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读后感800字

孔子的故事读后感

800字 读后感

一顶方帽,长长的胡须,一身简朴的衣服,双手拢在袖口里,这就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孔子。

孔子谦虚、大胆、聪明、好学、勤奋。他三岁就没了父亲,十七岁没了母亲,常人恐怕只能变得孤僻和冷酷,但是他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更加好学、勤奋,不懂就问。

孔子周游列国,希望在各国推行他的治国政策——“仁”。由于身处乱世,他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很多权贵嫉妒他的才能排挤他。经过一次次的碰壁,最终孔子回到了鲁国,专心从事教育事业。孔子一生历经磨难,然而他非常好学,终其一生从未停止过学习的脚步,即使自己已经成名,仍然“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一点非常值得我学习,同时,为了推行自己的思想和治国之策,他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不惜牺牲一切,直至暮年。这种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顽强拼搏、乐观向上的精神同样值得我们用心学习。

令我敬佩的还有孔子的谦虚,在故事《两小儿辩日》中就体现了出来,当时孔子听了两个小孩儿的话后,仔细想了又想,觉得两个孩子的话都很有道理,但他自己也不知道正确答案,于是,他没有不懂装懂,而是对两个孩子说“两位小朋友,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也不知道!你们让我回去想想吧!”孔子就是这样的谦虚,没有不懂装懂,他这样的好习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这让我想起了他的一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正因为这样,孔子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开阔了眼界,使自己变得更加博学,最终成为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正是需要这种执着和坚持吗?但事实上,有些人做一件事,总是只要做了就行了,从来没有想过把一件事做精、做细,完全不去思考与挖掘事物的深层含意。生活中,缺少的就是能把一件事做精、做巧、做细的人,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能从中看出一个人将来的成功与否。如果一个人,对待任何事都能一丝不苟地完成,认真地对待每一件小事。这样的人,何愁不会成功呢?

《孔子的故事》这本书给了我一次灵魂的洗礼,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本书给予我的教诲:“把小事做到极致,把小事做成经典。”我们要从身边做起,做好每一件事,做最好的自己!

我和诗词有个约定

750字 五年级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妈妈的引领下,我陆陆续续看完了四期的《中国诗词大会》,从中我深刻体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内涵。无论是优雅知性的主持人董卿,还是学高八斗的康震教授,还有和我年龄相当却能出口成章的“百人团”选手,都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同时,我心中也萌生了一个愿望,就是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登上《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一展风采。

其实,不知不觉我就钻进了妈妈给我设的“套”。她是学中文的,古诗词之美让她流连忘返,所以她也想让我得到书卷气的熏陶。妈妈见我对诗词心生崇拜,就因势利导我和她每天比赛背诗词,我爽快的答应了。

暑假刚一开始,背记诗词就被我列入了学习计划。每天早晨醒来,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它。五首背会了,我会向妈妈先过关,然后,占据主动权的我会反过来要求妈妈给我背,已过四十的妈妈虽然记性不如我,但她很勤奋,边背边在本子上写,最终都向我熟练准确的过了关。她的勤学苦练精神也给了我很大的鼓舞。隔一段时间,我们一家三口还举行“家庭诗词赛”,爸爸当裁判,我和妈妈或者整首比赛,或者各接一句背诵,家中背诗诵词的气氛其乐融融。

背诵诗词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充实幸福尽在其中。翻阅它,你会领略到“春水碧于天”的江南旖旎风光;体会到“慈母手中线”的博大母爱;感动于那“天涯若比邻”的真挚友情。不经意间,五侯权贵的奢靡腐朽令你愤怒击案;依靠拾麦充饥的老妪又让你同情落泪。突然你眼前一亮: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是何其深邃;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又是何等顽强!

唐诗、宋词、元曲堪为古典文化中的“三绝”,千百年来光耀人间,滋润着华夏代代儿女,其广泛深刻的内容让人拍案叫绝。学习它,既可积淀文字功底,又可陶冶高尚情操,我和妈妈乐此不疲,将会把这个好习惯进行到底。

我和诗词有个约定,“大风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终有一日,我也要登上《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崭露头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读后感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