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1200字以上

乡音

1200字以上 初三 记叙文

窗外雨潺潺,秋意阑珊。青石板上的雨声,身边人的吴侬软语,以及麻雀的啾啁声,交织成一幅清冷的黛色民乐小调。

谈起故乡,首先想到的不是小桥流水人家,不是绿树粉墙黛瓦,而是那曲清幽的《姑苏行》。那是何等行云流水般的曲调,犹如一匹光滑的绸缎,轻柔地滑过你的周身。当笛声在寂寥无人的雨巷中幽然响起时,便忍不住低吟起那首描写家乡的诗来:“枳篱茅舍掩苍苔,乞竹分花手自栽。不好诣人贪客过,惯迟作答爱书来。闲窗听雨摊诗卷,独树看云上啸台。桑落酒香卢橘美,钓船斜系草堂开。”就在这柔媚的音韵中,氤氲出了家乡最为清晰明朗的生活图景。

江南多雨水,因此人的口音也大多是湿漉漉的不带一丝硬气。而那千回百转的昆曲曲调,也由此产生。每读到《牡丹亭•游园惊梦》时,就不由得击节而和。于是乎,那似乎飘荡了千年的乐音,也就飘飘然降落到人间,化为江南一朵清丽的莲花,滋润着我的心田了。故乡的口音确乎与他处不同。那种清丽柔婉的语调不仅体现在昆曲中,更是滋润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乡音,它所包含的意蕴已不仅如此。这块沃土上飘扬的每声声响,都是最为动听的乡音。甚至那雨打芭蕉的闲愁之音,里弄里婚丧嫁娶的丝竹之声,三月鸟儿的低语,及至花瓣落下的轻触,水流淌过门前的淙淙轻吟,夏季如雷贯耳的蝉鸣,都可成为异乡人月夜无眠时的一帖良药。家乡的声音是有味道有感觉的,仿佛是一幅恬淡的中国水墨画,在大地上缓缓展开,又如清茶中浮起的腊梅,令人唇有余香。乡音是柔媚的,更是清丽的。“醉里吴音相媚好”的温柔,“浓抹淡妆总相宜”的清丽,构成了一幅黛色的江南。“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在小桥流水间,听一曲吴歌,或是驻足于街上,听着人们操着方言的谈笑声,一时间,连空气也变得空灵起来,夹着一股“凤凰山下雨初晴”的味道。也难怪“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的夜雨声,都能让徐甜斋“枕上十年梦,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江南,本就是“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的地方,一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人间天堂。故乡在千里之外,乡音却时时萦绕在心头,如何不堪忧?

这种令人筋酥骨软的声音,已在这片水乡回旋了很久。就连那吴越歌谣,仿佛也已有几千年历史了。一直记得的是那首《越女歌》,曲调已失传,歌词却历历在目。大概江南最早的民歌,就是在这些“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渔女中产生的吧?那首“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的淳朴歌谣,又流传了几千年呢?

几千年过后,那些远古的歌声也日渐缥缈,可它们却早已沉淀在江南人的血液里了。

很多人曾哀叹方言的危境,并要求学校开设吴语课。其实,他们大可不必如此心忧。乡音,其实一直就在那里,从未走远。关盼盼、苏小小、李香君的倾国之貌自然已无法知晓,可她们的事迹却传颂了千古。同样如此,几千年过后,乡音其实未改呀,只是表现它的方式不同罢了。

写罢此文,正是八月底,蝉声渐消。又即将打点行装到异乡上学,不由得想起温庭筠杜陵梦的典故来。

乡音是抺不去的记忆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拎不起的是失落,放不下的是情感,输不起的是尊严,留不住的是年华,抺不去的是乡音。

——题记

岁月流失,走过的路还有路上不曾忘记的情节,已经在记忆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影子。只记得离别故乡的日子愈久远,返回故乡的渴望愈强烈。回想起来,从离开故乡的那一天起,乡音就以流动的方式,在自己的血液里轻吟浅唱,给风风雨雨的过往,增添一抹想要抚平但却无法愈合的伤痛。

