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讨书1000字

检讨书

10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我上课说话,不是一次两次了,谢谢老师给我一次次改过的机会,可是,上课说话,已经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所以,改起来,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改掉的,但我可以肯定的是,现在上课的时候,我已经克制了自己不去说那些十分无聊的话,但是 ,虽然现在有时候还会说,不过我真的是已经用心去改掉他们了,所以,请老师再给我一些机会。慢慢地改掉它们,只有这样,在学习上,才能够更加用心的去学,学的自然也会扎实。

我上课说这几句话,对我自己有着极大的随时 ,我破坏了老师的正常讲课的秩序,搞坏了老师这一晚上的心情,无论是语文老师,还是班任柯老师,上一天的课,已经很累了,我却惹两位老师生了气,为了教导我,教导我下次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而且,我不仅影响了老师的正常休息,还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正常听讲,现在,又是期末复习的阶段,大家都在抓紧时间听讲,但我却又耽误了大家的宝贵时间。

学校,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做为一个智商没有任何问题的高中生,来到学校就是应该努力学习的,将来才能够出人投地,以后的生活才能够美好。只有努力学习,才能使父母欣慰。

上课说话,真的不好。它直接影响到了我今后的生活,我学的很失败,我觉得很无奈,那个曾经充满理想的孩子在变坏,望着鲜红的六十五分激动不已,这算不算堕落?我不信地问自己,天空依然是一闪一闪亮晶晶,我睁开眼睛,却看不到光明,手中的七色花瓣没有了幸福的征兆,许下最后一个愿望,希望上课说话的毛病快点死掉,十七年之前,我还不会说话,但是在十七年以后,我却止不住的一句又一句的说话。真的很无奈,真的不应该。

上课说话,这样做很不对,这样做也十分不好,这样做对我是有害无利的,对我的父母也是不好的,对同学也是有影响的,对老师是不尊敬的,对班级的荣誉是有害的,对学校的名声是有损的,请允许我道歉。

从小了说,影响到了学校,但从大了讲,我扰乱了牡丹江市的社会风气和治安,还对黑龙江省的工业有一定的阻挠,对中国的金融业也许也不是很有利,也许还影响了亚洲的科技发展,我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对不起毛主席,对不起党的领导。对不起邓小平理论,对不起马克思主义。更对不起生我,养我的父母,对不起柯老师的教诲。我这样做,愧对死去的革命先辈,正是他们给了我们这样良好的学习环境,可我却没有珍惜。

如果老师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回好好把握,上课都不说与课堂无关的话了,如果一定要加个期限,那我希望是这一学期!

多亏了老师的及时教诲,老师就是希望的火花,是黑暗的黎明,是我们心中的日月,是照亮大地的阳光,是冬天里的一丝温暖,是酷暑中的一块阴凉,是伤痛时的止痛药,是迷途中的指南针,是我学习生活中的向导。

棉花开进阳光里

1200字 初二 散文

棉花,似乎不能够算作是花的一类,尽管它也能开出五颜六色的花朵,但开花不是它们的目的,相对于它们的价值,开花只是它们生命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棉花是五月初才开始生长的。

当夏天的风吹软了整个乡村,土地,也开始渴望种子的深入。农人用铁锄犁开一条条土沟,肥沃的土地,向人们张开温暖的怀抱,种子们从农人的手里扑向   土地,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

劳动把种子和土地紧紧地联系起来。

天气渐渐暖和,种子悄悄地发芽出土,带着土腥味,在阳光中小心地露出尖嫩的头角。在棉苗的生长过程中,农民完成了与土地的交流,把自己的生命扎进土地的深处;也因为农人,棉苗才得以安然地展枝拔节。

农人们虔诚地呵护着它们,好像土地的主人;棉苗却主宰着农人的梦,把这种梦想牵引到八月的天空下去盛开。

我不止一次跟着父母去地里伺弄棉苗。五月的田间地头,到处是弯腰耕作的农民。父亲说,花见花,四十八。意思是说在棉苗开出第一朵花后的四十八天后,就可以捡棉花了。说这些话的时候,棉苗还是三寸来长,暗红的秆嫩绿的叶片,距离那些软融融白花花的收获还差着两个季节。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到父亲脸上安稳的笑容,仿佛收获是明天的事情。风已经很暖和了,泥土里有丰富的水分和养料,空气中有阳光热切的扶持。父亲相信,有这些就足够了,棉苗会放开了脚步,在土地上生长出茂密而丰实的世界。

棉苗渐渐地长粗长高,距收获越来越近了,阔大的叶片、红紫色的花、结实的翠绿的棉。像一群穿红着绿的农村少女,在阳光和风雨中尽情地展示着健美的生命。

棉地里渐渐看不见地皮了,农人们低着头小心地除去一根根杂草,汗水沿着脸颊无声地流淌,滴进脚下的土地里,滋润着棉花。

一天就这样地滴进了土地;一段岁月,一辈子就这样滴进了土地深处。

棉苗一茬一茬地生,农人一辈子一辈子地劳作,阳光永远充满热情,土地永远年轻。

八月,才是棉花盛开的季节。

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农人劳累而喜悦。那些朵儿从褐色的桃壳中蓬然开放,毫无保留,阳光越是强烈,朵儿越是灿烂。棉花们安然地等候着农人,它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归宿,对土地和农民有着天然的依赖。它们吸足了阳光,从骨子里都带有温暖的因子;它们吸足了地气,丝丝线线都带着与土地相连的亲切。

它们熨帖地安置我们的身躯和精神。

农人变得轻盈而敏捷,走在张扬而一律的棉花丛中,充实而愉快。一朵朵棉花,是汗水在阳光下的另一种存在的状态,农人们快乐地收捡着,搬运着,收藏着,从晨曦中出发,在夕阳中回家。

平凡的日子因此厚实而绵长。

棉花堆放在家里,发出深长而细密的呼吸,更是牵引着农人的心。站在雪白的棉堆旁边,农人黝黑的脸庞也成了一朵朵棉花。

繁忙的季节总有一天会过去,无论棉地是怎样的富有和浩大,也总会有被辛勤的农民收取干净的时候。收捡后的棉地静静地平铺在天空下,沉默不语,好像为子女操劳了一生的老人,舒展开满脸的皱纹,安详地歇去。

农民们忙完了所有的农事,时节也往往到了深秋。他们开始拔秆,把它们铺在地里晒干,然后担回家堆在门前,码成了一座座小山。它们是很好的柴火,能让村庄上空飘起古老的炊烟;熊熊的火光,更能让老人温暖而安详地度过寒冷的冬天。

温暖我们的,除了亲情,还有棉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