭遇了雷电雨,雷声在我头顶炸开,闪电在我腰间划过,我的奥运小旗也差点被狂风“抢去”,爸爸紧紧抓住我的手说:“儿子,别怕,挺住”。我把小旗放进了包里,咬紧牙关,心想:

一定要发扬奥运“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我不怕,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5点30分,我们成功地穿越了武功山最险的山峰——千丈岩。

到达白云客栈时已是晚上8点了,我们全身湿透,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筋疲力尽”、什么叫“饥寒交迫”。第三天的明媚阳光让我们轻松登顶,我在金顶上高举小旗,大声喊道:“武功山,我来了”。

偶然

1200字以上 初一 抒情散文

雨一说:“我也不知道她是谁!但我知道她是怎么死的!”“她是怎么死的?”雨一说:“笨死的!”离裳又哭了。她说:“人家这么疼,你还逗人家!”雨一忙说:“我再不逗你,你就会像猪八戒他三姨一样。你知道他三姨是怎么死的吗?是落泪落死的!”离裳挥起受伤的手使劲打他:“你还说!你还说!”雨一没再闪躲,而是挺了胸膛让她打。雨一说:“我的身体你可以随便打,只是别把你的手打坏了。今天你还有默写没写呢。方便面也吃不成了,我下楼去给你买吃的吧!”临出门时,雨一想起还没拿钱。他去拿书包,看到茶几上的画纸。雨一刚想拿起来,就被旁边的离裳抢到手里。离裳说:“不能看!我……我饿了,你打算饿死我啊!我虽然不知道猪八戒他二姨和三姨是怎么死的,但我知道他四姨是饿死的!”说实话,雨一特想将画纸夺到手里看看。在壁柜里他悄悄打开门时,隐隐约约已经看到宝怡送来的画特像他画的。不过,他强忍住了。因为真相有时会像一把利剑,在刺伤别人的同时,也把自己刺伤。这是他老爸讲的道理。那时他还小,现在他终于理解了。决定放弃知道真相后,雨一拿了钱下楼。

有一家大排档在离裳家不远处。雨一到那儿点了两份炒米饭和两份鱼块。等待的时候,他看到宝怡和她老妈从隔壁的超市走出来。她妈拎着一大袋食品,边走边跟宝怡说话。宝怡她妈说:“梨子家刚才绝对有其他人。厨房里的台子上有两个方便面空袋。你妈是当记者的,记者最讲究观察力了。这点你要跟老妈学。”宝怡说:“肯定是雨一!我敢保证,我刚听到的声音就是雨一的。明天我就告诉老师!”两个人边说话边走过去。雨一就隐身在桌子后面。这下完了,明天刘老师铁定要找他了。因为今天刘老师让他下课后到办公室,他就没去。

同样是新加入尖班的两个人,享受的待遇却有天壤之别。那么长时间过去了,雨一还是尖班最不受欢迎的学生。很少有同学跟他连续讲上10句话,即使话最多的崔云也不例外。不过这种情况也不能全赖尖班同学,很大一部分责任应该在雨一身上。是雨一自己不与他们交流。雨一很我行我素,上课时低头坐在座位上,很少发言,甚至连反应都没有;放学后拎包就走,好像要去赴联合国会议。李小虎曾建议他加入校篮球队,被他冷着脸拒绝了。这之后,再也没有同学找他一起玩或者一同参加兴趣组。刘老师就不一样了,现在尖班的同学都爱惨了他。其实刘老师也不是一开始就得到尖班同学认可的。因为一件事的发生,使尖班学生迅速喜欢上刘老师。目前,刘老师在尖班已经由一个“老师”成功转型为“老友”,而且还是大部分学生的老友。那个事件至今想起来都让人忍俊不禁。李小虎的老妈给他买了个英姿飒爽的发带,上学时李小虎满心欢喜地戴在脑袋上。早操之前李小虎把发带摘下来放在桌子上,可早操回来之后发带就不见了。李小虎的好朋友崔云在班里大声嚷嚷起来,每个同学都说没见到。丢失物品的事在尖班中从来没有过,C M Y K

