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读《目送》有感700字

送别—读《目送》有感

700字 初三 应用文

团聚的时候,知道没有永恒。只要一想到送人离开,离别就变得忧伤。

朋友亲人离开得越远,越长,感情越深,离别越难。

记得自己有许多送别,回忆起来,发现像轮盘一样……一别再一复……

每次过节,回去看望自己的外婆,长长短短的一个月都呆在外婆身边。临行前,会有一个缓步的身影,会有一个祝福的身影在身后,笑望着招手,停步,努力地再多看几眼,好久才说出:“走吧,路上小心……”“知道了,回去吧。”很简单的话啊,从小时候看到现在,每次都会看到那么郑重,那么认真,那么在意的表情。

最近距离的送别是送人离开世界吧---许多亲人围着中间的火炉,一句话不说,就那么看着,照片上还能清晰地看到她笑靥如花的样子。

经历了一点,其实对“团聚简单,送别难”早已有所体会,但也渐渐明白,送别包含的快乐远大于团聚:送别后才会看清过去他(她)的关心,更重要的是,只有送别后才会有团聚。

龙应台对送别的理解是加深的,“不必追”可能是追不到亦或是今生今世一定还能相逢。因此,虽然心头罩着不舍的忧伤,也只是“咖啡中固有的咖啡因”,如傅雷说的,精神的消沉是人经历中的必然,学会面对它才更重要。一味的沉入送别之痛,只是体现其的依赖罢了。

其实,送别也是一种快乐呵:因为对方对自己的祝福和自己对对方的期盼都是出于希望啊。

脑海中还是能想起自己怀着紧张的情绪步入考场时,姐姐叫住自己说的那些鼓励话,能如夏天银杏由绿渐转浅黄的轻巧,神奇地减轻紧张。即使当天姐姐也要离开,我也不曾悄悄流泪:因泪是奢侈品,怎能让它在送别时泛滥?

别后的生活虽多一份牵挂,也是清水,洗清楚聚时忽略的点滴感情。

我(被)送别过很多次,从一开始感到的落寞到后来悟出的好处;从一开始的害怕到后来的镇定面对;从一开始的忧虑到后来的期待……送别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末节,也是开端。

现在的我能说,送别是快乐的初始,亦是破茧时阳光下透明双翅震颤的几缕轻柔,是绸帕上包裹的落花,美丽的忧伤。

镜花·水月

800字 初一 散文

漫步于历史长河之中,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总是高风亮节,就似那出水的芙蓉,洁白而无暇,他们总沉浸于自己心中的镜花水月之中。镜中花皆为幻影,水中月以为无形,一切虽然都不存在,但是它就好似一身洁白的衣衫,出淤泥而不染,遗世独立与芸芸众生之中。

最洁白的莲绽放于楚国的宫廷,屈原看破秦王的阴谋却惨遭流放,又有谁知道他心中的苦闷呢?《九歌》的幻想不正是屈原内心的镜花水月吗?人间的王侯将相化为天上的神灵,演绎着屈原的痛苦与不甘。汨罗江畔,屈原以千古绝唱《离骚》抒发内心的迷惘,他在苦诉,他在苦诉楚王的无道和奸佞的无情。世间最为高贵的灵魂沉入汨罗江滚滚的江水之中,这恐怕是他最好的归宿吧,屈原已经不堪“世人皆醉我独醒”的重负了。

而处于北宋盛世的苏轼也有这几乎相同的遭遇,作为进士的苏轼却几乎漂泊于大江南北。苏是不想做官么?并不如此,他甚至为此奋斗整整一生,却也只能在蛮荒的琼州孤苦伶仃的死去,可是他给我们留下的是豪情,是志向。黄石的大江东去在他眼里是赤壁的战火,庐山的孤峰在他眼里是不朽的哲理。他有着“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也有“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踌躇。既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幻想,又有“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的闲适。苏轼总能带给我们一种豁达纯净的感觉。

同为宋代,却不幸处于战乱纷飞的两宋之交,年轻时“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愉悦到晚年时“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哀,李清照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在经历了人生的悲喜变动之后,悲切开始替代愉悦成为李清照词作的主旋律,但她的词却因此蒙上了一层忧郁的美感。李清照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可望而不可即的丈夫的思念。自从丈夫的突然逝去,李清照就一直徘徊在过去的回忆之中,那般的无奈,那般的迷惘,带着“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的淡淡忧愁,留在了这个我们所熟知的世界。

历史已经悄悄地逝去了,文人墨客那或豪迈的个性,或忧伤的情感总能令我有所感触。在自己心中的镜花水月之中,他们演绎着各自最为期盼的人生,即使花开花落,也无法打扰那如水般澄澈的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应用文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