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最美的自己1200字以上

遇见最美的自己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题记:彩虹是雨后的青春,绽放七色的光芒,在潮湿的空气中旖旎花下的世界。我相信总有一片七色的云彩会飘逸在属于我的天空,绽放那道属于我的光芒。不曾希冀在跌宕起伏的旅途中会遇见最美的绿光,但我相信,我会遇到最美的自己。

古老的北欧流行这样一个传说,“当你在天边看到一道绿光闪过的时候,许下一个美好的愿望,在你再次看见绿光的时候,这个愿望就会成为现实”。我没有去北欧,也没人确切的考察过在那里是否真的有绿光经常出现,更没有考证过真的有人实现了愿望。无缘只能相信这是个美好的传说,愿望始终是需要靠自己去实现。

从小被灌输的思想就是“寒门弟子早当家”似乎所有的穷人在承受着家庭巨大压力的情况下最终都会出现残酷的两极分化,要么一直穷下去,要么与财富接轨了。一个成绩很好的朋友他缀学了,他说不可以为了自己的前途让父母那么辛苦,与其背负着这么大的压力读书还不如早点出社会帮父母赚点钱,改善下他们的生活。

父亲说了无数遍的“读书出人头地,知识改变命运。”就算再苦再累他都要我们坚持下去。我从不认为读书是人生的唯一出路,但为了父亲的心愿,我不得不坚持下去。对于那些缀学的朋友,我也只能在心里面真诚的祝愿他们,即使在心里也有过羡慕他们的念头。

进入大学后,我坚信了父亲的选择是正确的,是他圆了我大学的梦,让我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接触到更多深奥的知识,让我成为更加优秀的人。大学不也是我一直追寻的梦吗?为了进入这片神圣的殿堂,在无数的夜里我奋笔疾书。在高中那段辛酸的岁月里,书写着人生最乏力的旅程。也渴望校外那片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也想在自以为青春的岁月里洒下自己最恣意疯狂的脚印。

但不知是谁的鼓励,是谁的臂膀,他阻止了我所有恶意的念头,他让我坚持着走下去。一直在思索该以怎样的方式去成就一个更加完美的自己,是奖学金那一张张华丽的证书;是工作那个拥有成千上万人的大企业聘书;还是找到一个有钱又愿意终生照顾你的男人。

我相信世界是公平的,只要努力就会得到你想得到的一切,而这一切只是时间的问题,但问题是我的激情还可以持续多长时间,而我的父母又有多少时间可以等待。在读了多少名人传记后,我却意外的发现是世界上的成功人士并不都像我们想的那样个个手握一纸高校文凭。

李想创建了泡泡网,中学毕业的他并不影响他在事业上的大展图腾。韩寒一样的红红火火,用多才多艺闯荡自己的江湖。茅侃侃的个人传记始终是那么精彩,高中缀学的他,IT互联网首席架构师兼首席运营官。

每个成功的人士都是相似的,一段段含辛茹苦的血拼历程,那么的励志,那么的震撼人心。每个失败的人不也都有一段相似的经历吗,归根结底都是对自己懦弱的阐言,对自己无能的发泄。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方式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成功的人很多,失败的人更多。聪明的人很多,平庸的人会少吗。做为茫茫人海中最平凡的一人,我又该以怎样的微笑诠释我不堪的岁月。

大家都说你身材好,长相也好,有文凭,又年轻,怎么会没有自信。我有什么理由没有自信呢?为什么不能打从心里肯定自己。一直想追寻最美的自己,但此刻的自己不美吗?如果说青春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而自信就是开创这笔财富的钥匙。有了青春,你还怕找不到自信吗?

都说只有经历了沧海桑田,才可以看透尘世喧嚣;只有历尽了艰难险阻才可以收获人生最美的朝阳。我一路的跌宕,一路的曲折,一路的羁绊,一路的磨炼。又何时能在人生的转角处遇到最美的自己。喜欢孙燕姿的歌声,喜欢她的绿光。都说看到绿光会带来人生的好运,就算让我找到了四叶草,它又能以怎样的方式赐予我幸运?

终于,我发现了微笑是对自己最好的态度,坚持是对自己最好的方式,努力是对自己最好的负责。美丽其实很简单,自信的自己永远最美。

风起了,潮落了,看云卷云舒,听花开花落。夜来香淡雅的芬芳,弥漫繁星点点的夜空;萤火虫微弱的光芒却如此明亮。简单中的平凡,平凡中的超然,但那不是平庸。

恬然的心境,安之若素。用黑色的眼睛去开拓前方那片迷离的夜色;仰望这无尽的苍穹,我相信总有一片属于我的云彩。它告诉我,最美的自己在上面,带上自信,腾云而上,就会遇见。

遇见未知的自己

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其实我不太讲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一个字是“出走”。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锐度,也失去了创作力的激发,所以需要出走。

我七零年代在欧洲读书,那时候我写关于文艺复兴的艺术史,老师问我,“你有没有去过意大利?”我说还没有。他说,“你没有在米开朗基罗的雕像前,热泪盈眶,你怎么敢写他?”后来我在意大利跑了一个月。身上就是一个背包,两件衬衫。我也曾经睡火车站,那时候坎城的火车站是一片年轻人睡在里面。他们问我,“你怎么没带报纸?要铺报纸的。”他们就分给我。早上五点,警察带了一大桶的咖啡,当,当,当,敲着桶子,叫醒大家,请大家喝完咖啡离开,火车站要营运了。

不要问该准备什么?先问你爱什么?

