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之游600字

春秋之游

600字 初三 散文

车到了,我们也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常州淹城。在之前的介绍书上看过,也查过。据我了解这是我国最为古老也最为完整的地面城池遗址,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考古学家确认为春秋时期所筑,并于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知是怎么了,离它越近我的心却越激动。按耐不住的心终于在进了那高高的大门而平静了下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秋色古风,令我觉得心平静然。

手里拿着手机,沿路之前拍下那一张张的照片。穿过春秋版图广场来到儒家区,一座23.8米高的孔子像依山而建,形态逼真。山上结合石雕与文字表述孔子一生的经历。地面上则采用古书竹卷的形式进行布局,刻论语于其上,72贤人弟子坐落于此,再现孔子“杏林授徒”的春风和煦景象。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都还残留着那古滋古味的书卷气,使我心里一怔,发觉自己学习时的那份忙碌中那份快乐,心里居然对它产生了一种怀念的感觉。

走着走着,来到了一片林间小路,粉粉的的花儿,与绿绿的叶儿在前几日雨的滋润下,更显年轻、健康。望着这似存似无的风景,我闭着眼睛,不去看它。我怕我睁开眼,它就不见了。风忽大忽小,吹着头发,耳边充斥着那一阵阵的呼喊声。试着往前走几步,声音都不见了。忽然我好像听到悠悠扬扬,抒情欢愉的琴声,那是什么感觉,我说不出来,只觉得心中一片宁静,却又想起在老家时的情景,那是小时候的画面,真的很天真很快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和伙伴们玩的情景……

后来我去了很多地方,都让我有很多的收获。那里给我留下的一片美丽的回忆,我也在那里留下了脚印。我们互相给了对方一个礼物。很珍贵。

春秋家园——春秋风骨

700字 初一 散文

回眸唐朝,满眼的流光溢彩,似一朵雍容华贵的牡丹;回望宋朝,满眼的歌舞升平,满园的胭脂水粉,似一朵诱人人的玫瑰;近睹清朝,满目的疮痍,满地的残败,似一朵经霜而调的菊花;唯独有那春秋,满耳的铁鼓铮铮,满目的金戈铁马,带着悲壮和豪情,就像那不畏寒冬,铁骨铮铮的青松。我想:那时的人,一定都是豪放悲烈的;那时的精神,一定都是豪情万丈,气吞山河的。

豪放的人和豪情万丈的精神,悲壮的生活和气吞山河的壮举,我想,这就是那春秋时代人们的家园,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而不衰的精神家园。春秋家园——洒泪祭血,挥泪盈胸,气吞山河的春秋风骨。

古人说:“春秋无义战”。他们认为那些相互的征战,厮杀,都仅仅是为了满足公侯们的私欲。确实,因一已之私而导致天下战乱的确是不可取的,但是,春秋真的无义站吗?从现代看来,正是由于他们的战争,才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促进了文明的传承。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启示,是热血的春秋风骨;那一将功成万古枯,一夜成而万民败的惨淡,是冷血的春秋风骨。冷与热的交织,血与血的汇聚,支撑了一幅气势辉煌的画卷,汇出了那几百年的辉煌。

老子的“无为而治”是春秋风骨的脊梁,虽然讨伐不断,但“分久必合”的大一统必然会天下大治;孔子的“仁义”思想史春秋风骨的身躯,虽然马革裹尸,但盛世来时必然会出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一及人之幼”盛世局面。

春秋时期的人并非不怕战争,毕竟流离失所,身死疆场,但他们有春秋风骨的支撑,春秋家园是他们坚强的后盾。他们坚信:“优美的舞

蹈多在奇险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些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举的牺牲中”。他们愿意以自己的攻伐与战乱,来换取后人的太平盛世,和天下一统的大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亘古千年的春秋风骨默默地传承,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第一个精神家园,我坚信,他会永远的成为整个华夏儿女的精神家园。

春秋风骨静静地延伸着,延伸到通向新时代的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