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游记1200字

南游记

1200字 初二 记叙文

(二梦成真游开封

经常在历史课上听到开封吧?嗬嗬,真高兴啊,没想到竟然有机会得以游开封!

开封是中国的历史名城,曾经被许多朝代定为都城的,像北宋啊……等等。嘿,越说越激动了~来,看看我们的“开封半日游”吧——

我们的导游是一位漂亮的阿姨,据她自己介绍说,她是河南大学毕业的,会日文和韩文,哇,真是了不起呀!同行的几位叔叔硬要她说几句日语,可是她却一板脸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说:“迫不得已,学日语是为外国游客服务的,难道大家还没恨够日本人吗?”一句颇富气势的话说的大家鸦雀无声,那几位起哄的叔叔也低下了头。看得出,大家都非常佩服这位导游阿姨。

导游阿姨为我们选择的第一个景点是包青天当年任职的地方——开封府。一进门,我们就看到了一块大石头,虽然谈不上是“饱经沧桑”吧,但也由于长时间的风吹日晒而发了白,只见上边刻着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公生明。只顾着照相了,导游的介绍没有听清楚,我想嘛,应该是形容包拯明察秋毫、办案公正无私的!导游先带我们去了正堂,那是审问犯人的地方。只见包拯威武堂堂的端坐于大堂之上,皮肤哟黑,额上的月牙清晰可见,官服朴素而整洁,堂下站着整齐的两排官兵,有的手中举着“威武”和“肃静”,多数官兵手里拿着朱红色的棍子。这些人物都塑得栩栩如生,令游客们啧啧称赞。我抚摸着这些塑像,回想起了电视剧上包拯办案时的那扣人心弦的情景,威风极了!!正想着,导游阿姨的介绍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其实历史上的包拯呢,并不是这么黑的,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形象还是和历史上有些出入的。大家看过《少年包青天》这部影片吧?里边有位武功非凡的展昭,是专门来保护包拯的。其实在历史上呢,是并没有展昭这个人的……大家知道包拯帽子上的称为什么这么长的原因吧?是这样的,当时包公比较矮,只有1.62米左右,站在满潮的文武百官中很不显眼,不易找出。但是皇帝又特别的重视包拯,每次上朝时都得找他出来问一下开封那儿的情况。为了好辨认呢,皇帝就特地把他帽子上的称加长。大约,有3尺长吧!”“哎哟,原来我所崇拜的展昭,只是人们为了符合故事情节而凭空塑造出的啊!”导游阿姨说罢,我便发出了这样的叹息,惹得大家一阵大笑。我不免有些失望哪~

然后大家又跟随导游阿姨参观了梅花堂、明理院等。后院儿还有包拯的后一代开封府尹——欧阳修。……总之是学到了不少呢!以后谈到,《少年包青天》这部电视啊,嘿,我就会自豪的跟他们说——其实呢,历史上是没有展昭这个人的,包公也没这么黑啊……他头上的称子为什么这么长……

至于第二个景点天波杨府嘛,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吧!嘿嘿,我一招回马枪,打得他们是屁滚尿流啊~嘿嘿,开玩笑滴啦……但是历史上呢也是没有杨宗宝和穆桂英这两个人的,惹得偶又是一阵失望,英雄啊,竟然是……哎哟,真可惜啦!要是历史上真的有他们这两位英雄该多好啊!但,我们还是得尊重历史的,省得又给大家惹笑话。喜欢古装剧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古代女子是不能进祠堂的,可是杨家就打破了这不公平的条条框框,将舍老太君像光明正大的供于杨家祠堂,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敬佩的!

……

这一次开封游又得到了不少知识啊!当然,开封如此深刻的文化底蕴,是定要归功于我们勤劳勇敢的开封市人民了,谢谢他们为我们祖国留下了如此丰厚的文化遗产!

下一站要到哪儿呢……

待续……

南湾猴岛游记

1200字以上 高二 叙事

距陵水城南14公里的南湾半岛上有一个猴岛,岛不大,却声名远播,就因为它是我国惟一的岛屿型猕猴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始建于1965年,总面积约10。2平方公里,曲折的海岸线却长达10公里。山上大小岩洞无数,怪石嶙峋,灌木丛生,林木成荫,花果飘香,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是猕猴生息繁衍的理想乐园,也是生态旅游观光的好去处。岛上除畜养珍贵野生动物猕猴外,还有水鹿、小灵猫、豹猫、水獭、穿山甲等近20种兽类;鸟类有海南鹧鸪、戴胜等近30种;爬虫类有蟒蛇、蜥蜴等。

