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书700字

人生的书

700字 初二 议论文

书,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或者说,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当你闲下心来的时候,就会想要手中拿本书,拿张小凳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翻开书,品味书中的味道。说起味道,那么就有一个问题——书是甜的还是咸的?

暑假是一个漫长的时间,我们有很多机会可以闲下来读一本好书。

今年暑假,我一如既往的这样做了,一半是自己闲,还有一半是别人的要求。当然,在种种因素下,我还是读了,也品味了。这本书叫做    “时间简史”。这是一本科普书,因为我对科普类的知识感兴趣。书里讲了广义相对论,量子理论和对宇宙,空间,时间的概念等。当然,我并没有读透或者说是读懂,只是懂了一些皮毛,只是九牛一毛而已,而我当初买这本书的初衷就是能够让我经常去看看,每一遍看都能有新的理解,我也能乐在其中,不像我之前看的许多书一样半途而废,至少现在没有。这本书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史蒂芬·霍金写的,但我觉得这肯定经过了简化和删减,不然肯定不会这么浅显。但我相信只是简化版也能让我有所长进了。我读了这本书后,对我们所在的宇宙有了全新的概念,顿时觉得受益匪浅。一本好的书能够教你好的知识,这往往比你在学校里学的更广,更多。

之前说过,书是甜的,还是咸的。当然,我也有了自己的答案。我虽然不能说博览群书,但终归读了些许书。在我看来,书就像是水,你往水里加什么,他就是什么味道的。而加什么。就取决于读他的人,当同一个人怀着不同的情绪来看同一本书时,味道就不同;当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时,味道也不同;当同一个人读不同的书时,味道自然会不同。书的味道也会随着作者和故事情节而不同。不同的书有不同的味道,所以人们才会愿意去看各种各样的书,在不知自不觉中吸取了大量的知识,就像一块吸饱了水的海绵。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愿意不断地吸取知识的水分,好让自己海绵中的水不会干涸。我们也应该如此,品尝书中的百味,喂饱自己的“海绵”。

人生就就像一本书,只有品读里面的酸甜苦辣,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真理。

仲夏初雨

650字 初一 散文

一进入夏天,就开始盼望雨,盼望一场有雷声,有闪电的大暴雨。仲夏的第一场雨敲响了我的心房。

我去拿书本,雷声就响起来了。走到书房,对着窗,天空还有点亮,还能看见浅浅的蓝色。夏天蚊子多,我却舍不得关窗。我盼望雨飘进来,让屋里也分享到雨的清凉。

我看完了两篇写景的散文,再抬头看窗外,不由得震惊了,才几分钟的时间,天已经完全黑了,雷声还在响。楼下传来人们的惊呼和匆匆忙忙的脚步声,悠闲散步的人们行色匆匆,慌慌忙忙地往回赶。

等到人声静了,闪电划破天际,划破黑暗,一声惊雷在天边炸响。接着,雨来了。先是淅淅沥沥地下一阵,后来愈下愈大,哗哗啦啦,大雨倾盆。我忍不住放下书,走近窗台去看雨。在层层的雨帘下,已看不到任何人的身影,听不到一声鸟鸣——动物们也都躲起来了,大街上空空荡荡,只有无数的雨珠在跳跃。这里是雨的世界,仰头,低头,远看,近看,一切都浸在雨里,一切都变成动态的了。地上到处是江河在奔流,什么时候可以卷起裤脚去踏浪呢?东南角上的盐仓顶上跳跃着无数的雨珠,棚顶的蓝色被此起彼伏的雨珠覆盖只看见一片晶莹的白。雨珠顺着凹凸不平的棚顶成股流下,屋檐上就像挂起了一条条水晶的珠帘。对面楼上昏黄的灯光经过漆黑的树梢,直照到我的窗前,让人感受到湿润的,雨中的一点别样的温暖。

雨声交错着,“啪啪”地打在屋顶上,“沙沙”地落在树叶间,“叮叮咚咚”地落在青石板上,奏出和谐的韵律。看着雨,让人有有一股冲动,想跑到一块芳草茵茵的土地上,扔下伞,仰着头,痛痛快快地淋一场雨,经受一次最纯净的自然的洗礼。可是,我在这封闭的城市里,暂时还找不到芳草茵茵,寂静无人的土地。倚着窗,听着这纯纯的自然之声,就沉沉的睡了。

早晨起来,发现雨早已停了。外面人声嘈杂,人们匆匆忙忙。四处还有水滴落在防盗网上的声音,“噼里啪啦”的,却再也找不到丝毫的韵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议论文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