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途中谁做主_1200字900字

天涯途中谁做主_1200字

900字 高一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么?

——题记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当担负起国家兴亡的责任。不要再说我们的年龄还太小,因为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国家的栋梁,是新时代的支柱。

温总理曾说过:“吾貌虽瘦,天下必肥。”一个花甲老人都说出如此的豪言壮志。那么,作为青年的我们呢?当城市竞相向非主流顶礼膜拜时,当人们竞相向“啃老族”看齐时。我们的热情,我们的壮志在哪儿呢?是不是也随之追逐去了呢?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心的有无,热情的与否,则决定事情的成败。在青春里,没有谁是永远的胜者,只有永远的败者。我们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不要害怕尝试,因为勇敢的尝试就是成功的一半。So what if we fall down?At least we are still young.年轻就是我们的资本。

还记得18世纪初期的五四爱国运动吗?还记得谁是五四爱国运动中的先锋吗?是他们。是当时的爱国青年们。是他们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口号,是他们誓死要收回青岛。他们说:“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他们不畏生死,他们勇往直前,他们“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最终他们用坚持取得了胜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Life isn’t waiting for the storm to pass;it’s learning to dance in the rain。当中国被侵略瓜分时,青年们并没有选择等“这场暴风雨”慢慢退去,而是选择了站起来反抗。我们的地盘不应当由别人来做主。青春的我们,自由抒写青春之歌。

郑板桥在临终前,曾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一段话。“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这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他对子孙后代的谆谆教诲。少壮青年日,迟暮惜光辉。青春的我们是新时代的主人,是未来的希望,应当珍惜一分一秒。

年轻狂妄,与青春无关;沉沦萎靡,与青春无关;不客不气,与青春无关。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才是我们正确的追求。青春的号角已经吹响,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

高一:高梦珠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童年_1500字

1200字以上 高一

在记忆的浅湾里,童年,似乎总与那偌大的灶台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大大的灶身埋藏了小小的回忆。

小时候,父母长期在外拼搏,归家的日子,少之又少。年幼的我便早早地来到了外婆家。透过小小的眼光,看到的是一片典型的婉约江南水乡范儿。虽没有桨声欸乃的乌篷船影,却也有迂回缠绕的小桥流水;虽没有淡雅朴素的黛瓦青墙,却也有清丽脱俗的栀子花香。最让人念念不忘的,却依旧是那渺渺的一席之地——灶台。童年,外婆家是我的一大半回忆,而这一大半的回忆中却又承载着一大半那个不起眼的灶台。

江南的屋子,家家户户都藏着一个灶台。民以食为天。晨兴理荒秽,男人们外出耕地劳作,女人们便日复一日、无怨无悔的守着这一席诉不尽是温暖还是悲凉的渺渺之地。日斜西山,乌鹊归巢,远远地便可望见自家那烟囱中升起的缕缕炊烟。勤劳的女人们早早的准备好了晚餐,男人们望着这白烟,便也明白了家中的那一份守候,那一份盼头……带月荷锄归,放下锄头,收好水壶,带着一天的疲惫,悠然归家。明月别枝惊鹊,鸟儿扑棱着翅膀飞向远方,屋内一家人其乐融融得围坐八仙桌前,在稻花香和饭菜香里诉尽丰年;清风半夜鸣蝉,只听得屋外蛙鸣阵阵,院内嬉笑声声。与家人享受那份短暂的温存后,女人们忙碌的身影便又定格在了那小小的闲凉之地。

外婆家的灶台,称不上特别美丽,却也别有一番韵味儿。与众多普通的灶台一样——两口大锅是主角儿,两只厚重的木锅盖似乎一位深沉的老人,在诉说着一个久远的故事。灶身是用石灰粉刷过的,雪白的灶身未免显得过于朴素,练得一手好字的外公便挥笔题下“家和万事兴”五个刚劲大字。的确,这就是劳动人民对家的眷恋,对家的牵挂啊。一根笔直的烟囱直通灶膛,灶膛里,跳动的火舌与噼里啪啦的火花声似乎在等待、在迎接未归家的人儿,诉说着对他们的无尽思念。缕缕炊烟袅袅升起,呼唤着远方的人儿回家吧,回家。灶台的一侧,总是会留下小小的一个凹槽,里面摆放的是灶神像,古铜色的香炉还隐隐闪着亮光,虔诚地被供在灶王的面前。外婆是信佛的人,每天总是会点燃一炷香,微闭双眼,双手合十,祈祷着来年的风调雨顺,祈祷着家里人们的幸福安康。此时,道不清是弥漫在身边的是香烟还是炊烟,却总能感受到一股暖意,在身边游荡,游荡……

回首过去,我身体总是不太好,对“吃”也有特别的讲究。一不小心就会吃坏了肚子,外婆也总是在灶台边忙碌许久,为我准备许多各色各样的食物。从那时起,灶台便也成为了我心中一个神奇的地方。我很天真的将外婆看作是一个有着魔法的神奇女巫,而灶台就是她施展魔法的地方,她会变出许多好吃的东西。我也会时时缠着她,求着嚷着要吃好吃的。外婆总是摸着我的头——“好,我的小东西……”直到多年以后,我才了然,原来那时的我为外婆带去了多少麻烦,为她增添了多少负担……她每天劳作外的闲暇之余就是为我准备食物,还要为正在长身体的我搭配各式各样的菜肴。我曾问过她“外婆,你那时候累吗?”外婆又像儿时那样,摸着我的头,笑着,骂我傻孩子,转身便又走向了那待了大半辈子的灶台。不知怎的,香烟似乎又在身边飘荡,鼻头一酸,泪却始终没有下来……

如今啊,记忆的浅湾已经渐渐消失,原先的家家户户都盖起了高楼,灶台也早已随着一步步进入青春期的我忽的消失了。搬家后的几年,父母带着我游玩了乌镇。在那里,又邂逅了伴随我童年的灶台。相逢如初见,回首是一生。我很欣喜,再次遇见它,然而却早已没了当年的感觉……我明白了,当年的袅袅炊烟,当年的丝丝香烟,早已与我的童年一同逝去,再不复。

童年的灶台啊,承载着满满的回忆,我何时才能再见到当初的你?

高一:潘晓莹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