宝怡感觉到事态重大,便向刘老师进行汇报,并建议由刘老师亲自动手进行搜查。对这个建议全班同学议论纷纷。一半同学都觉得如果自己的书包被搜了,自己的品行就等于受到怀疑,这对自己是一种侮辱。这一半同学中包括雨一。另一半同学坚持要搜。他们认为,心里不虚包里没鬼就不怕搜。这部分同学包括宝怡和崔云。正当两部分同学舌战最激烈时,刘老师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他决定不搜。刘老师让全体同学双手抱头,趴在桌子上。同学们疑惑地按照要求做了。然后,刘老师站在讲台前说,谁拿了李小虎的发带,就把手举起来,老师认为他只是一时好奇,拿去玩而已,不会说出他的名字。那一刻,全体同学都感动了。他们趴在桌子上齐刷刷地没一个抬脑袋。后来,那个发带竟在宝怡的包里出现了。原来李小虎将发带扔在桌上时没扔好,发带掉在地上。被检查卫生的2班同学捡到,以为是宝怡的护腿,便交给了宝怡。那发带跟宝怡的护腿确实很像,所以宝怡想也没想看也没看就装进书包。直到她晚上回家才发现。这结果虽然让人虚惊一场,但刘老师在全班同学的心目中树立起前所未有的威信来。随着与刘老师越来越多的交流,尖班同学已经不觉得自己跟他很谈的来。

之间存在着代沟了。有时,刘老师会在讲台上发现一把梳子,梳子下会压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老师,您的头发有点爆炸”;还有时,刘老师穿了一件新衣服,会有同学上前直接告诉他,这件衣服的颜色与裤子不太匹配。甚至刘老师每周五都能收到星座提示,他是金牛座的,金牛座男人应该在下周注意些什么。直到有一天,校长也在教务会上夸奖起刘老师来。说自从刘老师任教尖班后,尖班的整体面貌比以前更为精进,尤其是学习氛围,更为浓醇。其他老师听了校长的话都默然不语。因为他们更为关注自己的教学业绩,无从查知刘老师的教学成果。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尖班同学在刘老师的谆谆教导下,嗓门越来越大了。在刘老师教课的时候经过尖班,你都会听到七嘴八舌和鼓掌击桌,那感觉像极了民国时期的大戏园子。其实,尖班同学在课堂上并没有喊叫别的,而是在喊叫课堂提问的答案。刘老师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就说,咱们尖班的数学课要做改革。改革的内容就是,上课不用举手就能发言。也就是说,谁想到答案谁就可以说,随心所欲。刘老师说,课堂就是个学习的场所,只要学到知识了,就不必拘泥于形式。有不懂的就要随时问,老师可以随时答。说错了也没关系,不说出来才会永远错下去。越是大声地讲出问题和答案,记忆越会牢实稳固。

别说,这方法还真奏效,尖班的同学数学成绩又上了一个台阶。上数学课时,大家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他们甚至总记不住刘老师不让他们在其他课堂上这么做的话,经常把这种先进作风带到别的课堂上,以至于其他课的任教老师多次把眉头皱起来。这天上午的第一堂课,又是数学课。刘老师出了一道题,一连有8位同学说出答案,可刘老师只是连连摇头,一一予以否定。宝怡这时说:“刘老师我知道答案……”刘老师向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你先别说,我叫一个同学来回答……雨一同学!”全班同学的脑袋刷的一下转向雨一。雨一竟然没动。而且,他好像没听到刘老师的话,因为,他没有任何反应。宝怡忽然大声说:“老师,雨一在看课外书!”宝怡坐的位置刚好离雨一不远,她发现了这个秘密。那本课外书也许充满了魔力,牢牢地将雨一抓住,使他对外界充耳不闻。直到邻座的崔云猛拍了他桌子一下,他才意识到他已是众人瞩目。刘老师说:“雨一,你在看什么呢?”雨一稳稳地坐在椅子上,没有站起身。他之所以坐得非常稳,并不是因为“冷静”这个词控制着他,而是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读后感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