如烟的往事伴着记忆的年轮,一次又一次地叩击着心扉,打湿了梦境。缠绕的雨滴沿着屋檐淌下,打在满是苔藓的青石板上,一声又一声,在梦里奏起清凉的儿歌。

记忆。给人别样的清晰感。乡音,令人憧憬、让人怀念。想起来心怀悸动。儿时最盼望的还是回家途中,完成了一天的课程,背着书包,走在载满霞光的小路上。男生们像个将军似的,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前头,一见路边稻田旁的小小水潭,便原形毕露,丢了书包,扔了身上所有的衣服,急急地跳进透着寒气的水里。女孩子则羞答答地扭过头去,不好意思盯着男孩子看。却时不时回头,借着双指的缝隙偷瞧上几眼,看谁抓的鱼多,能不能留几只给自己。

偶尔有长辈经过路边,一群男生就慌慌张张往隐蔽的地方挤,却不曾想这样更引人注意。惹得过路人总要说上几句:“那是谁家的孩子,小心螃蟹大叔夹了你的屁股”类似的玩笑话,女孩子们便再也矜持不住,倒在田埂上捂着肚子咯咯的笑。因为路上贪玩,回到家已是月上树梢,萤火虫点灯奏乐的时候。鸡鸣狗吠,家长的骂声现在听来竟是天籁了。

年纪小时心是最纯的,何时何地都不会亏待了自己的嘴,不像现在,被动的委屈自己。草莓熟透了,遍地满山,走到哪都能看到它们在你眼前招摇,散发着青草味,透着山野的清香,鲜红鲜红的,闪着娇艳欲滴的色泽,入口满嘴酸酸甜甜。樱桃还未熟透,在梦里便闻到了酸中带甜的香味,馋得口水湿了枕头。还有那漫山遍野的李子,毛茸茸的野核桃……每一样,都是家乡馈赠给我们的,现在却是不可得的人间美味。

带着一个梦想,别了落日余晖里的诗意家园。于是很久没再想起晓雾浓云里的轻吟浅唱,日上花梢下的笑语嫣然,炊烟袅袅中的鸡鸣狗吠。以为年轻便只拥有青云之志,却发现每个年龄段都有一个萦绕在心头的旧梦。稍一闭眼,眼前尽是儿时一起过家家的玩伴:小志,你当爷爷,小惠你当奶奶,小梅你当妈妈,我……当爸爸。故装深沉尽力维持自己的“尊严”。

很久不曾见过那些玩伴了,为了不同的梦想,不得不各奔东西。成家的,打工的,求学的,一年难得回家一次,回去见到的依然是小桥流水,落叶飞花,碧树青山。可是,人却不同了,很少见到那些熟悉而生动青春的面孔了。故乡,依然美丽,却因为我们曾经的离开少了灵动。可是,总有一天,我们会回去,因为那儿是梦真正的归宿。

离开故乡已经好多年了,经历过坎坷泥泞,品味过辛酸苦辣,在融入城市文明的同时,那乡情,却变得越来越浓。

乡音是什么?

乡音是母亲轻声哼唱的摇篮曲;乡愁是是父亲望子成龙失落眼神中的严厉呵责;乡音是儿时草堆里的迷藏和牛背上漫唱的童谣;是山上打柴小伙伴的打闹和小河中偷偷游泳的胆怯;是偷吃邻里瓜果的愉悦和老师家长责骂时的无声哭泣;是编织梦想的连环画和展现男子汉气概被踩在脚下的高跷;是课间休息操场上的地螺比赛较量和课后弹弓惊起飞鸟的阵阵扑打声;是随欢笑飘荡的秋千和用水彩蜡笔涂鸦出的天边彩虹。

剪不断的是乡音,道不尽的是思念!

在奋争的过程之中学会了坚忍。每当一个人独处,那份未泯的纯真依旧脑海中经久地回旋。我知道,无论天涯海角,古老的乡村都会敞开怀抱,喜迎离家游子归来。

台湾诗人余光中曾把乡音比作乡愁,使乡音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但绝不是简单;它们又是丰富的,也绝不是堆砌。是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都寄寓了诗人绵长的思乡之情,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

有一种快乐叫简单;有一种美德叫微笑;有一种感动叫分享;有一种真情叫关爱;有一种成功叫坚持;有一种幸福叫乡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