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那些经常笑,但不经常开心的人......800字

送给那些经常笑,但不经常开心的人......

800字 初一 日记

总有一些人,他们看上去整天都很开心,没有烦恼,像个小孩,好多人都会羡慕他们,但其实不是这样的。他们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难过的一面,更没有能力一个人独处,因为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不知道一个人会发生什么事,坐在窗前冥想走过的点滴。

他们貌似很坚强,因为在别人看来,他们什么事都能微笑着去面对,但事实上他们长着世界上最脆弱的心灵,只是长期的伪装使得别人很难发现他们内心深处的创伤。他们只想简简单单、快快乐乐的活着,期待并且相信每个人给的笑容都是真心的,希望身边的人都是真正的喜欢自己。即使别人小小的意见,也会另他们难过好久,他们真的真的很介意,介意自己不被人喜欢。因为,他们总是为别人想的很多,对别人总是比对自己好;把能对喜欢的人好当做幸福,喜欢别人比喜欢自己多。

他们总是那样,前一秒还伤心的流着泪,后一秒出现在朋友面前的时候,已经满脸溢着灿烂的笑容。有人说她们是向日葵,是的,他们在意的人就像是太阳,在面对太阳的时候永远是明艳的花瓣,而太阳照不到的背面,那悲伤藏得那么好,不愿被看见。

他们向往放纵自由的生活,却必须为了谁很努力的朝另外的一个方向活着,很累很累,却仍是心甘情愿。离自己的梦境越来越来远,不得不面对从未想过的争夺和复杂,恐慌、不知所措。只有面对最信赖的人时,才会卸下盔甲,委屈的流下眼泪。因为在他们心里,笑就是开心,哭就是难过,接近就是喜欢,远离就是讨厌。但其实不是,他们明白了,心好伤,眼泪就没忍住。哭过之后,笑笑得擦干眼泪,说,没关系,我可以做的很好的。

他们好像无所不能,好像总是不会有烦恼,好像什么问题都能轻而易举的解决,总是喜欢喜欢出现在流泪的人面前,笑嘻嘻的逗着笑。而面对自己的问题,他们却茫然无措,面对自己的悲伤,他们只会躲在人们看不见的角落里慢慢由伤口越裂越大。

他们的想法非常简单,说出来的就是心里所想的,肚子里不会拐七道八道的小弯,无心的话可能会引起别人的误解。所以,请别记恨她们,他们从不愿伤害谁,小小的错误就能让他们懊悔很久。

初一:陌丶小梅

《百年孤独》读后感

800字 初三 读后感

世界上有两种小说家,一种致力于反映世界与描摹人生,比如托尔斯泰,而另一种,却凭借一己之力创造了一个世界,比如马尔克斯。

这个世界带着魔幻色彩,充满乱伦与迷醉。但如果这仅仅是一部满足人们对拉丁美洲奇观的猎奇之作,那也太低估了马尔克斯的想象力和洞察力。这本书之所以成为一部巅峰之作,一个无人能及的典范,在于精细入微的情节构造和有条不紊的故事节奏,也在于他在有限的篇幅里,已经将触角伸得足够远,直击整个人类最深刻而又古老的命题——孤独。

如果一个人过早领略到“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种凄凉,那真的很可悲(比如张爱玲)。但是有一天,任何一个对生命有点责任感的人或许都会清楚地感受到什么叫真正的孤独,并不是离群索居,并不是独酌无相亲,而是对于有限和无限、偶然和必然、宿命与奇迹之间的微妙感知。也许我们拒绝承认人生是历史的无限重复、我们一直在原地打转,但是却缺乏足够的理由否定马尔克斯笔下的世界,其实真实存在于世世代代。你可以理解为殖民地的奇异风土,而我却倾向于认为,那明明就是人类的内心图景。你可以逃避,但是总有一天会无路可逃。

除了死亡,还有什么是让人真正平等的?孤独感。

好文学通常要么探索外部世界,要么探索人类内心,而能够将两者合二为一又不显得怯场或者拙技的,可称为不可多得的杰作。马尔克斯不仅做到了,而且毫不吝啬他的超卓天才。而这种天才,又完全不妨碍表现他的怜悯之心。在这种怜悯之情的笼罩下,再荒诞不经、不可理喻的人物都显现出一种人性的合理。

他们命中注定彼此隔膜,即使靠情欲的挥霍也无法真正去相爱,更无法走出谵妄和死寂,只能等一切按照快要成灰的羊皮卷中的记录来按部就班发生,那么,这就是真正的世界尽头了吗?

我想在看这本书时能够听到内心强烈震荡的人,并不是因为一种嘲讽,也不是因为自怜,而是突然感到由来已久的悲恸有了回音。如果人类在千万年以来从来都不曾彼此理解过,不曾爱过,只能借文学的微光获得一点点暖意,这算不算一种宿命,又或者,这已经是在荒漠之海中的,仅存的灯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日记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