欧洲有种青年出走的文化。我在翡冷翠(编按:意大利佛罗伦萨)认识十四岁的苏格兰小孩,带个毡呢帽,打扫厕所一个学期存的钱,就到欧洲来旅行。花完了,一点也不害怕,就去街上吹苏格兰风笛,再继续下一段的旅行。我那时候感触很深,不同的文化,年轻人可以这么不一样。他们将来长大以后,担当的事情也绝对不一样。我们宋朝诗人柳永说,“今宵酒醒何处?”中国文化里面本来有这个东西。可是这个文化老了,失去了走出去的勇敢。年轻人的生命力没有了,生命力消失了。

我希望壮游,带动的是年轻人走出去,打出一片天。如果今天不能打出一片天,将来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很多人要去欧洲,都会觉得我在欧洲很久,就会来问我:“我要去欧洲,要准备什么?”我就会反问他,“你觉得你要去做什么?”当你自己很清楚要做什么、意志力很强的时候,所有困难可以一层层克服。我们今天小孩的准备,他们的信用卡、语文,绝对比当年拿着商品样本在欧洲闯的台湾商人好,但是他们就是走不出去,因为他们的安全感。甚至有人好几年都在问,但最后就是走不出去。

其实壮游有一部分,是先走出去再说。

我常常跟朋友说,《西游记》孙悟空那么厉害,他一翻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那他去取经不是很容易吗?为什么是唐三藏取经?因为孙悟空没有动机,而唐三藏有动机,虽然没有取经的能力。但是动机是比能力重要的。没有动机,根本就没有出发点,连起跑点都没有。只要有动机,都很棒。最怕的是无所爱。如果年轻人想要走出去,我会问他,“你爱什么?”如果喜欢摇滚,要去玩重金属,想要跟乐团,我都觉得很好。此外,“壮游”的“壮”字,不只是炫耀。壮这个字,包含了一个深刻的,跟当地文化没有偏见的对话关系。

旅游是很大的反省,是用异文化,去检查自身文化很多应该反省的东西。比较里面,才了解文化的不同,没有优劣。就像写《裨海纪游》(编按:清朝康熙年间记录台湾山川风物之著作)的郁永河,他看到原住民被抓来拖牛车,下雨他们就在淋雨。他就问:“为什么不让他们在屋檐下躲雨?”翻译官就告诉他,“他们其实跟动物差不多,他们是不怕淋雨的。”郁永河就叹了一口气说,“亦人也。”所有好的旅游书,都会有这个观点。着有《真腊风土记》、出使吴哥城的周达观是元朝的北方人,所以他南下的时候,受不了天气。他不了解当地人怎么每天洗好多次澡。一年之后,他变了。当初他带着大国心态,当时元朝那么伟大,但他后来说,真腊(编按:今日的柬埔寨吴哥窟),一个小小的东南亚国家,可是礼仪这么严整,“不可轻视也。”我觉得,人不可能没有主观,可是慢慢在旅游里面,修正自己的偏见跟主观,才是好的旅游。

不只向外观察,而是向内反省。

即使只是参加旅行团,也可以有不一样的体验跟视野。现在信息真的很发达,在出发以前,做一些准备的工作。第二个,到现场之后,尽量检讨自己的主观。我带朋友去吴哥窟,我会说,“我现在带你们去柬埔寨人的家。”他们下车都会吓一跳,真的什么都没有。我们叫做“家徒四壁”,他们连壁都没有。我在台湾,老觉得我还缺什么。到那里,我第一次想:“我在台北家有什么。”我以为我比他们富有。可是后来我看到他们男男女女从田里回来,脱光光的在河里、莲花当中,彼此泼水、唱歌,我觉得他们比我富裕太多了。我一生当中都没有这样的经验。我觉得这就是个很大的收获。所以我觉得任何一个旅游都值得,因为只要一对比,你都会回来检讨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旅游不只是看,更是找到自己内在,最美的东西。外在的风景,其实是你自己的心情。所以壮游绝对不只是向外的观察,而是向内的反省。

在一个环境久了,会变得“僵化”与“麻木不仁”。出走当然是一个很棒的选择,若短期无法成行…阅读、写作、聊天、学习、陪伴、分享、运动、散心、唱歌、画画….也是很不错的方法。只要能让你的生活比重产生变化的,自然也会改变你的生活质量,避免脑子僵化、心灵麻木了。

你有多久没抬头看看天、看看路边的小花小草、听听在行道树上吱喳的小鸟?就从这个简单的改变开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