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人生900字

品味人生

900字 初三 散文

我说,男人一生只喝三样东西,茶,咖啡还有酒.

题记

不知是什么时候染上了喝茶的毛病,也许是和爸爸和爷爷一样吧.小的时候,爸爸和爷爷就特爱喝茶.在爷爷家住的时候,爷爷会常常泡茶给我喝,将少许茶叶放在杯中,先到一些水,涮一下杯,然后在将茶叶全部冲开.那时候的我就和看魔术一样,看着茶叶在杯中上下翻滚着,慢慢的沉淀在杯低.然后慢慢的拿起杯子,学着爷爷的样子,一小口一小口的品着,爷爷常会问我品出了什么味道来,我没什么感觉,只说是有点苦涩.回来回到家中住,爸爸也会把我当客人一样,每当他要泡茶的时候总会笑着问我要不要也喝一杯.虽然我不怎么喜欢喝,但我还是点头了.有些时候,从外面玩回来,渴了,就直接一口气把凉的茶都喝掉,也没什么感觉,只是觉得蛮解渴的.那时候还小,老是忘记爸爸和爷爷告我的,茶是用来品的.真正喜欢上喝茶是上了初中后.初中的作业每天都很多,每天都做的很晚.无聊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为自己泡一杯茶,然后边写作业边喝茶.尝试着一小口一小口的品着,刚入口的时候,总是很苦涩的,但一会就会好起来,变的很有味.经常品茶,渐渐学会了让自己安静下来,只要泡一杯茶,慢慢的品着,仿佛什么都和静止了一样,世界好象只有我一个人存在,安静的想着自己的事情,感觉真的很好.品茶,其实是在品生活,笑对人间世事,安静的面对各种情感波折,真的很好~品茶,品出的是幸福的人生.

第一次开始喝咖啡的时候是在新加坡的亲戚回来的时候,喝着外国的咖啡,也没什么感觉,只是觉得咖啡好苦,好难喝.后来和朋友去吃西餐,习惯在开餐前先喝一杯咖啡,我这个人也许很奇怪吧,咖啡不加糖,什么也不加,就是一杯,单纯的咖啡而已.品味着苦的感觉,仿佛恍若隔世.咖啡,品出的是世间的苦,更是对自己每天过的行尸走肉的生活悲哀.

以前,我从不认为酒也是要品的.一提起就,我就会联想到醉汉的样子.教我喝酒的是我的好兄弟马泽宇.很奇怪他是怎么想的,小学的时候我们在一起吃饭时,他非要喝酒.记得联欢会的时候,我们不但喝酒,还比谁能喝,瓶子垒起来老高老高,直到被老师发现,那时他已经喝醉了,连站都站不稳,想想我们那时还是太幼稚,太可笑了.喝的最多的一次喝了一瓶白酒,一瓶啤酒,我都快忘了自己是怎么回家的了,从车上下来头重脚轻的,最后还是大牛把我送回家的.酒,喝到肚里很烧心.喝酒,品出的,只有人生的烈!

品味人生

12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有人把人生比作一杯咖啡,有苦的滋味,也有甜的香醇。我却感觉人生似一杯美酒,不同的人在品酒时有着不同的感觉。会品酒的人,把品酒作为一种乐趣,四溢的酒香会,让人感到韵味无穷,而不会品酒的人,就会把品酒当成一种负担,酒的辛辣会难以入口,只能拒以,痛苦难挨,感到酒平淡无奇,丝毫感不到其中的乐趣。

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美丽的人间。每个人从来到到升入天堂,整个生命的历程都是一本书,至于写得好写得坏、写得厚写得薄、写得精彩还是写得平庸,全看你自己如何下笔,别人是无法代替的。

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只有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就应该把握今天,做好今天该做的事情;在回味昨天的时候,就不会留下悔恨;展望明天,怀揣梦想。有了梦想,就有了希望,就有了灿烂的阳光。时光就不会虚度,心也不会彷徨,内心也会充满了无限的力量。那一幅幅美景也会驻留在你人生的道路上,回眸时,心中无比欢畅!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人生应懂得取舍。拥有海一样的胸怀,就会拥有一片晴朗的天空。拥有宽广的胸怀,就能够正确地看待自身与他人的差别;你既不会自轻自贱,崇拜英雄和偶像,把任何人都看得比自己优越,对自己产生自卑;也不会盲目自信,无谓地贬低他人,更不会因别人的权力、财富、地位而愤愤不平,你会愿意以自己的实力战胜对手,而不是因对手的缺陷使自己获胜。你没有时间兴灾乐祸;没有时间评论别人。你只是忙于自己追求的事业,你不会计较在每件事情上是否公平,只愿自己的内心快活与充实。同时更希望自己的存在,给他人带来快乐,让周围的环境因你的存在而笑声不断.为别人着想意味着给你插上一对翅膀,因为你把自己的快乐带给了别人,与人同乐,快乐就增倍;同时你也真正了解别人痛苦,与他分担,就会给人减轻痛苦.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你就会有缘成为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就是在你流泪的时候为你播种快乐的人,朋友能为你做到这一点,相互间就会结成天长地久的友情。苦乐同行,才能同舟共济。人有个好的心态,才能延续生命。人生在世,往往都是在坎坷中求生存,在平凡中绘美景。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网上,都应该有个好心情。好的心境对健康很有好处的。我的心情好的原因,就是因为在人生的旅途中没有留下遗憾,没有一种东西让我感到失去了,而后悔的事情;对一切事情的发生都应该正确对待,认识到事情是不可避免;正确认识自己,让自己经常处于一种宁静的状态.在生活中默默地做自己喜欢并感兴趣做的事情,让自己感到生活的充实;在工作中保证质量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求有功,只求无过,平衡得失。

食之有味的生活,是在付出以后才有的,才能体会到的,味道还是不错的,“犹如在做饭时,先配好料,这样做出来的菜才可口让人有食欲”。但是过于有味道了,生活又会被浓厚的味道所掩盖。有时会出错,会出现失望,会让人对人生失去更多的味道,而对人生感到枯燥从而又无味了。因为,是为了有味的生活而付出的太多了,有点累、有点彼备。当然风雨过后最终是彩虹,是人生真的有品味的日子,可是这样要在人老面黄时了。也有人,在年少青春时,就有好品味的生活了,但这是很少的,大多是通过多年的拼搏才得到的,因为我们大多是平凡的凡夫俗子。

不管以后有何生活,只要到老时,能有一个美好的回忆也是不为过的。

食之有味,食之无味,食之多味,等以后慢慢的品味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