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桥米线_650字650字

过桥米线_650字

650字 六年级 状物

过桥米线各地都有特产——有盐水鸭,有桂林粉,有麻辣烫,有桂花糕,有鸭血粉丝……应有尽有,但我还是认为云南的过桥米线最好吃。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位书生在云南南湖的湖心亭苦读书,他的妻子每天都要过一座桥给这个书生送饭。有一天,妻子觉得丈夫很辛苦就炖了只鸡放进土罐里准备送给丈夫吃,可是中途有事便耽搁了,等回来才发现土罐里的鸡还是热的,打开一看,发现上面有一层厚厚的黄油,于是就用鸡油烫米线给丈夫吃,书生吃后赞不绝口。因为妻子每天送饭都要从南湖的桥上过,所以书生把这种美味食物取名为“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可谓是色香味俱全。刚刚做好的过桥米线,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令人唾延欲滴。碗内有鲜红的鸡、猪、鱼肉片,有翠绿的菠菜、豌豆尖和嫩黄色的鸡肉——那五彩缤纷的食物,更增加了我的食欲,让人唾延“万”尺。

过桥米线做起来也很简单。首先,将一盘切得鸡、猪、鱼肉片及豌豆尖、菠菜、玉兰片和猪肝片先后放入有肥鸡金针菇和米线骨头熬成的汤中,为了达到保温效果,上面要放上鸡油。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适量放一些辣椒油、香菜等调味料,然后将米线放入碗中,经过搅拌一碗香喷喷、五颜六色的过桥米线就大功告成了。

用筷子挑起米线,因为米线在滚烫的鸡汤里烫过,所以根根洁白晶莹,使人恨不得一口吞下。尝上一口,米线里满是骨头汤那浓郁的鲜味,使人胃口大开。没过几分钟,米线、汤底的肉和小菜就被我一扫而光。

这一大碗米线吃起来味道特别浓郁鲜美,而且营养非常丰富,常常令中外食客赞不绝口。过桥米线集中地体现了简单而丰盛的原料,精湛的技术和特殊的吃法,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六年级:cxt4608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卤蛋”老师

700字 初一

老师姓杨,教我们数学,在我们班的一方土地上,他的长相实在是很夸张——

脑袋光光的,有点尖,放在大太阳底下亮堂堂的,令人不敢直视。他的脸很圆、很胖,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个标准的圆形。皮肤很黑,乍看有些像锅里刚出炉的卤蛋,只是不会冒热气。五官好像太分散了,眼睛、鼻子、嘴,东一只西一个地散在那张大脸上。一副很大的圆框黑边眼镜“坐落”在小小的塌鼻梁上,与一双黑豆儿似的小眼珠完全不成比例。他的嘴巴与耳朵却特别大,占了脸的一大部分,让这张脸看上去加倍的可笑。鼻子太小不争气,眼镜老是掉下来,他上课40分钟简直一分钟得推十次眼镜,使人忍不住要发笑。班上同学大多不记得他的姓,只记得他那同他大嗓门一样响亮的绰号:“卤蛋”老师。

“卤蛋”老师的嗓门大真的名不虚传。班里的扩音器他从来不用,只要吼一嗓子:“上课!”便能吸引全班;也无须担心下头有人窃窃私语,只要他的嗓门吼起来,没有人听得见自己讲话!而下课时,他会挥一挥手,激情饱满、慷慨激昂地大吼一声:

“下课!”

然后,大步流星地迈出大门,声音比下课铃还大还有效。我们总是起疑: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他不去唱京剧?多么好的嗓子呀,不去唱戏实在是浪费人才。每当看着他那抖得像汶川大地震似的喉结,大家就在台下匿笑。抖着、抖着,眼镜就掉了,他手忙脚乱去扶,总要掉了粉笔或是弄皱了书,此时我们的笑藏不住了。他似乎也觉得好笑,脸上软塌塌的肥肉颤颤地,眼镜滑得更厉害了。

“卤蛋”老师工作也是极认真负责的,每一本作业都板板整整、一丝不苟地改好。有谁成绩下滑,他的指导也是十分认真的。他带我们班后,我们班的数学一直都不错。

光阴似箭,已有三年没见着“卤蛋”老师了。初中的老师五花八门,可是没有一个给我的印象比四年级的“卤蛋”老师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状物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