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闪烁的那颗星1200字

天空中闪烁的那颗星

12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天空中闪烁的那颗星

作者:华阳中心学校六零一班 高冉

“为何天空中的星星如此闪亮?”这是我童年的心声。

我的童年充满了梦想:当一个辛勤的园丁、做一名神秘的侦探、成为一位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可至今我才明白:原来梦想也需要人们的祝福。

在一个明媚的春天,迎着晨曦的艳阳,踏着晶莹而嫩绿草儿,背着沉重的书包,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看,柳树姐姐正对着清澈小河梳理她那秀丽的头发呢?花儿伴随着几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一群鸟儿在天空中快乐地飞翔着,白云挪动着她那婀娜多姿的身材在为大地上的观众献舞呢!啊,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忽然从不远处传来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叫声,我用眼睛扫视这四周,只见远方有一群人正在围观着,不知在凑什么热闹。我连忙加快脚步向人群走去,我那幼小的身体费尽全身力气挤入人群中,眼前的一幕使我惊呆了。

一位眼挂泪珠的大姐姐跪在地上哀求着一位妇女。我不知怎么回事,便急迫询问围观的群众,从他们的口中我得知:这位跪在地上的大姐姐是这位妇女的女儿,由于家境贫寒,在女儿考上大学时期,她的妈妈竟然坚决提出让她辍学,于是便有了这凄惨的一幕。辍学——这对一位大学生来说是多么可悲的事啊!求学之心人人有,又何况是一位大学生呢?大姐姐的眼神中充满哀求、充满了期盼,充满了无限的伤感,但是那位妈妈仍是无动于衷,安然地向屋里走去。围观的群众摇摇头,在叹息中无奈的散去。望望四周的景色竟然都变了,一群大鸟被猎人的枪弹吓得左逃右躲,美丽的蝴蝶在调皮的小孩手中变得是那样丑陋,柳树姐姐仿佛与谁闹了别扭似的也不再梳洗那秀丽的长发了,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凄凉,好似为这样的不幸而哭泣。

眼前的这一幕,搅乱了我思绪,拨动着我幼小的心灵,为此而惆怅愤怒。已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独坐窗前,一阵寒风迎面而来,使人直打冷颤。遥望那失去群星闪耀的夜空,我陷入了沉思:沉思那哀求的神情;沉思她那无动于衷举动;沉思着人们的无奈的叹息。这一刻仿佛凝固了似的,忽然天空中下起了“同情”的雨。今夜是那样的漫长、那样的凄凉,那样的寂静。哀求的哭声,期盼的泪珠还在继续着。

晨曦的第一缕阳光射在我脸颊,漫步在窗前,望着窗外的美丽的春景,背起书包带着一天美好的心情奔向我最向往的地方。当我再一次路过这个地方的时候,居然听到的是人们的欢声笑语,祝福声……我摸了摸头脑不知是怎么回事。一位大人告诉我:“昨天她的妈妈被群众说服了,大家还凑了一点钱呢!”当这位大人说完后,一股暖流从我的心中涌出,涌出的是一种爱,一种与众不同的爱。这位大姐姐在人们的祝福中被送走了。风寄托着人们的祝福,寄托着母亲的思念,寄托着我们对她的期望。风随着车子越飘越远,但飘不走人们那颗最真诚的心,最真挚的祝福……

我带着梦想再次遥望群星闪耀的星空,为何天空中的星星如此的闪亮,如此的耀眼。哦,那是因为——有爱的祝福。

【教师点评:本文小作者以真实的事例,独特的构思,诗化般的语言勾勒出了人世间那颗最真诚、最善良的爱心。

文章情境描设置了悬念,叙事中夹写景,触景生情,情景自然融合。全文清新秀逸,亲切委婉,朴素而不落俗套,读来令人精神振奋、耳目一新。取材于真实生活,选材适当,很有新意,自然过渡,情趣盎然是本文成功的一大要素。

文章结尾处寥寥数语揭示了中心,实属点睛之笔,概括之语,短促而有力】

指导教师:荣斌

品雨

400字 初二 记叙文

断断续续下了几天雨,到黄昏有淅淅沥沥的下起来了,细柔的雨丝密密的斜织着,雨声便如春蚕咀嚼桑叶一般,嘈嘈切切地将白昼的余光啃噬殆尽。

雨丝最能扯动昔日的情思,雨声也最易叩响感情的门环;垂老的将帅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回味;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幽怨;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想。

那是谁在喊自己呢?“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古代民歌中描写单相思的诗句,竟穿过千年的时空,伴随雨声跳入我的脑海。林黛玉诗云:“秋窗已觉秋不尽,哪堪秋雨助凄凉”,纳兰容若也有“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的佳句。原来这雨丝就是情丝,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而屋上的雨声,就该是伊人敞开心扉的倾诉吧!是雨声使人变得敏感而脆弱,多情而感伤。

雨还在屋顶轻轻弹唱,我忽然想到,在这座脚步繁忙的城市里,还有多少人能摒弃尘世的杂念,如此投入的听一回雨呢?其实,听雨和与月色无声的交谈一样,没有一颗鲜活灵动的心,没有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就无法进入那诗意一般的境界。

品雨,亦在品自然,品生命。

略阳荣程中学初二:胡雯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