本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猴岛曾先后遭遇两次毁坏。1965年建立猴岛保护区时,只剩下5群约100只猴子。1999年7月,猴岛组建了股份制形式的海南陵水猴岛旅业发展有限公司,把生态保护和旅游观光有机结合起来,开发建设猴岛主题公园。由于近几年的保护性开发,山更青,水更绿,猴子的数量已由1995年的1800只左右,增长到目前的29群,2500多只。近年来,猴岛公司又开始对野生猕猴进行驯养,化野性为机灵,让活泼好动而又灵性十足的猴子登台献技,使生态旅游更富欢乐和情趣。至今已有4群已被驯化成功,可供游人观赏。

去猴岛可乘跨海索道。从三特公司上缆车,全长2300多米的索道先是缓缓地跨越海面,海风夹着雨丝,一阵阵地侵袭着并无遮挡的缆车。头发湿了,接着衣服也开始湿润起来,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寒噤,而探索猴岛的雅兴却也因此而更加炽烈。探身俯视索道下的水面,粼粼波光中,养殖珍珠的网箱围成了跨海长堤。细雨迷蒙,挡不住往来穿梭的小船,勤劳的人们正不停地忙碌在越来越浓重的雨雾中。越过绿色深沉的海面,索道坡度陡然升高,缆车的运行速度也似乎加快了许多,原来缆车已经进入南湾半岛开始攀越高山了。从空中往下望,南湾半岛的景色真好,山峦起伏,林木苍翠,缆车行进在绿色的梯阶上,仿佛闻到了林木的清香,花果的芬芳。过了峰顶,缆车便缓缓向下滑行,不一会就到了公园的大门口。

一进门就受到猴子仪仗队的热烈欢迎。只听一声哨响,原本在地上嬉戏玩耍的七、八只小猴急急忙忙奔跑过来,举着红旗列队欢迎游客的到来。看来猴子够聪明的,驯养员说列队五分钟,时间一到,猴子们便迫不及待地一哄而散,也不管驯养员如何千呼万唤,任凭那旗子、横幅乱掷一地,顾自打闹玩耍在一旁。猴岛真是猴的世界,山坡上,树林间,草地上,触目皆是猴子的身影。猴喜群居,性又好动,真个是“猴子屁股坐不住”,或是在树丛中急速奔走,或是在树杈上攀援窜奔,也有的在弥陀坐像前的空地上向人乞食,或三、五个,或一小群,来来去去好不忙碌。在进入猴岛之前,游客即被告知:手提包要锁上,手也不要插在口袋里,唯恐猴子误以为有食可吃而蜂涌上前。

在猴岛,最有趣的无过于观看猴子的表演。先是看马戏表演,那是在一个露天的“剧场”,舞台不太高,台前就是一排排的观众席。一声“演出开始”,猴子们就连袂登台表示欢迎,有拉横幅的,有放鞭炮的,有骑车的,有翻筋斗的,欢呼雀跃,气氛十分热烈。接着,在动听的音乐声中,猴儿们各显神通:又是高跷,又是秋千,又有车技,又有迭罗汉,还有山羊背着猴子过独木桥,节目煞是精彩。只可惜天不作美,细雨蒙蒙,观众们已难以安坐,台上的猴儿们也因为台面打滑,接二连三地跌倒爬起,但仍然继续着它们的表演,尽管“演员”是猴,人们还是报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看完马戏表演,已是大雨如注。幸好猴子的另一场表演是在室内进行的。兴许是为了营造一种气氛,猴子家庭的表演场所比露天好不了多少。一个用竹竿和椰树叶搭起来的茅亭,四周空空旷旷,屋顶也是百孔千疮。如果是在烈日当空的晴天,或许可以挡一挡炙人的炎阳。而在雨天,外面下着瓢泼大雨,里面则是流水淙淙从天而降。座位上尽是积水,观看演出时只能撑着伞围成一圈站着。好在猴儿家庭的表演引人入胜,淋湿了衣服似乎也没人抱怨。这个猴子家庭由祖孙三代组成,“家庭”的组成肯定是“硬性搭配”的产物,但经过驯化的猴儿倒是很配合。列队,点名,相互之间的辨认都是自自然然的,没出一点差错。

随着驯养员的指挥,活泼的猴儿们表演了投篮、骑车、荡秋千、爬树、摘果子等节目,博得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可能是表演的时间长了一点,项目多了一点,小猴子桀骛不驯的天性终于“露了马脚”。驯养员让它投篮,它却赖在地上不动,还伸起了懒腰装着要睡觉。当驯养员挥起鞭子大声呵责它时,它竟一跃而起,抓起驯养员头上的帽子往地上掷,小猴的恶作剧引出了满场的哄笑。小猴更是洋洋得意,满场欢蹦乱跳起来。下不了台的驯养员挥着鞭子佯装要打小猴,小猴东蹦西窜地躲避着,猴妈妈却忍不住跑上前去拉住鞭子不放,骨肉之情表演得淋漓尽致。游客也为之深深打动,响应着为小猴求情,人猴共演了一场“放下你的鞭子”的新剧,热烈的气氛也达到了高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1200字
栏目热门